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七零军嫂,挺着孕肚搞科研 > 第314章 大纲83

第314章 大纲8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谢德辉则拉着谢长晏的手,问起了矿石开采的情况:“长晏,上次你说的碳化硅矿,开采工作开始了吗?”

谢长晏笑着说:“爸,不仅碳化硅矿开始开采了,我们还在河边发现了另一种稀有矿石,叫氮化铝,价值比碳化硅还高,而且已经跟一家电子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后咱们当地的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的。”

谢德辉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这可是咱们家的大好事,也是咱们当地的大好事啊!”

胡新芳端着刚做好的红烧肉从厨房出来,听到他们的对话,也笑着说:“看来你们在研究院的工作做得很顺利,这样我和你爸也就放心了。快吃饭吧,菜都快凉了。”

饭桌上,谢昀庭兴奋地跟胡新芳和谢德辉讲着勘察氮化铝矿的过程,虽然说得有些颠三倒四,但胡新芳和谢德辉还是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称赞。

饭后,谢德辉拉着谢长晏,去院子里下棋。胡新芳则和鱼灼音坐在客厅里,聊着家常。胡新芳看着鱼灼音,心疼地说:“灼音,你跟长晏在研究院肯定很辛苦,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孩子们还小,也需要你们多照顾。”

鱼灼音笑着说:“妈,您放心吧,我们会注意身体的。现在项目进展很顺利,以后会越来越轻松的。对了,上次爸说要带您去看电影,你们去了吗?”

提到电影,胡新芳的脸上露出一丝红晕:“去了,还去吃了馄饨,味道跟以前一样好。你爸还带我去买了件新衣服,说是给我的礼物。”

鱼灼音看着胡新芳脸上的笑容,心里也很高兴。她知道,胡新芳和谢德辉这么多年的感情,终于在岁月的沉淀中慢慢回暖,这是最让人欣慰的事。

周日下午,谢长晏一家准备回研究院。胡新芳把打包好的红烧肉、饺子和一些新鲜蔬菜交给鱼灼音:“这些都是你们爱吃的,带回去慢慢吃。要是忙不过来,就给家里打电话,我和你爸过去帮你们照顾孩子。”

“妈,您别担心,我们能照顾好自己和孩子。”鱼灼音接过东西,说道,“等开采工作稳定下来,我们就带您和爸去研究院住几天,让您看看我们的工作环境。”

胡新芳点点头:“好,好,我和你爸都盼着那一天呢。”

车子缓缓开动,谢今禧和谢昀庭趴在车窗上,挥着小手喊道:“爷爷奶奶,再见!我们下次还回来!”

胡新芳和谢德辉站在门口,看着车子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谢德辉握住胡新芳的手:“孩子们现在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咱们也该好好享受生活了。等过阵子,我带你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胡新芳笑着点点头,眼里满是幸福。这么多年的辛苦和委屈,在看到孩子们的幸福和自己晚年的安稳后,都化作了满足的笑容。

回到研究院,鱼灼音把胡新芳带来的饺子煮了,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谢长晏则去了实验室,查看第一批碳化硅和氮化铝材料的加工情况。

实验室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对矿石进行加工,经过破碎、提纯等一系列工序,原本粗糙的矿石变成了细腻的粉末和块状材料。负责加工的小陈看到谢长晏进来,连忙迎了上去:“谢教授,您来了!第一批碳化硅和氮化铝材料已经加工完成,纯度都达到了预期标准,明天就能给华宇电子发货了。”

谢长晏看着加工好的材料,满意地点点头:“太好了!一定要做好质量检测,确保每一批材料都符合标准。另外,环保设备的运行情况也要时刻关注,不能出任何问题。”

“您放心,我们每天都会对环保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排放达标。”小陈说道。

从实验室出来,谢长晏回到家里。鱼灼音正在给谢昀庭讲关于矿石的科普书,谢今禧则在一旁画画,画的是河边的开采设备和五颜六色的矿石。看到谢长晏回来,谢今禧拿着画跑过去:“爸爸,你看我画的画,好看吗?这是你和妈妈开采矿石的机器,这是我捡的小宝石。”

谢长晏接过画,仔细看着,笑着说:“画得真好!咱们今禧真是个小画家。”

谢今禧听了,笑得更开心了,又跑回去继续画画。谢长晏坐在鱼灼音身边,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他们的努力不仅为科研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更让家里的长辈安心。

接下来的几个月,研究院的矿石开采和加工工作都在顺利进行。第一批氮化铝材料发给华宇电子后,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很快就签订了第二批、第三批的订单。其他几家电子企业也纷纷跟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研究院的项目一时间成为了行业内的热点。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当地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研究院为当地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不少村民都在开采工地和加工厂找到了工作,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村里的道路修宽了,路灯装上了,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谢长晏和鱼灼音的工作虽然依旧忙碌,但他们总能在忙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每天早上,他们一起送孩子们去保育员那里;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听孩子们讲白天的趣事;周末的时候,他们会带着孩子们去河边散步,看看开采工地的进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谢昀庭对科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每天都会跟着鱼灼音去实验室,看她做实验,听她讲科学知识,有时候还会提出自己的想法。鱼灼音和谢长晏都很支持他,还给他买了很多科普书籍和实验器材,鼓励他探索科学的奥秘。

谢今禧则喜欢上了画画,她的画里总是充满了各种颜色的矿石、开采设备和研究院的风景。有一次,她的画还在当地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让她更加喜欢画画了。

胡新芳和谢德辉也经常来研究院住几天,看看孩子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帮他们照顾孩子。每次来,胡新芳都会给孩子们做很多好吃的,谢德辉则会跟谢长晏聊一聊矿石开采的进展,有时候还会去河边的开采工地看看,感受科技带来的变化。

有一次,谢德辉在河边看到开采工地上的环保设备,忍不住对谢长晏说:“长晏,你们做得真好,不仅要发展事业,还要保护好环境,这样才能让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谢长晏点点头:“爸,您说得对。我们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方案,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咱们的家园。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加大环保投入,让这里的山更青、水更绿。”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年过去了。研究院的矿石项目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还提升了当地的科研水平。谢长晏和鱼灼音的团队也因为在项目中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颁发的科研奖项。

颁奖仪式那天,谢长晏和鱼灼音带着孩子们一起去了北京。站在领奖台上,谢长晏看着台下的鱼灼音和孩子们,心里满是感慨。他知道,这个奖项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团队、对家人支持的认可。

颁奖仪式结束后,一家人在北京游玩了几天。谢昀庭参观了科技馆,看到了很多先进的科技产品,更加坚定了他从事科研事业的决心;谢今禧则去了美术馆,看到了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对画画的兴趣更浓厚了。

回到研究院后,谢长晏和鱼灼音并没有因为获得奖项而停下脚步。他们开始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矿石的开采效率和加工质量,同时探索氮化铝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他们知道,科研

是永无止境的,还有更多未知等待他们去探索。

就在此时,研究院收到了一份神秘的研究资料,资料显示氮化铝可能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谢长晏和鱼灼音立刻组织团队展开研究。他们日夜奋战在实验室,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取得了初步的突破。

消息传开,引来了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关注。一家国外的科研团队提出合作意向,但条件是要掌握核心技术。谢长晏和鱼灼音果断拒绝,他们要凭借自己的力量,让这项科研成果为国家的新能源事业做出贡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