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玄心归野,地火复明(1 / 2)
——
晨光微白。
北境原野,风过万里,雪已消融。
残冬初解,草色未青,泥土却已泛出湿润的呼吸。那是地火回温的迹象。
自宁凡归于宁寿宫后三月,玄心灯的光便从京畿一路蔓延。先是宫中百灯常明,后至坊间巷陌,百姓自行仿制,用玄石碎屑为核,取地脉之息导气而燃。
无火,缺照。
光影摇曳在农舍的窗纸上,也映在驿道边的老槐树下。
孩童围灯而读,老人倚灯而织。
这光,不再属于皇城,不再属于士族,而属于每一个呼吸着泥土气息的普通人。
——
稷阳西郊的农田里,李子清亲自带着数名弟子勘察地脉。
泥水沾裳,他却笑意满面。
“此处地气柔和,可立光窑。”
弟子疑惑:“先生,‘光窑’是何意?”
李子清抚须答道:“昔日炼火,今朝炼光。以窑为心,以气为脉。地中自有息,取之则明,顺之则安。”
说罢,他俯身,用竹杆插入泥中。
片刻后,地面微颤,一缕浅蓝之光从土下渗出,蜿蜒如丝。
众人惊呼。
李子清神色平静:“此乃地火之返。宁凡陛下虽去,然其志已化于地心。”
风吹过原野,带起一阵细尘。
那道蓝光沿田垄蔓延,逐渐交织成一条若隐若现的脉络,延伸向远方的山岭。
——
与此同时,北海岸。
段震立于悬崖之巅,望着远方的苍波。
他早脱甲,衣着布衫,鬓角更白。
身后,一队年轻的工匠正在搭建巨大的“光塔”。塔以青铜为骨,玄石为心,顶端镶嵌着一颗似星的光核。
“将塔对准北极。”段震吩咐道。
工匠应声。
日落之际,塔中亮光骤燃,直冲云霄。
那一刻,整片海面被映得通明。
船只在光中浮现,海鸟惊飞,浪花仿佛镀上金边。
一名少年惊叹道:“将军,这光可照海千里!”
段震微微一笑,目光温柔:“非我之光,乃天下之光。”
他转身离去,步伐坚定。
身后,海塔长明。
——
京城。
宁昭登于朝堂之上。
玄衣、简冠,面色沉静。
朝堂旧臣多已退去,新官新制皆以“承心”为首。
他缓缓开口:“《火纪》之终,乃光纪之始。诸卿可知,火与光何异?”
众臣沉默。
宁昭目光微敛,语声低缓而清:“火,燃于烈;光,存于恒。火可毁物,光可渡心。”
他起身,缓步至丹墀前,伸手指向窗外万家灯火。
“那是我父留下的国。”
“自今而后,玄朝不以征伐为治,而以照明为德。凡百业,以光为纪。”
殿中静寂无声。
片刻后,群臣齐声叩首:“遵诏!”
——
夜深。
宁昭退朝,独行于长街。
街灯如星,风雪皆息。
他走过旧日的玄锋府,看见孩童们正围灯而舞,笑声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