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奥斯卡(2 / 2)
肤色其实是真实存在的。
在提名者晚宴上,方阳被为数不多的几个H哥们儿搭讪了,大家都感觉很惊奇。
奥斯卡举办了80多届,得奖的H哥们儿两只手就数得过来。
而且历届的奥斯卡里面,纵观杜比大厅,你几乎看不见什么H哥们儿的身影。
类似方阳这样的东方面孔比H哥们儿更稀有,人家至少有文化认同,但是你东方的文化和西方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一年的奥斯卡,方阳是凭借华语片提名了最佳外语片,所以那时候他没什么感受。
但是今年完全不同,他一个华人,竟然凭借一部肤色电影入围了奥斯卡,并且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6个提名。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把H哥们儿们惊呆了。
大家很兴奋,围住了他,和他说了很多聊了很多。
当然,不一样的点不止这一个。
提名者晚宴的时候,方阳和数十位的白人制片人、导演、演员深入的交谈过。
类似斯皮尔伯格以及诺兰昆汀,方阳都陪着一起吃过饭,大家喝着红酒聊了非常多。
绿皮书在点映的时候,很多白人制片和导演演员都看了。
大家非常惊诧的一点就是:一个东方人,为什么能把肤色问题拍的这么深入人心?
方阳则总是推脱:不是我拍的好,而是现实中真的存在这样的友谊。我只不过是把这段神仙友谊改编一下搬上荧幕而已。
以前的好莱坞影视剧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H人导演的电影,大部分都仇视白人,白人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大部分都美化白人。
就是大家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把一些问题进行放大处理。
放大处理其实是电影的一个通病,但这对于颜色本身,就有解释不清的嫌疑。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部影片能相对可观的去解读肤色问题。就算绿皮书也不能。
绿皮书只不过是表现的形式不同以往,让大家看见了各自人性中的真善美。
影片的手法其实谈不上多高明,拍摄的技巧也谈不上有多强。
但在此之前,就从来没有一个人这样去想过。没人想过用相对偏喜剧,偏轻松的方式来表达肤色问题。
所以绿皮书这部电影看起来是开创性的。
不管是影评人也好,还是H哥们儿也好,还是白人也好,对绿皮书的评价都非常不错。
但是大家心里有一个槛,那就是这样的一个影片,为什么是一个东方面孔拍出来的呢?
其实这么想,本身就有一些歧视的意思。
方阳在提名者晚宴上看到了自己得奖的希望,但同时他也感觉到了自己得奖的难度。
关键就在这里:肤色的问题,为什么是东方人执导?
方阳该做的公关都已经做了,马上就要开奖了,所以他也没再继续纠结。
很快,2月10号,奥斯卡颁奖典礼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