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 37 章 这个可能,或许不是可能……(2 / 2)
盛世点了点头,“我问你,他们去其他书院学堂读书,要不要出束修?”
张秀才僵着脖子点了点头,“但是……”
“但是他们来我这就不需要?你岂不是也在区别对待?”
张秀才没料到问题会重新丢给自己,他“这这这”了半天,也没想到如何反驳。
盛世不再管他,而是看向闹事的人以及他们身后看热闹的众人。
“其实很简单,入学堂交束修天经地义。这学院是我花钱建的,书籍是我买的,先生是我请的,入学的每个人都应当交束修,但为什么他们不需要?”
盛世扫视众人,一字一顿道:“因为,我是他们的里正。”
他扬声道:“我愿意免除我治下百姓的束修,有何不可?”
这话说得张秀才及他身后的人脸红一阵白一阵。
远处有人嗤笑出声,“我早就劝他们不要闹事,他们非不听。盛世作为里正,乐意不收自家人的钱,凭什么也不收他们的,就凭他们脸大吗?”
说话的是崔润,坐在他对面备课的易思衡闻言擡头往窗外看了看,脸上闪过担忧之色。
“但他这般说,只怕会激化矛盾,要知道如今其他村镇乃至县里来的学生,比祖安原先的学生还要多了。”
崔润淡定地给两人各倒了一盏茶,“放心,咱们院长大人绝对吃不了亏,我估计他心里憋着坏呢。”
易思衡起先还有些不解,但很快听到外面的动静,脸上写满错愕,他不可思议地看着崔润。
“这也行?”
原来在盛世反问过后,其他人羞愧得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盛世见他们这样,立即换了副面孔,笑着道:“你们想要免束修,也不是一点不行。”
直到盛世离开,那些人还有些发懵,“你们说,院长最后说的那句‘免束修的政策,针对整个祖安镇’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别痴心妄想?”
“笨死了,这都不懂。”听闻学院里有人在闹事,匆匆忙忙拄着拐杖健步如飞赶来的石村长,没来得及阻止闹事的人,只听到他们议论的这句话。
骂完对方笨后他喘了口气,见对方瞪着他,石村长扬了扬脖子,“这还不简单,里正大人的意思是,只要你们也是祖安的人,自然也能免除了?”
说着他有些恨铁不成钢,“我说你们这些人的脑子就不能活络一点?政策就是政策,你闹就有用了?想要解决麻烦,那就得理解政策,并合理利用。”
那几人眼睛都瞪圆了,还能这样的吗?
石村长见他们震惊,往另一边努了努嘴,“人家都已经去问怎么才能将户籍转到祖安了,你们还在这傻了吧唧地傻看着。到时候人家都能免,你们又赶不上。”
那几人一听他这么说,赶紧拔腿就跑。
而盛世在丢下一句“免束修的政策,针对整个祖安”后,便去找了管户籍的人,让他拿个章程出来。
除了本身县里转户籍的要求外,想要转到祖安的,必须是一户一起转。防止为了省几年束修,只学生一人转过来。
他要的不止是学生,还要更多的人。
若是往其他地方迁户籍还是有些麻烦的,但是同县转户籍却很简单。这一块,从未设过门槛,毕竟迁来迁去都在同一个县,都归县令大人管。
不过是从这个村迁到那个村,或是从乡村迁到县里。
因此在将教谕送到祖安一天后,陈县令又收到了一个晴天大霹雳。
但凡家里有孩子可以读书的,都要举家迁到祖安镇去。
问就是他们一大家子,努力挣一辈子都不一定能供出一个读书人来,现在人家免费供孩子读书。
他们犹豫一秒,都是对免费入学的不尊重。
陈县令头疼地撑着额头,有气无力地问身边的西宾,“要不你帮我分析分析,这里头对我有什么好处。”
他已经抑郁得忘了自称本官了。
西宾看了看自己老爷,还是拿出了那套说辞。
“您看,他们来来去去,不都还在广武县,还在您的治下?”
陈县令忍不住骂了粗口,“我他娘的,他是不是想要将我的县衙也给搬去祖安啊!”
西宾低着头,闻言偷偷看了一眼自家呼哧带喘的老爷,不太敢说。
这个可能,或许不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