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 第634章 医道传百世,仁心布九州

第634章 医道传百世,仁心布九州(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尘妤回到屋中,点起油灯。光线暖黄,她拿起笔,在竹简空页上写下几个字:

“医者续命,火者续心。

心若不灭,道自长生。”

风轻拂过窗纸,烛火跳动,仿佛有人在微笑。

——

几日后,仁心馆首课正式开讲。

尘妤亲自授课。她讲述的第一句话,不是药理,不是方剂,而是:

“医道之本,不在方,不在术,而在人心。人心若明,百病可医。”

学徒们屏息聆听,眼神专注。

窗外阳光透过树影,洒在他们的肩上。尘妤抬头,看着那片光,仿佛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个骑马走天下、背着药箱的女子。

她的唇角轻轻上扬。

“若有一日,我不在了,”她笑道,“你们要记得,医馆不为一人而开,而为天下而生。”

众学徒齐声应诺。

那一刻,风吹动屋顶的风铃,发出一声清脆的响。

尘妤忽然想到,那或许就是火在应声。

——

岁月流转,仁心馆的名号传遍九州。

北境有医者行雪地救伤,南疆有药童以草医疫。东海孤岛上,也有人刻着“焚羽医图”以为训。

人间的火种,不再是烈焰,而是灯光。

它照亮街巷、庙堂、穷乡僻壤——

在每一个人的掌心里跳动。

——

而尘妤,依旧每日清晨起身,背着药箱,行走在新稷的街巷。

她的步伐不急不缓,眼神清明。

遇有病者,她便停下,诊脉、熬药、施针。

有孩童跑过,笑着唤她“老妤娘娘”,她也笑着回头。

风吹过药铺的旗帜,上面绣着的焚羽纹在阳光下闪烁。

那一瞬,整座城都仿佛被一层温柔的火光笼罩。

火不再燃天,而在人心中静静延续。

——

夜深,尘妤独自一人登上书院后山。

山顶设有火坛,内燃“地心炁”,是从西境采回的赤铜石。火光温和,却似有呼吸。

她缓缓取出一枚旧玉佩,那是宁凡当年遗物。

“你看,”她喃喃道,“如今的火,不再杀人了。”

“它在他们笔下,在他们心里,在灯火通明的街巷间。”

风自山谷吹来,火焰轻轻一颤,却没有熄。

尘妤抬头,望见远处新稷城内,一盏盏灯亮成星海。

那一瞬,她忽然觉得,自己听到了宁凡的笑声。

——

几日后,书院迎来首场“论火大会”。

三百学子聚于讲堂,各抒己见。有人主张“火以动为贵”,有人认为“火以养为本”,还有人提出“火本即心,心本即法”。

争论激烈,却无讥讽。

尘妤听完众言,最后拍案一笑:“很好。火道之争,不在输赢,而在思。”

“今日之争,若能令诸位思之再深一层,便是胜。”

人群鼓掌如雷。

而苏若雪看着那些年轻面孔,忽然想到——这便是宁凡想要看到的世代:不惧思,不惧问,不惧光。

——

夜幕再临。

书院的灯笼一盏盏亮起,从山门到溪桥,从庭院到讲堂,灯影连绵,宛如一条巨大的火脉,流经整个山丘。

秦如月提着灯行过长廊,低声吟诵:

“火起人心动,灯明世道新。

千秋未见帝,犹闻炽焰声。”

尘妤听见这诗,微微笑了。

她转头,看向远方的天际,那里星辰点点,宛如地上灯火的延续。

她心想——火脉不息,便是文明未灭。

——

自此,火脉书院名声渐盛。

三年后,九州各地皆设分院;十年后,《火经》被列为国典;再百年后,人们提起宁凡之名,已不以帝称,而以“开火之师”敬之。

尘妤之墓葬于书院后山,碑上刻着她生前所言:

“医续命,道续心,火续世。”

碑前长燃一灯,千年不灭。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