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439章 岐仁堂巧解孕媳血崩案:补气疏肝两招定乾坤

第439章 岐仁堂巧解孕媳血崩案:补气疏肝两招定乾坤(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岐大夫,又麻烦您了!”李大妈着急地说,“昨天晓梅在公司跟同事闹了点矛盾,气了一场,晚上就又开始流血了,还忽冷忽热的,说身上一阵热一阵凉,睡不着觉。”

林晓梅委屈地说:“本来客户那边出了点问题,我就够烦的了,同事还推卸责任,我忍不住跟她吵了几句,当时就觉得胸口发闷,晚上就发现又流血了,量不算多,但一直没停,心里也慌得很。”

岐大夫再次给她诊脉,这次脉象弦数,再看舌苔,舌质偏红,苔薄黄。“《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又说‘怒伤肝’,肝主疏泄,负责调畅气血。你本就脾虚,气血不足,昨天一气之下,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扰动血分,气血妄行,所以又出血了;肝气不疏,正邪交争,就会忽冷忽热。”

李大妈不解地问:“岐大夫,上次是脾虚,这次怎么又跟肝有关系了?”

“人是一个整体,脏腑相互关联,”岐大夫解释道,“脾属土,肝属木,《难经》说‘木克土’,肝气郁结久了,也会影响脾胃功能。上次是脾虚为本,这次是肝郁为标,标本不同,治法自然也不一样。《金匮要略》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现在她出血是因为肝气郁结化火,得先疏肝清热、凉血止血,等血止住了,再补脾胃固本。”

他再次提笔开方:“我给你开加味逍遥散。柴胡疏肝解郁,《本草纲目》说柴胡‘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能把郁结的肝气疏解开;薄荷助柴胡疏肝,还能清轻散热;丹皮、栀子清热凉血,《神农本草经》说丹皮‘主寒热,吐血,衄血’,栀子‘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正好清肝火、止出血;茯苓、白术健脾,防止疏肝药伤脾;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本草纲目》说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肝喜柔恶刚,用白芍能安抚肝气;再加点炙甘草调和诸药。”

他一边抓药一边叮嘱:“这药还是煎服,每日一副,分两次温服。服药期间,千万别再生气了,《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你现在怀着孕,情绪波动太大对自己和孩子都不好。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散散步,让心情平复下来。饮食上还是以清淡为主,别吃辛辣刺激的东西。”

林晓梅愧疚地说:“您说得对,我以后一定控制好情绪,不跟自己较劲了。”

三天后,王磊带着林晓梅又来了,这次林晓梅的气色好了很多,脸上带着笑容:“岐大夫,出血已经完全止住了,忽冷忽热的感觉也没有了,睡得也香了。”

岐大夫给她诊脉,脉象平和了不少:“肝郁已解,肝火已清,现在该固本了。《脾胃论》说‘脾胃一虚,百病由生’,你脾虚的底子还在,得继续补脾胃,才能让气血充足,稳稳地养胎。”

他这次开的还是补中益气汤,但剂量稍作调整:“黄芪减到二钱,党参一钱半,白术一钱半,再加少量砂仁理气和胃,让补药更容易吸收。再服七副,巩固脾胃功能。”

林晓梅服完药后,身体彻底稳定了下来。又过了一个多月,她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宝宝。孩子满月那天,王磊带着林晓梅和宝宝,提着满满一篮水果来到岐仁堂,一进门就给岐大夫鞠了一躬:“岐大夫,真是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两次出手相助,我们娘俩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岐大夫看着襁褓中白白胖胖的宝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用谢,治病救人是医者的本分。你媳妇这两次生病,其实都是现代城里人常见的问题——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情绪波动大。《黄帝内经》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现在很多人都做不到这几点,尤其是年轻人,总觉得身体能扛,殊不知脾胃是后天之本,肝气是气血之帅,脾胃弱了、肝气乱了,身体自然会出问题。”

旁边的学徒小宇问道:“师父,那为什么同样是出血,第一次用补中益气汤,第二次用加味逍遥散呢?”

“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啊,”岐大夫摸着胡子说,“第一次是脾虚失统,病机在脾,所以以补气健脾为主;第二次是肝郁化火,病机在肝,所以以疏肝清热为主。《伤寒论》讲究‘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同一个病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病因,证型就不一样,治法方药自然也不同。这就像种地,旱了要浇水,涝了要排水,不能一概而论。”

林晓梅感慨道:“以前我总觉得中医很玄妙,现在才明白,中医其实是最懂身体的。岐大夫,您用的那些比喻,什么堤坝、保姆、交通指挥官,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中医本来就源于生活,”岐大夫笑道,“《神农本草经》里的药材,都是古人在生活中发现的;《黄帝内经》里的医理,也都是对人体和自然的观察总结。治病就像过日子,得摸清规律,找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王磊抱着宝宝说:“以后我们一定听您的话,注意饮食作息,保持心情舒畅。等宝宝长大了,我们也让他多了解中医,传承老祖宗的智慧。”

岐仁堂里欢声笑语,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药柜上,那些带着草木清香的药材,仿佛也在诉说着中医的博大精深。林晓梅的案子,就像一堂生动的中医课,告诉人们:身体不会无缘无故出问题,每一次不适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读懂这些信号,找准根源,才能真正守护好自己的健康。而岐大夫用他的智慧和经验,在小小的岐仁堂里,日复一日地践行着“悬壶济世”的初心,让中医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从那以后,林晓梅成了岐仁堂的常客,不仅自己有个头疼脑热会来咨询,还经常介绍身边的朋友来。岐仁堂的名声越来越响,人们都说,岐大夫不仅医术高明,还能把复杂的医理讲得通俗易懂,让人心里明明白白。而岐大夫总是说:“医者,不仅要治病,更要教人懂得养生之道。《黄帝内经》云‘上工治未病’,能让人们少生病、不生病,才是真正的医者之责。”

江南的春天总是充满生机,岐仁堂门前的梧桐树抽出了新叶,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和药材的芬芳。岐大夫依然每天坐在案前,望闻问切,抓药开方,用他的智慧和爱心,续写着岐仁堂的悬壶故事,让中医这门古老的学问,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