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银针绣尽山河图(伍)(2 / 2)
当夜,董小宛回到住处,就立即将《万里河山图》绣品拆分成三处藏匿:主体部分藏在绣架夹层,关键龙脉处剪下藏于琴腹,还有一小块缝在随身香囊的内衬里。
果然,次日清晨,便有太监携懿旨前来,称田贵妃欲观苏绣之神技,特命董小宛三日后献上。
冒辟疆闻讯赶来,眉头深锁:“这田弘遇擅长拍马,正为皇上寻访长生之术。我还听说他府上养着不少方士,专事炼制丹药。更麻烦的是……”他压低声音:“我得到消息,田弘遇与异族暗中有往来。”
“既然是懿旨,推脱不得。”董小宛沉吟道,“不过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用这一幅图,来探探田府的虚实。”董小宛心中早已盘算好,准备绣《江山毓秀图》。
表面上那是一幅普通的山水绣品,在绣制过程中,她特意在云纹处用了董家秘传的“流光针法”,在特定光线下,会产生不停流动的错觉。
最后一日,董小宛正在屋内穿针,忽然发现窗外有黑影闪过。冒辟疆立即追出,却只在地上捡到一枚铜钱大小的铁牌,上面刻着奇怪的符文。
“是东厂的标记。”冒辟疆面色凝重,“看来不止田府,连厂卫也盯上我们了。这符文是东厂密探的暗号,表示‘重点监视’。”
小宛接过铁牌细看,忽然想起什么:“那日在茶楼外,冯可宗的腰间似乎也挂着类似的令牌。”
《江山毓秀图》入田府之后,音讯全无,董小宛却也趁机过了一段清闲的时间。
转眼到了端午佳节,秦淮河上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赛舟诗会。十里秦淮,画舫如织,笙歌彻夜。众名妓各显其能,或抚琴,或吟诗,或起舞,引得两岸观者如堵。
董小宛的兰舟才过文德桥,忽见水中金鳞翻涌,竟有数尾锦鲤跃出水面,在她船头摆出一个奇特的卦象。这景象太过神奇,连其他画舫上的歌妓都停止演奏,纷纷围拢过来观看。
岸上钦天监的官员苏大鹏,连声高呼:“鱼龙阵!这是祥瑞啊!”
董小宛定睛一看,那些锦鲤排列的卦象,竟与这几日研究的反向龙脉图有几分相似。她心中一动,隐约觉得这并非偶然。
就在这片混乱中,小宛觉得袖中一沉,竟不知何时被人塞入一个蜡丸。她借整理衣袖的机会捏开蜡丸,里面是一张字条:“速绣反向龙脉图,可救苍生。”字迹娟秀,似是女子手笔。
当晚回到闺房,董小宛与冒辟疆一同商议。冒辟疆查验后说:“这枚蜡丸是用宫中专用的蜂蜡制成,传递消息的人必定与宫廷有关。而且……”他再次仔细闻了闻蜡丸,“这里面掺了极品龙涎香,向来是皇室专用的香料。”
“反向龙脉图……”小宛若有所思,“莫非是要我绣一幅误导他人的假图?可是为什么能够救苍生?”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