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婚约定下(1 / 2)
这一日,大朝会。太和殿内气氛凝重。
三皇子再次出列,做了一次极为充分、数据详实、逻辑严密的陈奏,将开设浙江市舶司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管理章程、预期收益及风险应对,阐述得清清楚楚。
他最后恳切道:“……父皇,此非儿臣一人之见,亦是众多忧心国事臣工之共识!
试行于宁波一府,风险可控,而潜在之利,或可解我大明东南之困,充盈国库之虚!
儿臣愿立军令状,若试行不利,甘愿受罚!”
支持开海的官员纷纷附议。
杨涟等人虽竭力反对,但言辞已不如以往激烈。
毕竟,“新式福船”的构想和“试行”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关于“耗费巨大”、“必然导致倭患”的核心论点。皇帝的态度,也越来越明显。
端坐龙椅的皇帝,静静听完所有争论,目光扫过沉默的太子,又看了看一脸坚定的三皇子。
最后落在了翰林院队列中垂手恭立的张时安身上片刻。
终于,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海事之议,迁延日久,空谈无益。三皇子所奏,条陈清晰,顾虑周详。
浙江宁波,设市舶司,试行开海通商之事,准奏!”
“陛下圣明!”朱常璘与支持者们激动地跪倒山呼。
杨涟等人脸色灰败,却也无法再强谏。
皇帝继续道:“着令工部,会同翰林院张时安,依据其所呈图样,尽快研制新船。
户部、兵部、浙江地方官员,需全力配合市舶司筹建及水师整顿事宜。
此事,由三皇子总领,相关各部协同办理,定期向朕禀报!”
“儿臣(臣)遵旨!”李清泽和相关官员齐声应道。
这道旨意,如同一声春雷,正式宣告了闭关锁国政策出现了裂痕。
也标志着三皇子一系在朝堂斗争中,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张时安的名字,再次与这项划时代的决策紧密联系在一起。
散朝之后,张时安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正准备与三皇子等人商议后续细节,王肃尚书却笑吟吟地走了过来。
“时安,恭喜啊。”王肃捋着胡须,满面春风,“陛下圣心独断,此乃利国利民之大事,你居功至伟。”
张时安连忙谦逊道:“老大人言重了,此乃陛下圣明,殿下竭力,诸位同僚同心之果,晚辈何功之有?”
“诶,不必过谦。”王肃摆摆手,凑近了些,低声道,“今日除了国事,老夫还有一桩私事,想与你商议。
不知你今日午后,可否拨冗再到寒舍一叙?拙荆……也想见见你。”
王肃的夫人?张时安心跳陡然加速,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他稳住心神,恭敬道:“老大人与夫人相召,晚辈自当从命。”
午后,张时安再次踏入王府。这一次,是在更为正式的中堂接待。
不仅王肃在座,他身旁还坐着一位气质雍容、面带慈祥笑容的中年妇人,正是王肃的夫人郑氏。
而令张时安呼吸微微一滞的是,王知微竟然也坐在郑氏下首,虽然依旧垂眸敛目,但颊边微微泛起的红晕,透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寒暄过后,王肃与夫人对视一眼,由郑氏笑着开口,语气温和而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