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亲历团结(2 / 2)
于小慧和李美兰的家里也带回来了人,是几个小孩子,正好和三牛二牛一个学校。
孩子的大人没有跟着过来,只是怕孩子在临时聚集地寒冷,所以让孩子跟着过来住了。
这一夜,所有的救援抢修都没有停。
第二天,换人不歇岗的继续干。
所有人都在努力,只有老天在做对,雪不停。
多少人每天不是骂老天爷不开眼,就是在求老天爷差不多得了。
迷信和科学轮番上演,哪个赢了信哪个。
大雪又下了三天,雪的厚度已经高达一米三到一米五,温度更是骤降十几度,零下三十几度,甚至零下四十几度的天气,让人们的心里一天比一天的凉。
这个时候,很多城里的家庭已经没有存粮了。
城里不像村里,大部分还是职工家庭,都是买几天的口粮,吃没了就去买。
不是没有储存粮食的意识,而是每家每户都精打细算的过日子,粮食也是算计着吃的。
加上现在的粮食好买很多,不像以前需要哄抢,所以存量不多。
白菜倒是很多,但也不能天天吃冷白菜吧。
天气本就寒冷,若是吃不饱,人哪里来的力气干活和抵御寒冷。
苏梨家的存粮倒是不少,主要是因为苏梨不愿意一次去买十斤二十斤的,觉得麻烦。
当然也是因为财大气粗。
在苏梨家里住的几个孩子和孕妇,受到了苏梨热情的照顾,每个都吃的小脸红扑扑的。
街道那边传来缺粮的消息,苏梨想着她这边能拿出两袋子五十斤的大米,其实杯水车薪。
这个问题还没等发酵,上面就直接解决了。
粮仓放粮了。
伴随这个好消息的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解放军来了。
在华夏,这五个字代表一切困难都不在是困难。
部队战士整齐的扛着铁锹来的,来了就干活,除雪。
更有专门的队伍去帮着抢修城市的水电。
本来已经干了三天的老白姓筋疲力尽,但在看见解放军来了的那一刻,力气又有了。
随着解放军的到来,雪变小了。
解放军来的第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除雪,主干道已经初见模样。
解放军来的第二天,一条主干道已经清理完毕。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七天后,省城电力全部恢复,供暖逐步恢复,政府下放的救灾金送到每个受灾的群众手中。
军民一心,团结协作,苏梨在这个时代体亲身经历了,记住了,并深刻记忆。
在解放军离开的那一天,苏梨放飞自我了。
她就像后世很多视频中的热情百姓一样,把一摞子做好的大饼,不顾战士的拒绝,拼尽全力的扔进了解放车内。
“孩子,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