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银针绣尽山河图(捌)(2 / 2)
二月仲春,忽有比丘尼到访,自称受陈圆圆所托。这比丘尼形貌奇特,眉间一点朱砂,手持一串乌木念珠。她交给董小宛一封褶皱的素笺,展开竟是血书“速离”二字。那比丘尼低声道:“圆圆姑娘让提醒董姑娘,异族细作已潜入江南,专门寻找懂得灵纹绣之人。”
当夜小宛心绪不宁,在整理妆奁时,发现暗格中多了一封陌生信函。展开一看,竟是清豫亲王多铎的亲笔:“闻卿擅灵纹绣,可愿为吾寻龙脉?若得相助,必以国士相待。”随信附着的,竟是她当年赠予冒辟疆的定情信物——一枚羊脂玉簪!
小宛浑身冰凉,这玉簪她亲眼见冒辟疆珍藏于贴身锦囊,如今竟出现在多铎手中。园中必有内奸,而且此人能近冒辟疆之身。她强自镇定,将玉簪对着灯光细看,发现在簪尾多了一道细微的刻痕,形似一只飞燕。
她不动声色,次日开始照常照料冒辟疆汤药,暗中却留意园中众人。老管家冒福行动如常,丫鬟翠缕细心依旧,新来的花匠阿贵也无可疑之处。然而在用午膳时,她注意到冒襄的侍从在园中鬼鬼祟祟的出现,见到她立即避开。
三日后,董小宛假意要缝合那《万里河山图》,向冒辟疆讨要那半幅绣品。当绣品在“九畹轩”中展开时,她敏锐地发现几处针脚有细微改动,若非她深谙灵纹绣奥秘,绝难察觉。这些改动巧妙地扭曲了龙脉走向,若按图寻找,必入歧途。改动用的更是董家独有的“隐针法”,外人绝难模仿。
她忽然想起那日冰中现宝的巧合,太过蹊跷。或许那金匣本就是有人故意安排,假借她的手公之于众?而园中知道她擅长灵纹绣,且了解她会在冰上雕花的,只有……
这时,冒辟疆的堂弟冒襄来访。他见到绣图,眼中闪过异色,却故作轻松道:“嫂嫂这幅绣品当真精美,可否借弟观摩数日?听说京中有人出千金求购此类绣品呢。”
董小宛婉言拒绝道:“此图尚未完工,待他日绣成,再请叔叔指教。”她注意到冒襄腰间佩着一枚玉环,其上的纹路与那玉簪上的刻痕极其相似。
当夜,董小宛暗中跟踪冒襄,果然见他在后园假山处与一黑衣人密会。月光下,那黑衣人取出一个锦囊递给冒襄,低声道:“主子来问,那件事考虑得如何了?”
冒襄冷笑:“告诉多铎王爷,只要价钱合适,莫说一幅绣图,就是这水绘园,我也续……”他忽然警觉地回头,“谁在那里?”
董小宛不慎踩断枯枝,发出声响。正要后退之际,冒襄已飞身而至,眼中杀机毕露:“原来是嫂嫂,嫂嫂既然听到了,就休怪小叔子我无情了。”
危急时刻,一支袖箭破空而来,正中冒襄手腕。但见冒辟疆从梅林中转出,面色冷峻:“我早怀疑园中有内奸,果然是你。”他身后跟着数位手持兵刃的家丁。
原来冒辟疆这些日子的病弱半是真半是假,他早已察觉堂弟与异族有往来,便故意设局引蛇出洞。那日冰中金匣,本就是他安排的试探。就连近日园中加强戒备,也是做给内奸看的幌子。
冒襄见状,忽然大笑:“好一个情深义重的冒辟疆!”他转向董小宛,大声说道,“董姑娘,你可知当年董家败落的真相?令尊董旻当年就是因为不肯将灵纹绣秘术献给魏忠贤,才遭灭门之祸。而向阉党告密的,正是你身边这位冒公子之父冒起宗!若不是他献上董家秘辛,魏忠贤怎会知道灵纹绣的奥秘?”
此言如晴天霹雳,董小宛踉跄后退,难以置信地看向冒辟疆。她想起父母惨死的情景,想起这些时日的倾心相待,只觉心如刀绞。
冒辟疆面色惨白,看着董小宛:“不错,先父确实做过此事。但这些年来,我冒家一直在设法弥补。那本《针经》,那些相助,那都是……都是我替父赎罪。”
董小宛泪如雨下,正要转身离去,忽然远处传来号炮之声。家仆仓皇来报:“少爷,清军正在南下,不日将到扬州。”
危机当前,个人恩怨顿时显得渺小。董小宛拭去泪水:“这些私怨,待退敌后再论不迟。当务之急,是要保全这水绘园。”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