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三州调整部署(1 / 2)
刘虞看着赵剑,终于语气斩钉截铁说道:“将军之心,刘虞感动。
这主政之责,刘虞接了!”
赵剑心中大喜!
他此次前往凉州,一来确实是到凉州布局下一步的行动,二来,是为了暂时离开刘虞,他不在,让黄舞蝶、沮授等人传递他的态度,试探刘虞的想法,以便他做最终的决定。
赵剑希望刘虞能够为雁门军做事,并非是要投靠于他,以刘虞的身份和性格,是不会依附,不会投靠任何诸侯的。
但他有“护民安土”的本心。
当天,赵剑召开了雁门军高级会议,立即上表朝廷,为刘虞请封“安黎侯”。“安”有安定、安抚之意,体现了刘虞治理地方时致力于让百姓生活安定的举措;“黎”指代黎民百姓,“安黎”二字直接表明了刘虞爱民如子、以安民为己任的功绩和品德。
同时上表,为刘和请“使乌桓中郎将”。
之所以要上表朝廷,因为刘虞父子身份特殊,是皇亲国戚。
在汉代制度下,诸侯擅自给皇亲国戚拜侯封官是不合适的,是挑战皇权权威,会被视为“僭逆”,既不被官方认可,还会招致舆论谴责甚至军事讨伐。
只要上表了朝廷,朝廷同不同意,赵剑自然是不会在乎的,这两个官职,就已经是定了。
随后,赵剑任命阎柔为“护乌桓校尉”,并成立阎柔军团,统领鲜于辅、鲜于银、齐周、阎志等原兵马,扩充兵员以乌桓部族为来源。
按史料记载,乌桓各部原本分散,甚至有劫掠边地的习性,阎柔凭借对部族的了解和恩信,将分散的乌桓骑兵整合为统一指挥的部队。
这支骑兵既有“野性冲击力”,又有“战术纪律性”,是东汉末年北疆极具威慑力的精锐力量,核心特点是机动性拉满,冲击力极强,且善打硬仗,堪称当时北方战场的“快速突击利器”。
成立阎柔军团后,根据现有部署,和今后的发展动向,赵剑立马对云、凉、青三州驻防及各军团进行了调整。
阎柔军团统领云州。
雁门郡驻防八千以上,郡治所阴馆驻两千,边境城池每处不少于一千,郡内城池及山道隘口驻扎五到八百。
常山国驻防不低于三千五百。国治元氏县驻一千三百,控井陉道南端。各产粮县驻防不少于一千,以守护粮仓。次要县城各驻三到五百,仅守县衙与要道。
中山国和钜鹿郡各共驻防七千以上。中山国治卢奴驻一千五百,控连接常山与钜鹿的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