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263章 贵人

第263章 贵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263章贵人

早上八点多,李家大棚外头早围了二十来号人,都围着那辆白得晃眼的伏尔加轿车打转。

胖婶挤在最前头,手伸到一半又缩回去,光凑着车窗往里瞅,声音里带着股子稀罕劲儿:“这小轿车可真俊,连道划痕都没有,比县长那车还亮堂!”

她手里还攥着没织完的毛衣针,说话时针尾跟着晃,生怕旁人听不清她的赞叹。

王大脚踮着脚往车标那儿凑了凑,又回头跟身后人比划:“可不是嘛!比前些日子市里那老板开的蓝轿车还好!你瞅这车轮子,比那车宽一圈,坐着指定稳当。”

她嗓门大,一开口就压过了旁边的细碎话,连远处地里干活的人都往这边瞥了两眼。

这群娘们以前多是在代销店扎堆,最近李家比代销店还热闹,成了村里的焦点,她们也爱往这儿凑了。

快嘴媳妇站在人群边上,眼神里满是羡慕,语气却有点不确定:“这是谁家的车啊没听说咱村有这么好的车啊!”

她男人在外头打工,过年都没回来,前些日子怕别人说闲话,一直安安静静的,这半个月才又活络起来。

赵兵媳妇听见大伙的议论,脸上露了点自豪,毕竟自家男人跟着李哲做事,她轻声说:“这还用问肯定是李家的啊。听我男人说,李哲早买了辆小轿车放京城,一直没开回来,我看这八成就是那辆。”

众人听完,都露出惊讶的表情,七嘴八舌地叹:“我的天,李家老二也太能耐了!这么年轻就买得起这么好的车。”

“是啊,以前谁能想到,咱村还能出这么个有本事的人!”

“这李家老二还没成婚吧……”

李哲刚从大棚里出来,手里还拿着本记蔬菜长势的笔记本,一抬头就看见围着车的人群。

他脚步顿了顿,悄悄往旁边的小路绕——不是怕热闹,是知道一过去,问车价、问门路的话能缠他半个钟头,他今天要办的事多,实在没工夫应付。

其实他这次把车开回来,主要是为了租赁罐头厂的事。不露点儿实力,厂里的工人难免心里不踏实,不信他这个“私人老板”。

说到底,做生意讲究个门面,有辆好车,谈事时腰杆都能直点。

正琢磨着,远处传来“嘀嘀”两声喇叭,一辆蓝色拉达稳稳停在伏尔加旁边。

钱多多从驾驶座下来,穿件浅灰色夹克,手里拎着个黑公文包,老远就冲李哲摆手:“李老板!”

李哲赶紧迎上去,双手跟他握在一块儿,笑着问道:“钱老板一路辛苦,路上还顺利吧。”

“挺好的。”钱多多应了一声,眼睛飘向了那辆白色伏尔加轿车。

“钱老板,这边请。”李哲领着对方往三号大棚走。

钱多多的目光却一直黏在伏尔加车上,走两步就回头看一眼,最后实在忍不住:“李老板,您今天有贵客这伏尔加可不常见啊。”

李哲笑着摇头:“哪有贵客,这是我自己的车,之前一直放京城,今儿刚开回来。”

“嚯!”钱多多眼睛一下子亮了,快步走到车边转了一圈,手指轻轻敲了敲车门:“我前阵子托人找伏尔加的渠道,跑了俩月都没信儿,您这路子也太广了!”

旁边几个没走的村民听见这话,又凑过来小声议论,看李哲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

钱多多眼里满是羡慕,要不是心里还惦记着投资的事,高低要进去试驾一番。

李哲引着钱多多往大棚外的遮阳棚走,这棚子是李酒缸前儿刚搭的,竹竿架得结实,上面盖着层厚帆布,底下摆着张红漆桌子,四条长凳擦得干干净净。

“钱老板先坐,条件简陋,您多担待。”李哲一边说,一边从旁边竹筐里拿出个茶壶,泡了壶茉莉茶,倒了一杯递过去,

“等过阵子我把食堂建起来,到时候有专门的接待室,再好好给您接风。”

钱多多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刚放下杯子。

林小虎就端着个白瓷盘过来了,盘子里的草莓个个通红,还挂着水珠。“钱老板,尝尝咱大棚刚摘的草莓,甜得很!”林小虎嘴甜,说话时还笑着递过牙签。

钱多多扎起一颗放进嘴里,嚼了两下就点头:“嗯!这草莓好吃,李老板您这种植技术真没说的。”

夸完草莓,他把公文包往桌上一放,神色也正经起来:“李老板,上次提的投资四季青公司的事,您跟股东们商量得怎么样了”

李哲喝了口茶水,答道:“我跟其他股东商量过,人多了心思也杂,不过总体来说,大家都同意您投资。就是也提了些额外要求。”

其实有些员工不太理解这事——觉得四季青公司自己种大棚能赚钱,有技术也有渠道,何必让外人来投资。

这些事李哲不好跟他们说太透:钱多多背后的绿源农业公司,股东多是农行的二代和亲戚……

四季青公司想快速扩大大棚规模,靠产量占住销售渠道,将来就算蔬菜大棚多了,也能在反季节行业站稳脚,就得靠五方面协作:四季青公司出技术,农户负责种植,信用社放贷款,京城市蔬菜公司负责收购,再加上当地政府支持。

说白了,钱多多就是农行系统的代表,把利润分配好,四季青公司才能快速发展,盘子才能越做越大。

李哲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合作基础上,给自己和手下的技术员多争取些筹码和资本。

钱多多一听有戏,身子往前凑了凑:“您说,只要要求合理,我都应。”

李哲从桌下拿出个账本,摊在钱多多面前:“先跟您说说四季青现在的家底:已建成的蔬菜大棚24座,现在都种着果蔬,目前属于我个人所有,七月份后归四季青公司;

另外,四季青公司还购买了一批优质化肥和农药,价值数万元。以及一台拖拉机和一辆农用三轮车;

同时,四季青公司账户现金20.43万。

公司还有二十多名大棚技术人员,这批人也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同时,公司还有数家京城涉外酒店和全聚德、东来顺的销售渠道,目前公司的估值为五十万元。”他指着账本上的数据,一项一项说得清楚。

其实,四季青公司的实际资产是是33万元,另外十几万元是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的溢价。

钱多多拿起账本,凑到眼前仔细看,看完后忍不住咋舌:“没想到您这公司才办没多久,家底就这么厚。”

“钱老板打算投多少”李哲问。

钱多多放下笔,手指在桌上敲了敲:“绿源农业想投5万,您看怎么样”

“没问题。”李哲点头,这数跟他预想的差不多,“不过有个小要求:希望绿源只拿利润分成、红利,放弃表决权,不参与公司管理。”

钱多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李老板放心,我们本来就没打算干预运营,您是行家,交给您我们才放心。”

他心里门儿清:他投资五万元占股不到百分之十,就算想干预也没话语权,不如卖个顺水人情,还能让李哲记着好。

话锋一转,钱多多又问:“那我也问几个实在问题,建一个大棚大概要多少钱”

“分规格和种类,而且建材费也有上涨的趋势。”李哲解释,“我现在建的都是带储藏室或休息室的,造价5000以上,加上农药、化肥、人工,总费得6000。

要是简单点的蔬菜大棚,造价四千多就能下来,但条件差些,不如一次建到位。”

“您今年打算扩多大规模”钱多多又问,手里的笔在纸上记着。

“分两种模式。”李哲身子往后靠了靠,“四季青公司直营的,想搞到100亩以上,就是现在资金有点缺口;

跟种植户合作的,包收他们的菜转卖给京城蔬菜公司,预计300亩以上,要是贷款能下来,说不定还能多些。”

钱多多立刻拍了胸脯:“资金缺口包在我身上!我跟信用社那边打个招呼,给您找最低息的贷款,种植户贷款的事我也催着,保证不耽误您扩规模。”

李哲赶紧道谢:“那可太谢谢您了,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

“客气啥,咱以后是合作伙伴。”钱多多喝了口茶,又问,“一亩大棚能产多少菜今年菜价怎么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