第354章 养虎(2 / 2)
秦思齐用一根细木棍,点在地图上绥德州的位置,然后缓缓向北,划过代表蒙古各部势力的区域。“赵福,你看,我们现在的货,最远也就到漠南这几个与我们接壤、时常交易的部落,对吧?”
赵福连忙点头:“是,大人。再往北,路途遥远,盗匪横行,风险太大。而且那些更北面的部落,穷得很,除了些劣等皮子,没什么油水可捞。”
“不,你错了。”秦思齐的手指重重地敲击在地图上那一片广袤的、标注着“漠北”、“瓦剌”、“罗刹”(此时对俄罗斯的称呼)甚至更西的、几乎空白的未知区域。
“真正的油水,不在他们本身,而在他们更西边的地方!欧罗巴洲,那里有无数王国、公国,他们极度喜爱我们的丝绸、瓷器、茶叶!这些东西,在那里可以卖出天价!十倍,百倍的利润!
而他们那里,也有我们需要的很多东西…”
赵福听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感觉自已的脑子有点跟不上这位年轻知州的天马行空:
“大人!这,这太远了!中间隔着多少部落,多少险山恶水,多少无法无天的马匪!而且,怎么过去?那些鞑子部落,怎么可能允许我们汉人的商队,穿过他们的地盘,去跟更西边的人交易?”
秦思齐脸上露出鬼魅的笑容:“所以,我们不能自已硬闯。我们需要合作。需要一个,有足够实力和野心的草原部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我们提供他们急需的普通物资,支持他们壮大,由他们去走私这条商路。但条件是,里面必须有我们的人,让他们一直往西,寻找通往欧罗巴的贸易路线!”
赵福失声道,声音都变了调:“大人!这…这是养虎为患啊!那些鞑子一旦靠着我们提供的物资壮大起来,兵强马壮,转过头再来打我们怎么办?那我们岂不是自掘坟墓?”
秦思齐何尝不知这个道理?与狼共舞,风险极高。走到窗边,望着外面萧瑟的庭院,缓缓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与虎谋皮固然危险,但若能掌控得好,驾驭得了,这头猛虎也能为我们驱赶其他的豺狼,甚至…在某些时候,变成替我们看家护院的猛犬。”
秦思齐将这个庞大而冒险的计划,进行了长达数日的详细梳理,结合现代地缘政治和商业博弈的思路,
写成了一份极其缜密的策略分析报告。里面详细阐述了开拓西方商路的巨额利润。
将这份策论交给赵福时,秦思齐平静道:
“赵福,这份东西,你想办法,尽快亲自送到你东家赵万财手中。告诉他,风浪越大鱼越贵。”
赵福接过那叠纸张,感觉手心都在冒汗,心脏怦怦直跳。
这已远远超出了他认知中走私几车盐巴、皮货的范畴,一旦启动,那将是恐怖的利润。
就在秦思齐一边处理日常政务,一边等待孩子降临时,赵福再次风尘仆仆地赶来,这次,带来了一封来自应天府的密信,恭敬地送到了秦思齐的案头。
信是赵明远写来的。用他那一贯略带夸张,却又难掩兴奋的口吻写道,他依照秦思齐的建议,说服了父亲,动用了一笔高达十五万两的巨款,一口气买下了京师南城毗邻运河码头的五条街巷!
秦思齐拿着信纸,半晌无语,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
自已在绥德州,殚精竭虑,甚至不惜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筹划走私,一次辛苦下来,州衙能分到的利润,刨去各项投入,净落也就几千上万两...
而赵明远这家伙,靠着家族的财力,轻松就能调动十五万两白银,像买白菜一样去买房!
这巨大的反差,让秦思齐胸口一阵发闷,一股羡慕、嫉妒、还有几分“这小子运气真好”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最终只能从牙缝里,带着无比的酸涩和牙痒痒的感觉,挤出三个字:真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