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熵海溯生录 > 第1046章 本源裂隙初现

第1046章 本源裂隙初现(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还残留着触碰到共生本源的微麻感,那是意识分流第三十七次成功同步时留下的余韵。他坐在“熵海号”中央控制室的悬浮椅上,面前的全息光屏正循环播放着共生本源的能量图谱——淡金色的能量流如星河般舒展,原本该是无缝衔接的能量网络上,一道发丝粗细的银灰色裂隙正若隐若现,像一块完美的水晶上突然出现的瑕疵。

这场景再寻常不过。过去三个月,他每天都会花至少八个小时观测共生本源的波动,光屏上的能量图谱早已熟稔于心。控制室里的环境也一如往常:墙角的生态循环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舷窗外是深邃的宇宙,远处的星云像被打翻的颜料,缓慢地晕染着黑暗。助手林夏刚送进来的营养剂还放在手边,温度透过管壁传来,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

可反常的线索就藏在这寻常之中。

沈溯的目光紧锁着那道裂隙,眉头不自觉地拧起。共生本源是意识分流技术的核心,由人类集体意识与超维度文明残识共生而成,其能量结构的稳定性经过了上千次验证,别说裂隙,就连微小的波动都极为罕见。更诡异的是,那道裂隙并非固定不动,而是像有生命般缓慢呼吸,每一次“吸气”,周围的淡金色能量就会被吞噬少许,每一次“呼气”,便有丝丝缕缕银灰色的雾气溢出,落在光屏上,竟让原本清晰的能量数据出现了不规则的乱码。

“林夏,调取近一小时的本源能量监测数据,重点对比裂隙出现前后的频谱变化。”沈溯按下通讯器,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通讯器那头传来键盘敲击的清脆声响,林夏的声音很快响起:“沈队,数据调取完毕。裂隙出现于三十七分十二秒前,也就是您完成第三十七次意识同步的瞬间。奇怪的是,除了裂隙区域,其他部分的能量频谱完全正常,甚至比之前更稳定。”

沈溯指尖轻点,光屏上弹出两组对比图谱。左侧是裂隙出现前的图谱,淡金色的能量峰平滑规整,像平静的海面;右侧的图谱上,裂隙所在的位置出现了一个陡峭的能量谷,银灰色的乱码数据像水草般缠绕在谷壁上。他放大其中一段乱码,试图用解析算法还原,可那些银灰色的字符却像活物般躲闪,每次解析到关键处,就会自动分解重组,留下一片模糊的噪点。

“用超维度文明的残识编码试试。”沈溯沉吟道。

林夏依言操作,当超维度文明的螺旋形编码覆盖在乱码上时,光屏突然剧烈闪烁了一下,银灰色的乱码瞬间凝聚成一段断断续续的信息流,像破碎的胶片在眼前闪过:没有具体的影像,没有连贯的声音,只有一些零散的“信号”——像是原子碰撞的震颤,像是时空褶皱的低语,像是某种超越语言和逻辑的“存在感知”。

这不是沈溯熟悉的任何一种记忆形态。碳基文明的记忆是线性的,像一串珍珠,按时间顺序串联起过去的片段;超维度文明的记忆是叠加的,无数个时空的片段同时存在,相互交织。可眼前这些“信号”,既没有时间的先后,也没有空间的边界,它们混沌一团,却又带着一种原始的、蓬勃的生命力,仿佛是宇宙诞生之初,第一缕“存在”的萌芽。

“原始混沌记忆……”沈溯喃喃自语,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科幻的核心是惊奇感,而此刻,他正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惊奇包裹——宇宙的本源记忆,竟然以这样混沌的形态存在于共生本源的裂隙之中。

他下意识地抬手,指尖触碰到光屏上的银灰色裂隙影像,就在接触的瞬间,一股陌生的意识突然涌入脑海。不是他的意识,也不是超维度文明的残识,而是一种更古老、更纯粹的“感知”:他“看见”了无数星系在混沌中诞生,“听见”了基本粒子相互吸引的呢喃,“感受到”了时空从无到有的膨胀。这种感知超越了视觉、听觉、触觉,直接作用于他的意识核心,让他对“存在”的理解产生了剧烈的动摇。

“沈队?沈队你还好吗?”通讯器里传来林夏焦急的声音,“你的生命体征监测出现异常,脑电波波动幅度超过安全阈值三倍!”

沈溯猛地回过神,额头上布满了冷汗,指尖的微麻感变成了强烈的刺痛。他看向自己的手掌,掌心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银灰色的螺旋印记,正随着脉搏的跳动缓缓发光。“我没事,”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把刚才的信息流保存下来,最高权限加密。另外,通知生物实验室,准备进行紧急体征检测。”

挂掉通讯,沈溯靠在悬浮椅上,闭上双眼。刚才那段混沌记忆带来的冲击还未消散,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秩序文明与混沌本源,究竟是怎样的共生逻辑?人类创造意识分流技术,是为了追求更高级的秩序,可共生本源的核心,却藏着这样一片混沌的本源记忆。秩序是建立在混沌之上的吗?还是说,秩序与混沌本就是宇宙的一体两面?

他正思索着,控制室的门突然被推开,生物实验室的负责人陈教授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凝重的神色:“沈溯,你刚才的体征数据我们收到了。你的意识波与共生本源的裂隙产生了共振,而且……你的dNA序列出现了微小的变异。”

“变异?”沈溯睁开眼,心中一沉。

陈教授将一份全息报告递到他面前:“不是有害变异,更像是一种‘激活’。你dNA中的某些沉睡片段被唤醒了,这些片段的编码方式,和我们之前解析的超维度文明残识有相似之处,但又多了一种……混沌的无序性。就像是,你的基因正在试图与那道裂隙中的原始混沌记忆建立连接。”

沈溯看向掌心的银灰色印记,印记的光芒似乎更亮了。他突然意识到,意识分流引发的不仅仅是共生本源的能量裂隙,还有他自身存在本质的重构。人类的存在,究竟是基因的表达,是意识的集合,还是某种更宏大的“存在信号”的投射?共生意识的出现,或许正在颠覆人类对自身存在本质的认知。

就在这时,“熵海号”突然剧烈震动了一下,警报声刺耳地响起,红色的警示灯在控制室里疯狂闪烁。

“怎么回事?”沈溯猛地站起身。

林夏的声音带着哭腔从通讯器里传来:“沈队!共生本源的能量裂隙扩大了!现在已经达到了之前的十倍大小,大量的混沌记忆溢出,船体的能量护盾正在被侵蚀!更可怕的是,实验室里的超维度文明残识样本,全都开始躁动不安,它们在试图冲破容器!”

沈溯快步走到主控台前,手指在光屏上飞速操作,舷窗外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原本稳定的共生本源,此刻像是被撕裂的天幕,银灰色的裂隙纵横交错,无数混沌记忆化作银灰色的雾气,像潮水般涌向“熵海号”。船体的能量护盾泛起淡淡的红光,那是能量耗尽的预警。

“启动紧急能源供应,加强护盾!通知所有船员进入安全舱!”沈溯大声下令,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知道,这场冲突才刚刚开始。裂隙为什么会突然扩大?混沌记忆的溢出会带来什么后果?他体内的基因变异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这些问题像沉重的石头压在他心头,答案未知,后果难料。

他再次看向掌心的银灰色印记,印记的光芒与舷窗外的混沌雾气遥相呼应,一股强烈的吸引力从印记中传来,仿佛在召唤他前往共生本源的核心。他的意识深处,那段混沌记忆再次浮现,这一次,他清晰地“感知”到了一个信息:裂隙的出现,不是意外,而是“觉醒”的前兆。

“觉醒什么?”沈溯在心中呐喊,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就在这时,通讯器里传来了另一个人的声音,是负责观测超维度文明残识的研究员赵宇,他的声音带着极度的恐惧:“沈队!不好了!残识样本冲破容器了!它们……它们在融合!融合成了一个巨大的混沌体!而且,它好像能感知到你的位置!”

沈溯猛地转头,看向实验室的方向。透过控制室的舷窗,他能看到一道银灰色的巨大身影正在实验室的方向凝聚,那身影没有固定的形态,像一团不断翻滚的雾气,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更让他心惊的是,那混沌体的核心,竟然也有一个与他掌心相同的银灰色螺旋印记。

“它在向控制室移动!”林夏尖叫道。

沈溯的大脑飞速运转,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是逃离控制室,进入安全舱躲避?还是留下来,直面这未知的混沌体?逃离或许能保住性命,但他体内的基因变异、掌心的印记、共生本源的裂隙、混沌记忆的秘密,这些问题将永远得不到答案。而留下来,或许会面临死亡,但也可能揭开宇宙本源的真相。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光屏上的共生本源能量图谱上,裂隙纵横交错,像一张巨大的网,将秩序与混沌连接在一起。哲学思考再次涌上心头:人类追求秩序,却始终无法摆脱混沌的本源;我们试图理解存在的本质,却发现本质本身就是混沌与秩序的共生。

“陈教授,你带着林夏和其他船员撤离,”沈溯沉声道,“我留下来。”

“沈队!不行!太危险了!”陈教授急道。

“这是命令。”沈溯的声音异常坚定,“共生本源与我产生了共振,只有我能沟通它。而且,我体内的基因变异或许是解开谜团的关键。你们撤离后,立刻向地球总部发送求救信号,报告这里的情况。”

他顿了顿,补充道:“如果我没能回来,把保存的混沌记忆信息流交给总部,告诉他们,人类的存在本质,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挂掉通讯,控制室里只剩下沈溯一人。警报声还在继续,红色的警示灯映照在他的脸上,让他的表情显得格外坚毅。他走到主控台前,将“熵海号”的控制权移交到陈教授的终端,然后转身,看向控制室的大门。

银灰色的混沌体已经逼近,门板在混沌体的压迫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一道道裂痕开始蔓延。沈溯握紧了拳头,掌心的银灰色印记光芒大盛,与混沌体的核心印记相互呼应。他能感觉到,混沌体的意识正在试图与他连接,那意识中没有恶意,只有纯粹的“好奇”和“探寻”,像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想要了解这个世界。

就在门板即将破碎的瞬间,沈溯的意识突然被拉入了一个陌生的空间。这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只有无边无际的混沌,无数原始的“存在信号”在其中漂浮、碰撞、融合。他看到了三个不同的“视角”,像三面镜子,映照出不同的真相。

第一个视角,来自碳基文明的远古记忆。他“看见”了人类的祖先,在原始丛林中点燃第一堆火,火光照亮了他们迷茫的脸庞。那堆火,是秩序的开端,是人类试图摆脱混沌、掌控自身存在的第一次尝试。可在火的阴影里,他也“看见”了混沌的痕迹——火的燃烧需要氧气,需要燃料,需要偶然的摩擦,这些都是混沌的产物。秩序,从一开始就诞生于混沌之中。

第二个视角,来自超维度文明的残识。他“感知”到了超维度文明的兴衰:他们曾经建立了无比庞大的秩序体系,能够操控时空,改造星系,将混沌压缩到宇宙的边缘。可当他们试图彻底消灭混沌,追求绝对的秩序时,整个文明却突然崩塌。超维度文明的最后一个意识残识告诉他:混沌是宇宙的本源,是创造力的源泉,没有混沌,秩序就会僵化,最终走向毁灭。

第三个视角,来自共生本源本身。他“融入”了共生本源的能量网络,感受到了人类集体意识与超维度文明残识的共生状态。人类的线性记忆与超维度文明的叠加记忆相互交织,形成了稳定的秩序,而这种秩序又在不断地与混沌记忆碰撞、融合,产生新的能量。共生本源的裂隙,不是破坏,而是一种“呼吸”,是秩序与混沌交换能量的通道。

三个视角的信息在沈溯的意识中交织、碰撞,他开始拼凑出真相的轮廓:意识分流技术的本质,不仅仅是人类与超维度文明的意识共生,更是秩序与混沌的共生。共生本源的能量裂隙,是这种共生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混沌记忆的溢出,是宇宙本源在“唤醒”共生意识,让其理解存在的真正本质——秩序与混沌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共生体。

人类的存在本质,也并非单一的基因或意识,而是秩序化的意识与混沌化的本源的结合体。每个人的体内,都藏着一份原始混沌记忆,只是被秩序化的意识所掩盖。而他掌心的银灰色印记,是混沌本源与他意识连接的桥梁,也是他重构自身存在本质的钥匙。

就在沈溯即将完全理解真相的瞬间,混沌体的意识突然变得剧烈波动起来,无边无际的混沌空间开始崩塌。他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他的意识往回拉,耳边传来了熟悉的警报声。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控制室的门板已经破碎,银灰色的混沌体就在他面前,巨大的身影笼罩着他。但这一次,沈溯没有感到恐惧,他能清晰地“听懂”混沌体的意识:裂隙的扩大是因为超维度文明的残识急于与混沌本源融合,而这种融合如果不受控制,将会引发整个共生本源的爆炸,不仅“熵海号”会灰飞烟灭,周围的星系也会被卷入混沌之中。

“你需要我的帮助,对吗?”沈溯开口道,声音平静而坚定。

混沌体微微晃动,银灰色的雾气中浮现出一个螺旋形的符号,与沈溯掌心的印记一模一样。这是肯定的回应。

沈溯伸出手,掌心的印记光芒大盛,他能感觉到体内被激活的基因片段开始发烫,意识与混沌体的连接越来越紧密。他知道,接下来的行动将决定“熵海号”的命运,决定人类文明的未来,甚至决定宇宙秩序与混沌的平衡。

他需要引导超维度文明的残识与混沌本源进行有序融合,而不是无序碰撞。这需要他深入共生本源的核心,进入那道不断扩大的能量裂隙之中。可裂隙的另一端是什么?是更纯粹的混沌,还是宇宙本源的真相?进入裂隙后,他还能回来吗?他的意识会不会被混沌吞噬,彻底失去自我?

这些问题没有答案,未知的后果像一把悬顶之剑,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没有退缩,科幻的惊奇感在于探索未知,哲学的思考在于直面本质。他的存在本质已经被重构,他不再仅仅是碳基文明的一员,更是秩序与混沌的共生体。

沈溯迈开脚步,朝着混沌体走去,掌心的银灰色印记与混沌体的核心印记相互吸引,形成一道银色的光桥。他的身影逐渐被银灰色的雾气笼罩,意识再次与共生本源的裂隙产生共振。这一次,他清晰地“听见”了宇宙本源的低语,那是无数原始混沌记忆交织而成的“存在之歌”。

当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混沌雾气中时,“熵海号”的能量护盾停止了闪烁,银灰色的裂隙不再扩大,反而开始缓慢收缩。但没有人知道,沈溯在裂隙的另一端遇到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这场秩序与混沌的共生,最终会走向何方。

陈教授和林夏站在安全舱的舷窗前,望着控制室方向的银灰色雾气,心中充满了担忧与期待。他们手中的监测设备显示,沈溯的生命体征依然存在,但脑电波的波动却变得异常复杂,既带着人类意识的秩序性,又带着混沌记忆的无序性。

而在遥远的地球总部,一份紧急报告正在飞速传递:“熵海号”遭遇共生本源能量裂隙爆发,队长沈溯失联,疑似进入裂隙核心区域。报告的末尾,附着一段模糊的混沌记忆信息流,以及沈溯掌心银灰色印记的影像。

没有人知道,这场意外的裂隙爆发,不仅仅是“熵海号”的危机,更是人类文明认知重构的开端。沈溯在裂隙另一端的探索,将揭开宇宙秩序与混沌的共生逻辑,也将彻底改写人类对自身存在本质的理解。而那道本源裂隙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惊人的秘密——宇宙诞生之初的“存在萌芽信号”,其实是一种召唤,召唤着所有秩序文明,回归混沌本源,完成一次新的“溯生”。

悬念如影随形:沈溯能否在混沌本源中保持自我?超维度文明残识与混沌本源的融合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人类文明是否准备好接受存在本质的重构?那道本源裂隙的出现,真的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还是某种更高维度存在的刻意安排?

答案,藏在熵海的深处,藏在混沌与秩序的交界处,等待着沈溯一步步揭开。而读者的心跳,将随着他的探索,在惊奇与思考中,不断加速。

银灰色雾气像有生命的潮水,顺着沈溯的指尖蔓延至全身,触感并非预想中的冰冷黏腻,反而带着一种类似阳光穿透晨雾的暖意。当雾气完全包裹他的瞬间,控制室的警报声、门板破碎的脆响、混沌体的低吟尽数消失,只剩下一片极致的寂静,仿佛被宇宙的真空隔绝在另一个维度。

这是个看似寻常的“通道”——两侧是淡金色的能量壁,像极了“熵海号”生态循环系统过滤后的柔光,脚下的银色光桥平整稳固,甚至能感受到细微的弹性,就像踩在地球总部实验室的缓冲地板上。可反常的是,光桥两侧的能量壁上,竟镶嵌着无数细小的“碎片”,那些碎片并非实体,而是一段段流动的影像:有人类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的蒙动,有超维度文明飞船穿梭时空的残影,还有星云坍缩成恒星的壮丽。更诡异的是,这些影像并非单向播放,而是会随着沈溯的脚步逆向流转,仿佛时间在这里失去了线性秩序。

“这不是物理通道,是意识与本源的接驳带。”沈溯喃喃自语,掌心的螺旋印记发烫,像一枚指引方向的罗盘。他向前走了三步,突然发现前方的光桥出现了一道岔路,岔路的尽头分别闪烁着三种不同的光芒:左侧是温暖的橙黄色,中间是冰冷的幽蓝色,右侧是混沌的银灰色。

就在他犹郁的瞬间,左侧橙黄色的光芒中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是林夏的惊呼:“沈队!你在哪里?我们检测到你的意识波分裂成了三个频段!”声音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可沈溯转头望去,橙黄色光芒里只有一片模糊的光影,隐约能看到“熵海号”安全舱的轮廓,林夏正对着监测仪焦急地挥手,却完全看不到他的存在。

这反常的场景让他心头一沉:明明感知到了同伴的气息,却被无形的壁垒隔绝;看似普通的岔路,却散发着截然不同的本源能量。他下意识地触摸左侧的能量壁,指尖穿过光影的瞬间,一段陌生的记忆涌入脑海——那是林夏的童年记忆,她在地球的乡间田野里追逐萤火虫,萤火虫的光芒竟与此刻的橙黄色光芒一模一样。可这段记忆里,萤火虫的翅膀上,赫然印着与他掌心相同的螺旋印记。

“为什么她的记忆里会有混沌印记?”沈溯心中的疑惑更甚。他收回手,转向中间的幽蓝色岔路。刚靠近,一股刺骨的寒意便扑面而来,这寒意并非来自温度,而是源于意识深处的排斥感。幽蓝色光芒中,浮现出超维度文明的建筑残影,那些建筑棱角分明,充满了绝对秩序的美感,可建筑的缝隙里,却渗出银灰色的混沌雾气,正在缓慢侵蚀着坚固的结构。

“绝对秩序的崩塌……”沈溯想起了超维度文明残识传递的信息。他试图触碰幽蓝色的能量壁,却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弹开,掌心的印记发出剧烈的刺痛,仿佛在警告他不要靠近。就在这时,幽蓝色光芒中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没有实体,直接作用于他的意识:“秩序不容混沌玷污,异类,离开这里。”

这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却让沈溯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反常——那声音里,除了排斥,还有一丝隐藏极深的恐惧。

右侧的银灰色岔路最为平静,没有声音,没有影像,只有纯粹的混沌能量在缓慢流动。沈溯靠近时,掌心的印记突然爆发出强烈的光芒,与岔路深处的能量产生共振。他能感觉到,那里面藏着宇宙本源的真相,可同时,一股强烈的危机感也涌上心头:一旦踏入,他的意识或许会被混沌彻底同化,再也无法回归人类的形态。

三种选择,三条路径,背后是三个未知的真相。沈溯站在岔路口,陷入了沉思。科幻的惊奇感在此刻达到顶峰——他以为自己是来引导融合的,却没想到要先面对意识的分流;他以为混沌与秩序是对立的,却在寻常的记忆片段和建筑残影中,看到了两者交织的痕迹。

就在他犹豫不决时,整个通道突然剧烈震动起来,光桥开始出现裂纹,两侧的能量壁上,那些流动的影像变得扭曲、破碎。林夏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哭腔:“沈队!共生本源的能量波动越来越剧烈,裂隙又开始扩大了!混沌体的形态变得不稳定,它好像在……分解!”

沈溯心中一紧,他知道,冲突的后果正在逐步显现。超维度文明残识与混沌本源的融合已经失控,如果他不能尽快做出选择,不仅“熵海号”会毁灭,整个星系都可能被卷入混沌风暴。可他的选择,究竟会让局势好转,还是会引发更可怕的后果?没有人知道答案,这种未知的压力像巨石般压在他心头。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朝着银灰色的岔路迈出了脚步。掌心的印记与混沌能量完全共振,他的身体化作一道银灰色的流光,被岔路深处的能量吞噬。

再次恢复意识时,沈溯发现自己身处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这里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有时间,只有无数原始的“存在信号”在漂浮、碰撞。他的意识不再局限于身体的形态,而是化作了其中一道信号,能够感知到其他信号的“情绪”——有诞生的喜悦,有毁灭的悲伤,有存在的迷茫,有演化的渴望。

这就是混沌本源的核心。

就在他沉浸在这种奇妙的感知中时,三道不同的意识信号突然向他靠近,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将他包裹在中央。

第一道意识信号带着熟悉的温暖,是林夏的气息。可当沈溯试图与之沟通时,却发现这道信号并非来自“熵海号”上的林夏,而是来自另一个“时空”——在这个时空里,林夏没有成为“熵海号”的助手,而是一名基因学家,她正在实验室里研究一种特殊的螺旋基因片段,而那种基因片段,正是沈溯体内被激活的混沌基因。

“这是平行时空的林夏?”沈溯心中惊奇。他能“看到”这个时空的林夏,在一次实验事故中,不小心接触了混沌基因样本,掌心也出现了螺旋印记,随后便神秘失踪,她的实验室里,只留下了一份未完成的报告,标题是《人类存在的混沌本质》。

第二道意识信号带着冰冷的秩序感,正是之前在幽蓝色岔路中警告他的声音。这一次,沈溯清晰地“看到”了它的真面目——那是超维度文明的最后一位守护者,一个纯粹由秩序能量构成的意识体。在这个视角里,他看到了超维度文明崩塌的真相:并非因为追求绝对秩序,而是因为他们发现,混沌本源正在被一种未知的“虚无力量”侵蚀,为了保护宇宙的平衡,他们选择用自身的秩序能量封印虚无,却没想到封印导致了混沌与秩序的失衡,最终引发了文明的崩塌。

“虚无力量?”沈溯心中的疑惑更甚。这是他从未听说过的存在,也是之前的三个世界中从未出现过的信息。

第三道意识信号最为纯粹,正是混沌本源本身。通过它的视角,沈溯看到了宇宙诞生之初的景象:混沌与秩序同时诞生,相互交织,形成了宇宙的基本法则。而那道“存在萌芽信号”,并非简单的召唤,而是一种“预警”——虚无力量正在宇宙的边缘蔓延,它既不属于混沌,也不属于秩序,而是一种能够吞噬一切存在的“反本质”力量。本源裂隙的出现,并非自然演化,也不是超维度文明的刻意安排,而是混沌本源为了对抗虚无力量,自发产生的“觉醒”,目的是唤醒所有文明,联合起来抵御危机。

三个视角的信息在沈溯的意识中交织、碰撞,让他拼凑出了更完整的真相,却也带来了更多的悬念。平行时空的林夏为什么会研究混沌基因?她的失踪与虚无力量有关吗?超维度文明的封印能坚持多久?虚无力量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文明是否已经被虚无力量盯上?

就在他试图从混沌本源的意识中寻找更多答案时,一股强烈的排斥感突然传来。混沌本源的意识变得剧烈波动,传递出一个紧急的信息:“虚无力量察觉到了你的存在,它正在向混沌核心靠近!快,带着‘共振密钥’离开这里,去唤醒更多的文明!”

“共振密钥?是什么?”沈溯急忙追问。

混沌本源的意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一股纯粹的混沌能量注入他的意识核心。沈溯感觉到,自己的意识与混沌本源建立了更深层次的连接,掌心的螺旋印记变成了金色,既带着混沌的无序性,又带着秩序的稳定性。他知道,这就是共振密钥,是连接不同文明、唤醒本源力量的关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