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你越信我越真 > 第177章 都是千年的狐狸(4k)

第177章 都是千年的狐狸(4k)(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心中虽有几分戚戚然,主意却早已定下。

他面上未露分毫,只淡淡道:

“活得越久,便越明白活着有多难得。是以比起这些身外之物,我更在意能否好好活下去。”

“这枚宝丹固然难得,可对我而言,终究不如一门实打实的保命之术。眼下,你还有别的问题吗?”

妖艳女子眉尖微蹙,一双勾魂眼细细打量着他,似在分辨这番话的真假。

在她的印象里,这人从不是会做此选择的性子。可琢磨了半晌,她实在想不出这般交换对自己有何不妥:毕竟一边是自己早已熟稔的逃命手段,另一边却是求而不得的宝丹。

这么一对比,自然是交换更划算——反正那保命之法,也算不上什么关乎大道核心的不传之秘。

于是她敛去疑虑,欣然点头应道:“既如此,自然可以。”

见她应下,乌衣客嘴角也微微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

只是他没料到,那妖艳女子竟在此刻忽又重新蹙眉,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疑虑:

“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

乌衣客心头猛地一跳,面上却依旧维持着惯常的平静,只淡淡反问:

“何事?”

女子垂眸沉吟片刻,再抬眼时,目光已多了几分探究,一字一顿道:

“你不觉得,落在这地方的剑.未免太多了些?”

她来得早,又因重器现世的气机隐隐外泄,弄得澜河周遭都好似裹上了一层锋锐,是以早已知晓河底藏着一把。

可真站到这儿才惊觉,此间藏着的剑远不止一把——便是她眼下盯上的这柄看似“不高不低”的,亦是一口难得的仙剑。

而在此间,这般品相之上的剑竟有好几柄,由不得她不心生疑惑。

殊不知,这话刚落,乌衣客的眼神便骤然沉下,眼底掠过丝警惕:这女人竟隐约察觉到了不对劲。

这可不成!她若真反应过来,自己还怎么脱身?

念头转得极快,他面上已勾起抹嗤笑,语气里带着几分嘲弄:

“天地间怪事本就多如牛毛,有什么值得深究的?你也是成名多年的修士,难道不懂个越是珍贵的宝物,越要冒几分险?既没胆子闯,又何必来这险地?”

“倒不如躲回你的洞府,安安稳稳熬到大世落幕,不比在这儿纠结这些有的没的强?”

这两句激将的话戳中了要害,妖艳女子愣了愣,随即缓缓点头,似是被说服了:

“你说得也对。都到这地步了,纠结这些反倒多余。”

乌衣客心满意足道:

“嗯,我先去看看你找来的那些小妖怪。”

“拜托了!”妖艳女子微微点头。

待到乌衣客的背影消失在了自己的视线之中。

待到那妖艳女子重新抬头之时,却见是紧紧皱起了眉头。

这家伙绝对不对劲!

而且他似乎不想自己离开?

想到此处,她从芥子物中取出了自己赖以偷师涂山的那门了得遁术。

这是术,不是法,寻常人或许会觉得分外难入,可于他们这般境界的修士而言,说是看几眼就大成,自然也是夸张。

但看完了,就学个大差不差还是简单。

所以没有丝毫的犹豫,她便在几处关键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改。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给谁说什么聊斋。

——

河西县的酒楼里,杜鸢正对着又一圈聚拢来的百姓讲着故事。

从前讲书是为混口饭吃,如今却是实打实的兴趣。

把好好藏在心里的珍奇故事说给旁人听,看他们或屏息凝神、或拍案惊叹的模样,实在是件舒心之事。

尤其是听到听众发自内心的称赞时,那份满足感格外真切。

这份滋味,和当初救下西南时那种如释重负的畅快不同,却另有一番妥帖。

就像晒了场春日的好太阳,让人打心底里喜欢。

可偏偏就在杜鸢的故事讲到最扣人心弦处,变故陡生。

几个人影瞬间闯入其中,引得周遭听众纷纷皱眉。

不等开口,却惊见其中几人居然披着铁甲拿着兵刃,一看就不是寻常人等。

甚至就在他们身后,还有县太爷带着的衙役们唯唯诺诺的欠身候着。

众人正自惊疑不定时,却见那为首的年轻公子目光扫过杜鸢,陡然眼睛一亮,抢步上前便纳头拜倒,声音带着几分未平的急促:

“小子琅琊王氏王承业,今日特来拜谢小先生救命之恩!”

“琅琊王氏?!”

这四字如惊雷落地,在场之人霎时一片哗然。

五姓七望,虽然没有个准确高低,但琅琊王氏一直是隐首!

毕竟,这可是中古第一世家啊!

是而,哪怕是河西县这地方的普通百姓,都是清楚琅琊王氏四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时之间,众人纷纷打量着这位年轻公子。

对方仪容不俗,但似乎受了点惊吓,以至于面色好像不太对劲?

而杜鸢在听到王承业这个名字时,好奇问了一句:

“王承嗣是你何人?”

王承业心头一惊道:

“好叫小先生知晓,王承子嗣乃是我堂兄。只是他已许久未曾归家,族中长辈都在挂念,您、您莫非知晓他的下落?”

其实族里应该没啥人挂念他,哪怕是伯父和伯母。

毕竟他这堂兄素来胆小怕事。走时又卷走了不少财物。如今指不定是在什么腌臜地方窝着呢。

如此那里需要人担心他的安危?

反倒是得担心这家伙败光了钱财,以至于曝出身份,又脏了他们王氏的门楣去。

还真认识啊。

杜鸢心头好笑,那位王公子,他可真的太熟了。

所以便是点点头道:

“算是知道,但不好说是认识,毕竟,他比较熟的应该是此前一直与我论法的一僧一道。”

王承业心头惊讶更甚:

“您乃世外高人,一身本事,小子从未见过。能与您论法之人,想来也是一方名宿,我这堂兄居然有此等机缘?”

他堂兄在他们王氏,一直被视作纨绔的标杆,谁要像他几分,那便是废了。只能靠着家中荫蔽混个闲职度日。

前阵子听说他因与伯父争执,竟赌气离家出走,族中更是一片“果然如此”的叹息。

可如今听小先生所言,他那堂兄不仅结识了方外之人,竟还似有了正经行径?

“你家的堂兄倒是个妙人,日前先去了青州,然后又去了西南。青州时还没什么表现,只能见得个热心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