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章 残茶玉璜照汗青(伍)(1 / 2)
第一百零四章:残茶玉璜照汗青(伍)
第五回:娘子军旗卷南澳丞相泪墨洒伶仃(上)
书接上回!
南澳的春日,徐徐的海风依旧带着那一丝料峭的寒意。
却吹不散,晒盐场空地上日益升腾的操练热气。
自那日安然险脱元军巡海船,日子已过半年之久。
陈璧娘在这偏隅之地,居然拉起了一支队伍。
就像石缝中倔强的草芽,不仅存活下来,还长的很滋润。
临时的营寨,如今也已初具规模。
一联排以竹木搭建的棚屋,错落有致。
外围用削尖的竹篱和搬运来的礁石,垒起了简易的防护矮墙。
中央空地上,一面纯手工的旗帜,正迎着海风猎猎飞扬。
那是由陈璧娘亲手设计,众妇人连夜赶制的杰作。
旗面是素白的厚麻布,正中以靛蓝丝线绣着一个硕大的“宋”字。
字体的笔画遒劲,带着一股不屈的锋芒。
尤为特别的是,旗面靠近旗杆的内衬处,那一道红色的纹路。
那正是当夜文天祥血书“诏令诸道勤王”的裂帛。
那是陈璧娘与几位女红最好的妇人,花了整整半个月时间。
小心翼翼,用同色丝线将它密密绣嵌在旗面之下。
这承载着国仇家恨与最后希望的帛片,成为“娘子军”军旗。
那军旗之中,蕴藏着最隐秘而炽热的灵魂。
升旗那日,陈璧娘一身利落的深青色短襦。
披肩的长发,依旧只用木簪绾住。
她和众人立于旗下,由两位升旗手将旗帜升至杆顶。
当那素白蓝字的旗帜在咸风中完全展开,猎猎作响。
她带着临安雪夜的悲怆与不屈,俯视着下方鸦雀无声的众人。
有跟随张达多年的老兵,也有沿途收拢的溃军。
有失去家园的渔民,更有越来越多闻讯投奔的妇孺。
老兵们看到那熟悉的“宋”字,眼眶泛红。
溃军们从那旗帜凛然的气势中,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秩序与力量。
而那些原本只为求一口饭食的妇孺,仰望着旗帜。
麻木的眼神里,渐渐燃起一丝微光。
陈文龙站在人群中,看着姐姐瘦削却挺拔的背影。
看着那面仿佛凝聚了万千重量的旗帜,胸中激荡,带头高呼。
“复我河山,佑我大宋!”
“复我河山,佑我大宋!”
“复我河山,佑我大宋!”
众人的呼声起初只是零星,但随即汇聚成一片澎湃的声浪。
震得海滩边的海鸥惊飞,浪涛似乎也为之一滞。
而那一面以血书为衬的旗帜,不仅是一面通俗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