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委托(2 / 2)
他回到实验台前,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台面上轻轻划动,脑海中两个相关知识开始飞速整合。
针对幻觉与思维干扰的防护,无论是巫师体系的“心灵防护学”,还是大道书阁中记载的“镇魂”、“破妄”类法门,归根结底,其核心原理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别:
第一是加持类,如同给自身心灵套上一层坚固的盔甲。
通过持续释放“心灵壁垒”、“清心咒”等状态,提升使用者自身的精神抗性,被动抵御外界侵扰。
优点在于可提前准备,应对常规干扰效果稳定。
缺点则是持续时间有限,且防护强度存在上限,一旦遭遇超越阈值的攻击,防护便可能瞬间碎裂。
第二是唤醒类,相当于设置一个紧急警报系统。
当使用者心智沦陷,陷入幻觉时,通过强烈的灵魂刺激——如“定魂清音”、“痛觉反馈阵列”等强行将其唤醒。
优点是针对性强,对已生效的干扰有逆转效果。
缺点是存在反应延迟,且唤醒的力度取决于干扰强度和器具本身的功率,若幻觉过于深沉,可能唤醒失败。
最后是隔离类,则是构建一个绝对安全的“心灵密室”。
直接在使用者意识外围建立屏障,从根本上隔绝内外信息交换,使得幻觉与思维干扰无法触及核心。
优点是一劳永逸,只要屏障不破,几乎免疫所有同类型影响。
缺点是能耗巨大,维持屏障需要持续消耗大量能量,长时间运转对材质和符文或阵法的稳定性是严峻考验,且可能影响使用者对外界的正常感知。
当然,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无论是巫师法器还是修仙界的护心法宝,都很少是单一类型,多是复合型设计。
但受限于材料能承载的符文数量与能量通量,在同级别器具中,必然会对某一功能有所侧重。
若追求三种功能都强大,则必须使用更高阶的材料,导致成本飙升。
最终成品在同级别中反而可能显得平庸,各方面都不够突出。
杰明结合布莱克提供的情报进行分析:
“如果整个位面都有问题,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在踏足那个位面的瞬间,幻觉攻击就可能如潮水般涌来。存在极高的‘初见杀’风险。”
“同时使用者还要面对一场可能持续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位面战争。这意味着巫器需要具备超长的持续作战能力。而且,干扰的强度完全未知,可能平缓,也可能在某些区域骤然提升。”
基于这些判断,他很快排除了加持类。
加持类巫术的持续时间是硬伤,需要频繁激活或维持,在未知的长期任务中可靠性不足。
更危险的是,其固定的防护强度万一无法抵御位面本身的侵蚀,使用者可能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中招,这比没有防护更可怕。
接着,唤醒类也被他搁置。
虽然比加持类主动,但其生效前提是使用者已经中招,存在一个危险的“空窗期”。
在危机四伏的异位面,哪怕一秒的认知偏差都可能是致命的。
况且,唤醒的强度若不足以冲破位面级别的强力干扰,这件巫器就等于形同虚设。
“所以,最稳妥的方案,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让使用者的意识核心,完全接触不到外界的幻觉力量。”
思路清晰起来,隔离类成为了最优选。
创造一个纯净的心智空间,将布莱克的意识保护起来,任由外界光怪陆离,我自巍然不动。
这能最大程度避免初入位面即沉沦的风险,并提供稳定的长期防护。
然而,隔离类众所周知的缺点也随之浮现。
非启动状态还能长时间待机运行,但一旦处于启动状态,就会有惊人的能量消耗与运行磨损。
如果面临的是最坏的情况,即整个位面都会有强大的思维干扰和幻术,那隔离类的维持时间甚至可能比加持类的还短。
同时,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对巫器核心材料的耐久度和符文结构的稳定性都是极端考验。
这意味着,打造这样一件巫器,成本绝不会低。
想到这里,杰明非但没有感到棘手,眼睛反而微微亮了起来。
“从商品的角度考虑的话,磨损大好像更合适啊……”
毕竟除了收集数据外也是为了赚钱,那使用者花费越大,他赚的就越多啊!
既然布莱克需要的是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那么为此支付昂贵的费用,也是等价交换的一部分。
“很好,就这么办。”杰明嘴角勾起一丝笑意,不再犹豫。
说干就干。
他立刻起身,实验室的灯光随之调亮,多个辅助计算和设计的光屏同时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