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合作共赢(2 / 2)
这广昌卫虽然一向以杨家为首,但杨家到杨光同的这一辈,已经呈现出人才凋零之时,为了不让鞑靼把广昌卫当作软柿子,杨光同在担任卫指挥使期间,可没少提拔他姓将领。
也是因此,在杨光同家附近,其实也是住了不少他姓高阶武官的。
这些人不是杨氏族人,自是不会顾虑那劳什子的“家丑不可外扬”,那几个杨氏族人气势汹汹的打上门,直接惊动了周围其他人家的主子和仆从。
身为主家的老一辈和青壮年或许不好意思巴巴的跑过来凑热闹,围观杨家内讧,但他们各自家里养着的仆从,以及那些吊儿当啷不务正业的后辈儿孙,还有那些不谙世事,哪儿有热闹就往哪儿凑的小孩子,他们可不会顾虑杨家人会不会因为有人围观,就觉得自家丢了面子。
一群人呼啦啦涌到杨光同一家的宅子外面,光明正大的围观那几个杨氏族人先是气势汹汹的打上门,然后又憋屈无比的被拦住。
两拨人正彼此对峙,杨光同老娘的心腹婆子闪亮登场。
俩妇人撸起袖子,一拍大腿,然而就嗓门儿响亮的开始哭嚎。
她俩哭得情真意切,一边哭,她们还一边你一句我一句的翻旧账。
这些“旧账”,围观诸人也都是见证者,是以那几个丧了良心的杨氏族人,就算是想要颠倒黑白都不行。
为了不让事态进一步扩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过来围观,那几个杨氏族人只能暂且狼狈退走。
他们想的是,且先让这两个刁奴闭嘴,等风头过去,他们再设法除了这等刁奴。
然而江远也好,杨光同的家人也罢,却都已经不打算再给他们继续蹦跶的机会了。
“树大有枯枝怕什么,剪了就是。”杨光同的长子如是和自己的心腹侍卫说。
有了他们一家旗帜鲜明、不遗余力的全心支持,江远很快就把眼大心空的那几个杨氏族人给收拾干净了。
倒也没有要了他们的命,只不过就是抓住了他们的切实把柄,然后按照军规正常处置。
那几个杨氏族人接连失势,很快成了身上没有任何官职的平头百姓。他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当然都是不甘心的,但他们却又不敢跑去军营闹事。
他们自家人知自家事,江远虽然处置了他们家的顶梁柱,但人家却并没有挟私报复。是他们自己家的顶梁柱不争气,做坏事都不知道收拾干净首尾。
乍一听,这些人似乎还挺通情达理,但事实却是,这些人不仅欺软怕硬,而且还非同一般的窝里横。
他们不敢找江远的麻烦,但在面对杨光同的老母妻儿时,他们却又是另外的一副面孔了。
有些人选择了直接找上门又哭又骂,也有些人选择了联合其他杨氏族人,试图罗织罪名,将杨光同的老母和妻子送进庵堂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