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生产恢复,效率提升(2 / 2)
“不能再靠运气。”我说,“从现在起,启用双轨监控。”
我让顾柏舟拿个小本子,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实际数据,和系统显示值做对比。第一轮记录下来,温度误差不超过零点五度,湿度误差一点二,喷雾启动时间偏差十二秒。
“比人工精准多了。”顾柏舟翻着本子说。
“人力节省四成。”我算了一下,“以前八个人管这片地,现在四个人足够。”
陈技术员看着整齐排列的秧苗床,点了点头:“不只是省人。苗子长得匀,根系壮,成活率能到九成八。”
“产量也会翻倍。”我说,“等这批秧苗移栽,就能看出差别。”
中午前,最后一项测试完成。系统连续运行六小时无异常,所有设备响应正常。我在记录本上写下“东坡试验田恢复生产”,签了名字和时间。
顾柏舟把公告抄好了,带着去找老周。陈技术员收拾工具包,把原来的图纸收起来,换上了我给他的新版参数表。
“我还得留两天。”他说,“教你们怎么自己调阈值。”
“谢谢。”我没多说什么。
他笑了笑:“没见过你们这样的农户。别人请我们来,就想听一句‘装好了’。你们不一样。”
我正要回答,系统提示音响起。能量值+500。任务【智能种植系统稳定运行24小时】完成。
远处山路上扬起一阵尘土,李商人派来的牛车正往这边来。应该是来运第一批新米样品的。
我走进棚内,顺手检查了三号区的线路盒。盖子拧紧,接口干燥,没有发热痕迹。伸手摸了摸控制箱侧面,温度正常。
顾柏舟回来时带了一壶热水,倒进我的杯子里。水汽往上飘,落在棚顶又凝成水珠滑下来。
“下午开个会。”我说,“把值班的人重新排班。”
“好。”他应了一声,坐到我旁边。
陈技术员站在主控台前,输入最后一组校验码。屏幕上跳出绿色对勾,所有模块显示“运行中”。
我拿起笔,在操作手册封面写下《东坡智能棚日常运维十项守则》。墨迹还没干,外面传来脚步声。
老周带着两个帮工进了棚,手里拿着新的滴灌管件。他走到我面前,把清单递过来。
“材料都齐了。”他说,“什么时候开始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