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集:《里应外合》(1 / 2)
上郡落日
残阳如血,将上郡城的夯土城墙染成一片赭红。公孙痤站在北门箭楼之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铜鞘,目光死死锁着远处秦军营垒的方向。营中炊烟袅袅,却听不到半分人声,这种死寂比震天的呐喊更让人心头发紧。
“将军,暮色已沉,该回府用膳了。”副将赵武捧着一件玄色披风上前,声音压得极低。他跟了公孙痤二十年,从未见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如此焦躁——毕竟今夜是与秦军约定的“最后期限”,谁也说不清明天太阳升起时,上郡城会姓魏还是姓秦。
公孙痤没有接披风,只是摆了摆手:“再等等,让巡逻队把城西的巷子再查一遍。”他总觉得心里发慌,像有无数根细针在扎着五脏六腑。三日前秦军主将王翦派人送来劝降书,言明只要他开城投降,可保上郡百姓安然无恙,若是执意抵抗,城破之日必将血洗全城。
他自然不愿降。身为魏国宗室,他守着这西部边境已有十余年,从年少轻狂的校尉到如今鬓角染霜的将军,上郡的每一寸土地都浸着他的心血。可他也清楚,如今的魏国早已不是当年称霸中原的强国,这些年秦国东出之势愈发迅猛,韩赵两国接连失地,上郡就像一叶孤舟,在秦军的铁流面前摇摇欲坠。
“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城下传来,斥候翻身落马,连甲胄都来不及扶正,便跪在地上嘶吼,“将军!城内……城内各处突然亮起火把,像是有乱民聚集!”
公孙痤心头猛地一沉,猛地转身看向城内。不过片刻工夫,原本沉寂的街巷里已燃起点点火光,起初只是零星几簇,眨眼间便连成了片,如同燎原的野火般蔓延开来。隐约能听到人群的喧哗声,夹杂着器物破碎的脆响,顺着晚风飘到箭楼之上。
“秦军攻城了?”赵武脸色煞白,手按在剑柄上不住发抖,“定是王翦玩的诡计,先派细作在城内作乱,再趁机攻城!”
“慌什么!”公孙痤低喝一声,强压下心中的不安,快步走下箭楼,“传我将令,所有守军即刻登上城墙,严守四门!调五百锐卒去镇压乱民,务必在秦军攻城前稳住城内秩序!”
号角声急促地响起,守城士兵们提着兵器从营房里奔出,乱哄哄地往城墙上涌。可没等他们列好阵型,城内的混乱便愈发严重。西南方向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紧接着是城门被撞开的巨响,那声音沉闷而厚重,像重锤般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将军!不好了!”一名士兵连滚带爬地跑来,浑身是血,“城西乱民……乱民打开了城门,秦军已经冲进来了!”
“什么?”公孙痤如遭雷击,手中的佩剑“哐当”一声落在地上。他做梦也没想到,真正的敌人不是城外的秦军,而是他守护了十余年的上郡百姓。那些平日里见了他会躬身行礼的农户、商贩,此刻竟成了打开城门的“叛徒”。
“将军,快撤吧!秦军已经控制了西城门,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赵武拉着公孙痤的胳膊,声音里带着哭腔。
公孙痤猛地甩开他的手,弯腰捡起佩剑,眼神瞬间变得通红:“撤?我身为上郡守将,城在人在,城破人亡!随我杀回去!”
他提着剑,带着身边仅有的数十名亲兵,朝着西城门的方向冲去。街上已是一片狼藉,倒塌的摊位、散落的货物随处可见,偶尔能看到倒在地上的魏兵尸体,身上的伤口还在汩汩流血。不远处,穿着黑色铠甲的秦兵正手持长戈,有条不紊地推进,他们步伐整齐,眼神冰冷,所到之处,魏兵无不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