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结束交谈;救援现场(2 / 2)
更多的人则是相互搀扶着,蹒跚走出。有人一脱离危险区域,便双腿一软,瘫坐在地,望着天空大口喘息,脸上是混杂着恐惧与茫然的泪水;有人急切地拉住维持秩序的警察或军人,语无伦次地询问哪里可以打电话。
一位工作人员抱着一个装满手机的纸箱穿梭,不断有人冲过来,几乎是抢夺般拿起一部,颤抖着按下熟悉的号码,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嚎啕大哭声顿时响起,仿佛要将所有的委屈和恐惧都宣泄出来。
看着这混乱却充满生机的场面,刘长安四人疲惫的脸上,终究是露出了一丝欣慰。他们拼死一战,不就是为了眼前这一幕吗?
然而,这丝欣慰并未持续太久。
一位头发凌乱、脸上带着擦伤和泪痕的中年妇女,像疯了一样在人群中穿梭,抓住每一个看起来像是工作人员的人,或是刚刚脱困的幸存者,声音嘶哑而绝望地重复询问:“同志,你好,请问你见过我儿子吗?他大概这么高,穿着蓝色的校服,上午的时候被那些坏人带走了……”她用手比划着孩子的高度,努力描述着孩子的样貌特征。
被她问到的群众,大多茫然地摇头,表示不知。
很快,更多的父母加入了寻找孩子的行列。他们围住了负责登记的警官,拉住了正在疏导的军人,声音从焦急的询问逐渐变成带着哭腔的哀求。
“警官,我女儿呢?她扎着两个羊角辫,看见了吗?”
“解放军同志,求求你告诉我,我孩子在哪里?他是不是已经被送到医院去了?”
……
不知道情况的士兵只能无奈地回答“不清楚”、“请先去那边登记”。而少数隐约知晓一楼惨状、或参与过初步清理的救援人员,面对这些殷切期盼的目光,却陷入了痛苦的沉默。
他们嘴唇翕动,眼神躲闪,那句残酷的真相哽在喉咙里,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他们无法告诉这些父母,他们苦苦寻找的孩子,大部分已经永远留在了那黑暗的一楼,以极其惨烈的方式。
车内的气氛重新变得沉重。薛雅不忍地别过头去,孙有才狠狠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赵世玉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刘长安默默放下手中的盒饭,看着窗外那些濒临崩溃的父母,刚刚因成功救援而升起的一丝成就感,瞬间被巨大的无力感和悲悯所淹没。
车内短暂的沉默被赵世玉打破,他看向刘长安,眉头微蹙,带着探究的语气问道:“长安,有个关于你鸣器的问题。你帮我们恢复伤势的过程,本质上是连接了‘未来’还是作用于‘现在’?”
“什么意思?说具体点。”刘长安放下筷子,认真起来。
“比如我受了伤,”赵世玉组织着语言,试图描述清楚自己那个隐约的猜想,“你动用鸣器让我瞬间痊愈。这个‘痊愈’,是将我直接‘覆盖’回受伤前的完好状态,还是说,你其实是加速了我身体‘自然愈合’的这个过程,只不过将这个漫长的过程压缩到了一瞬间?”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如果是后者,那么‘恢复’这个过程,本身也包含了物质的移动和变化吧?你的鸣器既然能购买‘物品’,那是否也能购买‘物品的运动’?更进一步……单纯的‘移动’呢?”
刘长安闻言,瞳孔微微一缩,他立刻明白了赵世玉的弦外之音,陷入了短暂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