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残茶玉璜照汗青(拾)(2 / 2)
是他对陈璧娘爱到极致、却又怕误她终生的矛盾与痛苦。
最终,那深沉如海、无法割舍的爱恋与不舍,战胜了冰冷的理智。
化作了这朱笔抹去的决绝,与墨笔添上的、跨越生死的叮咛。
玉璜上的“来生仍点北苑春”,是浪漫的约定与期盼。
而这和离书上“此心不易”的添注,则是现世中至死不渝的誓言。
一玉一书,一柔一刚,共同构成了心爱的男人,对她,对家,对那段再也回不去的宁静岁月,最深沉的告白与眷恋。
陈璧娘,没有再哭。
极致的悲痛过后,是一种异常的平静。
如同风暴过后,那一片死寂的海面。
她将两半玉璜小心翼翼、郑重万分地收入怀中最贴身的位置。
将那封承载着丈夫三年复杂心绪、重于千斤的和离书重新卷好。
轻轻地塞入内衬,顺手拍了拍。
她起身打来清水,无比轻柔地为张达擦拭去脸上的血污。
整理他凌乱的须发,为他换上她一直带在行囊中的、他昔日最爱的一件半旧青衫。
那是他还在临安做御前侍卫时常穿的便服,带着些许往昔的温存气息。
然后,她命令士兵将他,与其他找到的阵亡将士遗体一同,庄重地安置在几条堆满柴薪、泼洒了火油的船上。
“丞相与陛下,已与海国同葬。”
她站在主祭的船头,素衣胜雪,声音平静得可怕,却蕴含着足以令天地动容的坚定力量。
“诸位大宋英魂,亦当随行。这万里海疆,波涛之下,便是吾等最后的陵寝,亦是不屈的丰碑。”
火把被陈璧娘亲手投入柴堆,烈焰轰然而起。
冲天火光映亮了昏暗的海面,也映照着她坚毅如石刻的侧脸。
以及眼中那两簇比火焰更炽热、更持久的信念之火。
海风呜咽,卷着灰烬与忠魂飘向远方。
如同不灭的精魂,融入这浩渺烟波。
她蓦然转身,面对幸存下来的、面带悲戚、迷茫与愤恨的将士。
猛地举起那面始终随军、衬有文天祥血书、此刻更浸染了无数忠魂热血的军旗。
旗帜在熊熊火光与猎猎海风中狂舞,发出裂帛般的声响。
“崖门之败,非战之罪,乃天不佑宋。”
“然,陆丞相负帝蹈海,张将军力战殉国,陛下蒙难,万千将士血染沧溟,已尽忠节!丹心可昭日月,气节长存天地!”
“我等活着的人,骨头还没断,血还没流干,就当承其志,继其业!”
她的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面孔。
“元虏可毁我社稷,可屠我军民,但灭不了我汉家精神,绝不了我忠义之魂!”
“只要这面旗还在,只要还有一人心怀故国,不忘血仇,抗元之火,便永不熄灭!终有一日,星火亦可燎原!”
“传令!撤离崖门,返回蝮蛇岛。重整旗鼓,以待天时!”
船队缓缓驶离,这片承载了太多悲痛与忠诚的海域。
陈璧娘最后望了一眼,那逐渐被夜幕吞噬的葬礼之火。
将所有的悲痛、所有的柔情、所有的脆弱,都深深埋入心底最深处,并以钢铁般的意志封印。
从此,她不再仅仅是为夫报仇的妻子。
更是承继了文天祥风骨、陆秀夫气节、张世杰勇武、张达深情,以及万千殉国将士遗志的南粤抗元领袖。
她的肩头,担起了更为沉重、也更光辉的使命。
让这面浸染了无数忠魂热血的旗帜,继续在这破碎的山河间。
不屈不挠地飘扬下去,直至黎明。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