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229章 岐仁堂的托毒奇方

第229章 岐仁堂的托毒奇方(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楔子:药香里的生机

小满时节的青石板巷,蝉鸣与药香交织。岐仁堂斜对面的豆腐坊里,老板娘李秀兰正弯腰舀豆浆,突然一阵绞痛从下腹袭来,手中的木勺“当啷”落地。她捂着肚子蜷缩在灶台边,豆大的汗珠顺着苍白的脸颊滚落,下身传来湿热黏腻的触感——又流脓了。

初诊:瘘管之困

当晚,李秀兰在丈夫搀扶下叩响岐仁堂的木门。岐大夫掀开蓝布门帘,见女人面色萎黄如枯叶,腰间缠着渗血的粗布,一股腥腐之气扑面而来。

“这是第几日了?”岐大夫示意李秀兰坐下,目光扫过她微微颤抖的肩膀。

“整月余了......”李秀兰声音发颤,“起初只是腹痛腹泻,后来下身开始流脓血,夜里疼得睡不着。”

岐大夫搭脉时,李丈夫在旁叹气:“省城西医说是肠痈破溃,开了消炎药,吃了半月不见效。”

“伸手让我瞧瞧。”岐大夫翻开李秀兰的手掌,只见大鱼际处青黑一片,舌质淡胖,苔白腻。他又俯身闻了闻,李秀兰身上隐隐透出腐肉气息。

“此乃脾虚湿盛,气血亏虚,毒邪内蕴。”岐大夫起身走到药柜前,“《黄帝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你这瘘管久不收口,正是脾失健运,肌肉失养。”

李丈夫疑惑道:“可她总说下身火烧火燎的,喝凉水能暂缓片刻......”

“这是虚火上浮。”岐大夫取过黄芪、白术,“脾属土,主肌肉。脾虚则湿浊内生,郁而化热,腐肉成瘘。你看她舌苔白腻,正是寒湿困脾之象。”

二诊:黄芪托毒破僵局

岐大夫铺开宣纸,笔走龙蛇:

黄芪托毒饮

生黄芪80g白术30g茯苓20g当归15g赤芍10g金银花30g连翘15g蒲公英30g防风10g白芷10g桔梗15g生甘草10g

“黄芪大补脾胃之气,托毒外出;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岐大夫解释道,“防风、白芷祛风燥湿,桔梗载药上行,引药力直达病所。”

三日后,李秀兰再来时,瘘口流脓减少,但仍感乏力腹胀。岐大夫仔细诊脉,见其沉缓中带涩,遂在原方中加入薏苡仁30g、白及10g:“薏苡仁利水渗湿,白及收敛生肌,《神农本草经》言其‘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

三诊:升阳举陷化腐生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