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汉障不臣土 > 第304章 战略策

第304章 战略策(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一幕:邺宫惊

邺城,大燕在河北的核心坚城,宫阙连绵,气势恢宏。

相较于长安未央宫的凝重压抑,太武殿更显几分,鲜卑贵族的雄阔与尚武之气。

然而,此刻殿内的气氛,却也并不轻松。

大司马、太原王慕容恪,正与心腹谋士阳骛、封弈等人商议着。

谈论南面冉魏的动向,以及东晋司马道子使者,提出的“合作”条件。

慕容恪端坐主位,身姿挺拔如岳,面容俊朗,却带着经年征战的风霜之色。

一双凤眼开阖间精光内蕴,仿佛能洞悉人心。

他虽未着甲胄,仅是一袭,玄色亲王常服。

但那股久居上位的威严,还有名将的煞气,却自然而然地弥漫开来。

“冉闵近日在江东动作频频,剿抚并用,其势渐稳。”

“司马道子开出的条件虽诱人,然其自身难保,空头许诺罢了,不可轻信。”

慕容恪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椅的扶手,声音平稳而富有磁性。

“当务之急,仍是巩固河北,寻机南下,彻底铲除冉闵,这个心腹大患。”

阳骛点头附和:“大司马明鉴,冉闵不除,我大燕永无宁日。”

“只是其麾下乞活军战力顽强,兼有墨离等诡谲之士出谋划策。”

“急切间难以图之,还需耐心等待其内部生变,或江东有失。”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身着信使服饰的军官,在侍卫的引领下快步走入。

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封,密封的军报。

“报——!大司马,长安急报!八百里加急!”

“长安?”慕容恪眉头微挑,苻坚那边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他示意近侍接过军报,验看火漆封印无误后,才亲手拆开。

起初,他的表情尚属平静,但随着阅读的深入……

他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稳面容上,罕见地出现了,细微的变化。

先是疑惑,继而凝重,最后那双深邃的凤眼中,迸发出一道锐利如鹰隼般的光芒!

殿内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慕容恪。

他们太了解这位大司马了,能让他动容的消息,绝非寻常。

慕容恪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将手中的军报,缓缓递给身旁的阳骛。

自己则站起身,走到悬挂着巨大天下舆图的墙壁前,目光死死锁定了凉州的位置。

阳骛接过军报,快速浏览,越看脸色越是惊骇,忍不住失声低呼。

“匈人?阿提拉?十万之众?数日破七戍,兵围姑臧?!”

“这……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怪物?!”

封弈等人闻言,也纷纷凑上前观看,一时间,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北匈奴后裔……上帝之鞭……妖火焚城……”

封弈捻着胡须,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消息可靠吗?张瓘莫非是惧战,故意夸大其词?”

“八百里加急,非同小可。”慕容恪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稳。

但熟悉他的人,能听出其中一丝,压抑的兴奋与审慎。

“而且,你们看这描述,装束怪异,战法迅疾,器械精良,手段酷烈……”

“绝非张瓘能凭空编造,苻坚那边想必也已震动。”

“长安方向的细作汇报,确认秦军已有大规模西调迹象,邓羌的精骑已经出动。”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谋士:“此事,八成是真。”

“而且,这支名为‘匈人’的力量,其威胁……恐怕远我我等想象。”

“大司马,此乃天赐良机啊!”一名性格较为激进的将领,忍不住说道。

“苻坚西顾,关中空虚,我军正可趁机西进,直取长安!”

“愚蠢!”慕容恪尚未开口,阳骛便斥责道,“只看眼前之利,不顾身后之危吗?”

“你怎知这匈人,吞并凉州后,不会顺势东进?”

“届时我军与苻坚,拼得两败俱伤,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更何况,南边还有冉闵,这只虎虎眈眈!”

那将领讷讷不敢再言,慕容恪赞许地看了阳骛一眼,重新走到舆图前。

他的手指,从凉州姑臧缓缓向东移动,划过陇山,指向关中长安。

然后又从关中,指向河北邺城,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东南方的建康,以及更北方的草原。

“阳先生,所言极是。”慕容恪缓缓道。

“此非简单之机,而是天下之变局,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他的眼神变得愈发幽深,仿佛在透过地图,推演着未来无数的可能性。

“你们说,”他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众人。

“这头来自西边的苍狼,是应该让它先去咬死,苻坚那头困兽?”

“还是……想办法,把它引向冉闵那条疯狗?”

“或者……我们能不能,试着驯服它,让它为我们所用?”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慕容恪这个大胆而冷酷的想法所震撼。

引狼入室?驱狼吞虎?这需要何等的气魄与精准的算计!

第二幕:狼虎策

太武殿侧殿,烛火通明,只剩下慕容恪与最核心的几位谋士。

阳骛、封弈,以及匆匆被召来的族弟,以智谋诡谲着称的,济北王慕容泓。

慕容恪已经将凉州军报的副本,给慕容泓看过。

慕容泓把玩着,手中那柄标志性的“冥羽扇”,苍白的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那双暗紫色的眼眸,在烛光下闪烁着妖异的光芒。

“有趣,当真有趣。”慕容泓的声音轻柔,却带着冰冷的质感。

“北匈奴的亡魂归来,还带着西方的‘礼物’……”

“大哥,这可是送上门来的,好棋子啊。”

“四弟有何高见?”

慕容恪对自己这个性格乖张,却才智超群的弟弟,颇为倚重。

尤其是在,阴谋算计方面。

“高见谈不上,只是些浅见。”慕容泓用冥羽扇,轻轻敲击着手心。

“此‘苍狼’初来乍到,锐气正盛,其志必在掠夺与征服。”

“凉州,不过是其第一块肉。接下来,无非两个方向,东进关中,或南下蜀地。”

他走到舆图前,扇尖点向长安:“苻坚、王猛,非易与之辈。”

“关中乃,四塞之地,易守难攻。”

“匈人虽强,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纵使得手,也必伤筋动骨。”

扇尖又移向蜀地,“蜀地富庶,但道路险峻,不利于大规模骑兵展开。”

“且拿下蜀地,对其东进中原,并无直接助益。”

最后,他的扇尖在关中和河北之间,画了一条线。

最终落在了邺城上,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所以,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引导这头狼,去咬苻坚,那个最硬的骨头。

“让他们在关中之地,拼个你死我活。”

阳骛补充道:“济北王所言甚是,然则,如何引导?”

“我大燕与匈人素无往来,且其为胡虏。”

与我等并非同源,其性贪婪残暴,恐难驾驭。”

“为何要驾驭?”慕容泓轻笑,“我们只需‘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即可。”

“比如说……让苻坚看起来,更像是一块虚弱可口、并且挡了他们路的肥肉。”

封弈若有所思:“济北王的意思是……示弱?以及,提供便利?”

“没错。”慕容恪接过了话头,眼中精光闪烁。

显然心中已有定计,“我们可以双管齐下,甚至三管齐下。”

他详细阐述,他的“驱狼吞虎”之策。

“上策:祸水西引,坐收渔利,这是我等首要目标。”

“其一,立刻派出精干使者,携带重礼,秘密西行,尝试接触阿提拉。”

“使者需能言善辩,精通胡语,最好熟悉西方事务。”

“向其表达我大燕的‘善意’与‘敬佩’,声称愿与‘狼主’共分天下。”

“其二,向阿提拉提供,关于前秦的‘关键情报’,夸大苻坚内部的矛盾。”

“透露关中布防的‘虚实’,重点指出陇关的‘弱点’,以及长安的富庶。”

“极力渲染关中才是霸业之基,拿下长安,便可俯视中原。”

“其三,在我军与秦军对峙的河东地区,可以适当做出‘让步’或‘收缩’的姿态。”

“制造我军重心南移,无力西顾的假象,让阿提拉认为东进无阻,放心西攻。”

“其目的,便是坚定阿提拉东进关中,与苻坚死战的决心!”

“让他们两虎相争,我等静观其变。”

“若苻坚胜,亦必元气大伤,我可趁机夺取河东、洛阳。”

“若阿提拉胜,其必也伤亡惨重,且初占关中,立足未稳。”

“我可联合……,甚至是冉闵,共击此獠!”

“中策:隔岸观火,固本培元。”

“若与匈人联络不畅,或阿提拉野心太大,难以引导,则严守此策。”

“大军主力按兵不动,继续巩固河北,消化新占之地。”

“严密监视西线、南线动向。”

“让冉闵去和江东的东晋残部纠缠,让苻坚去和匈人血拼。”

“我军则借此宝贵时机,休养生息,积攒粮草,训练士卒,等待最佳时机。”

“同时,可派小股精锐,扮作马贼或溃兵,进入凉州或关中交界地带。”

“趁乱攫取人口、物资,或袭击双方粮道,火上浇油。”

“下策:联弱抗强,以御外侮。此乃万不得已之策。”

“若匈人势大,不可遏制,其兵锋在击破苻坚后,确有东犯我大燕之迹象。”

“那么……或许需考虑与苻坚,甚至与冉闵……”

“达成暂时的、有限的妥协,共同应对这外来之巨患。”

“但此策需极度谨慎,需防苻坚、冉闵借此反噬。”

“更要防联盟内部互相猜忌,未战先溃。”

慕容恪的谋划,层次分明,进退有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