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404章 高龄翁:咳痰不祛痰,大补一年半竟愈?

第404章 高龄翁:咳痰不祛痰,大补一年半竟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顿了顿,又叮嘱:“这汤剂,每天一副,煎成浓汤,分两次喝,早上空腹喝一次,晚上睡前一个时辰喝一次,喝的时候,用汤药送服三十丸连柏丸——记住,汤剂要浓,补药浓煎,药力才够,能更好地补进正气里。”

周儿媳连忙拿出本子记下来,又问:“岐大夫,那我爹平时饮食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吗?之前我们给他买了梨膏糖,说能化痰润喉,他吃了不少,是不是不行啊?”

“梨膏糖确实能润喉,但不适合你爹。”岐大夫摇摇头,“梨偏凉,梨膏糖也带点凉性,你爹的津液虚,是气虚不能生津,不是单纯的‘燥’,凉性的东西会伤脾胃,脾胃更虚,津液更生不出来,反而会加重口渴、大便干的毛病。平时就让他吃点温软的,比如小米粥、山药粥,山药能健脾,《本草纲目》说它‘益肾气,健脾胃’,煮粥的时候放几块,不用多;别吃油腻的、生冷的,也别喝太多水,渴了就少喝几口温水,喝多了脾胃运化不了,还会积湿。”

周老先生听着,心里踏实了不少,握着岐大夫的手:“岐大夫,我听您的,您说怎么治,我就怎么来,就是怕这药要吃很久,麻烦你们。”

“高龄补正气,本来就慢,急不得。”岐大夫拍了拍他的手,“你这病,不是一天两天得的,也得一天两天补回来,我估摸着,得连续吃一年半的药,期间每个月来复诊一次,我根据你的脉象调整药量——要是觉得有力气了,黄芪、人参的量可以稍减点;要是痰少了,陈皮、白术的量也能调,总之,得跟着你的身子变化来。”

从那天起,周老先生就按岐大夫的方子吃药。一开始,喝汤剂觉得苦,喝了就想吐,周儿媳就按岐大夫说的,在汤药里加了一点点红糖——不是白糖,白糖偏凉,红糖温,不影响药效;连柏丸用姜汁炒过,也没那么寒苦了。

第一个月复诊时,周老先生的气色好了点,头没那么沉了,痰也少了些,能喝小半碗粥了。岐大夫摸了摸脉,左手脉重按能摸到一点了,只是还是弱,就把黄芪的量加了一点点,连柏丸还是三十丸,没动——虚火还没清透,不能减。

到了夏天,天气热,周老先生有点怕热,晚上睡不好,岐大夫就把汤剂里的干姜减了点,连柏丸还是用姜汁炒,没加其他药,只叮嘱他晚上别开空调,吹风扇也别对着头吹,免得伤了正气。

秋天的时候,周老先生的手脚明显有力了,能自己扶着拐杖在院子里走几圈,大便也改成一天一次,不那么干了,痰只有早上起来会有几口,白天基本不咳了。复诊时,岐大夫笑着说:“老先生,你这正气补得不错,脾胃也醒了,接下来可以把人参的量稍减点,换成党参,党参补得平和些,免得补得太猛,反而生虚火。”

冬天最冷的时候,周老先生没像往年那样感冒,反而能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还能和老邻居下几盘棋。岐大夫按“因时治宜”,在连柏丸里加了少量干姜煮在汤里,汤剂还是浓煎,叮嘱他多吃点萝卜炖排骨——萝卜能理气,排骨能补气血,炖得软烂,脾胃好消化。

就这么过了一年半,开春的时候,周老先生再去岐仁堂,已经不用家人扶了,自己背着小布包,走路稳稳的,面色红润,眼神也亮了。他一进门就喊:“岐大夫,我来啦!你看我这身子,现在比去年冬天,还结实呢!”

岐大夫摸了摸他的脉,左手脉重按有力,右手脉也平缓有力,散大缓的脉象全没了,舌苔也变得淡红薄白,是健康的样子。“老先生,您这脉,正气已经补回来了,脾胃也健了,不用再吃药了——平时还是注意饮食,别累着,有空多散散步,身子就能一直稳着。”

周老先生高兴得不行,从布包里拿出自己写的书法,是一幅《黄帝内经》里的“上工治未病”,递到岐大夫手里:“岐大夫,我没什么能谢你的,写了幅字,你别嫌弃——要不是你,我去年夏天都熬不过去,哪能有现在的身子?之前那些大夫,只看我咳痰,就开化痰的药,差点把我治坏了,还是你懂中医,能辨清病根!”

旁边的小药凑过来,好奇地问:“岐大夫,周老先生一开始痰那么多,您不化痰,反而大补,怎么痰就自己没了呀?”

岐大夫指着窗外的庄稼地,笑着说:“你看地里的庄稼,要是肥力足,长得壮,地里就不会积烂泥;人也一样,正气足了,脾胃能运化了,津液生得够,湿浊排得出去,痰自然就没了——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不是看症状用药,是看病根用药,找对了根,补得准了,再难治的病,也能慢慢好起来。”

那天的岐仁堂,艾草香里混着周老先生的笑声,青石板路上的潮气已经散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药柜上,也落在那幅“上工治未病”的书法上,暖融融的——就像岐大夫的医术,不慌不忙,找准病根,用一味味药,把高龄老人的正气一点点补回来,也把中医辨证施治的道理,藏在了这日复一日的诊病、抓药里。

后来,周老先生常带邻居去岐仁堂看病,每次都要跟人说:“咳痰不一定就要化痰,得找岐大夫辨辨,要是虚证,补一补,身子就好了——这中医的道理,就得找懂行的人,才不耽误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