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洛阳之夜(2 / 2)
灭世之雪虽不习惯断刀的长度,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应对。电光火石之间,她挥刀与对方硬拼一招,“铛”的一声脆响,两人各自被震得后退数步。
那黑影不等灭世之雪调整步伐,转身又是一刀刺来!
这个时代的刀与剑器型相近,那人用刀的招式,实则更偏向剑法的灵巧与狠辣,招招直指要害。
灭世之雪见对方全力刺来,来不及挥刀格挡,只能上前半步,微微抬起鎏御,恰好与对方的刀锋相撞。双方都不敢硬扛兵刃撞击的余力,纷纷将兵刃向前推送少许,让余力错开自身功体范围,避免内力相撞受伤。
灵巧儿还没看清两人的动作,就已听到接连两声兵刃碰撞的脆响,不由得暗自心惊:这速度也太快了!
“他们好快啊!”熊津公主眨着大眼睛,一脸惊叹。
灵巧儿诧异转头:“你能看见?”
熊津公主摇了摇头,一脸失落:“看不见,就是觉得好快。”
灵巧儿仔细望去,两人的身影快得只剩下残影,熊津竟能仅凭动静判断,倒也奇了。
灭世之雪一边格挡,一边仔细打量对方——那人竟是个番邦人,卷发深目,面容与中原人大相径庭。她心中疑惑:为何会在洛阳遇到这样的强敌?
对方招式奇快,招招狠辣,逼得灭世之雪只能全力应对。她索性将体内功体催动到极致,周遭的气流被搅动得卷起阵阵飞尘,主动出击,横刀向对方抹去!
那番邦人不慌不忙,凭感觉回首格挡,“当当当”又是三次剧烈碰撞!
他显然低估了半截鎏御的威力,即便只剩半截,刀锋依旧锋利无比。当双方将功体全部灌注到兵刃上时,那番邦人的长刀竟有些承受不住,出现了几个细小的缺口。
两人再次分开,那番邦人看了看自己刀上的缺口,哈哈一笑:“雪无晦,你的鎏御果然名不虚传!我这把刀确实是废刀,赢不了你;但你只剩半把鎏御,也别想击败我。”
灭世之雪冷哼一声:“你是色目人?”
“这种情况下,你还能看清我的面容,纯元功体果然与众不同。”那色目人语气带着几分赞许,却也藏着一丝阴狠。
灭世之雪心头一震——除了仙庐的仙师和教习,没人知道她修炼的是纯元功体!她忽然想起,灭世仙庐曾与色目人有过往来,只是近几年才断了联系。一个名字瞬间浮现在脑海,她猛地问道:“我们仙庐有个叫‘枢离’的老者,你可认识?”
那色目人闻言,仰头大笑:“枢离大人,如今可是我们黑衣大食的座上宾,是我们的挚友!”
“黑衣大食?”灵巧儿眉头一挑,忽然觉得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她上前一步,开口问道,“你们王朝是黑衣大食?国内可有突厥人?”
那色目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诧异地看着灵巧儿:“你……你是什么人?怎会知晓这些?”
灵巧儿缓步走向前,语气平淡却带着几分压迫感:“据我所知,黑衣大食如今国内动荡不安,境内的突厥人正在你们的朝堂上搅动风云,是吗?”
那色目人先前与灭世之雪激战都面不改色,此刻却额头冒汗,眼神中满是惊疑——这些事,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原人怎会知晓?
灭世之雪也一脸震惊地看着灵巧儿,心中满是疑惑:黑衣大食离中原何止万里,她怎会知道那里的内情?就算她知晓未来之事,也不该了解得如此详细!
那色目人语气低沉,带着一丝威胁:“人知道的太多,往往死得更快。”
灵巧儿看着他的反应,心中已然明了——对方根本不关心黑衣大食的国内局势,他只是借着黑衣大食的名头行事。她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你根本不是黑衣大食的人,而是突厥人的走狗吧?枢离也不是黑衣大食的座上宾,而是你们黑衣大食‘曹操’的贵客。如今突厥人,早已是黑衣大食事实上的统治者了,而你们真正的统治者,现在已经做了‘汉献帝’对不对?”
那色目人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多谢你告知这些!看来中原王朝在我们黑衣大食也安插了耳目!你还是太年轻了,我会把此事禀报给统帅的。”
灵巧儿哭笑不得——中原王朝没事去沙漠里安插耳目干什么?不过既然对方自作聪明,她索性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大声道:“不不不!不是这样的!这些都是我做梦梦到的,不是什么耳目!”
那色目人笑得愈发肆无忌惮:“哼,不管你是什么人,这般拙劣的谎言,只会让你死得更快。不要再在这里耍小聪明了。”
他不再理会灵巧儿,转头看向灭世之雪:“我今日只是来试探你的身手,看来你的实力远超我们的评估。后会有期,灭世之雪。”
灭世之雪没有去追——她知道,双方实力相当,就算追上,也只是一场消耗战,要么对方力竭被她所杀,要么她力竭身死,纯属徒劳。
三人回到客栈,各自坐下,气氛凝重。
灵巧儿思来想去,总觉得灭世仙庐透着一股古怪,而灭世之雪也认为,色目人在洛阳城的出现绝非偶然,必然与仙庐的变故有关。
两人索性在房内坐下,开始分享各自知晓的信息。
灭世之雪告诉灵巧儿,灭世仙庐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最初只是个道家讲坛。直到一百年前,云游归来的仙师们身上渐渐多了戾气,最后干脆定下调子,改名“灭世仙庐”,从不与俗世王朝往来的他们,还是决定入世。
仙庐的理念发生了巨变——他们认为,神权才是世上最高的权力,王朝不过是人类窃取神之果实建立的政权。世间丰收是风调雨顺的恩赐,遭难是天降的惩罚,因此,灭世仙庐应当继承神的意志,介入王朝纷争,覆灭所有王朝,建立起神权至上的普世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