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案卷的艺术(2 / 2)
“陛下,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北虏大军,虽然有撤离的跡象,可终归还没有离开帝国境內。
辽东镇有千般不是,他们依旧守护住了辽东防线。
这次草原联军入寇,主要是宣大防线出了问题。
接下来朝廷在军事上的主要工作,是儘快重建宣大防线。
至於辽东一线,暂时维持现状吧!
等朝廷处理完其他地区的麻烦,再回头考虑这个问题。”
首辅万俊辉率先开口道。
內心深处,他看辽东镇同样不爽。
如果可能的话,他恨不得將辽东都师钟景明碎尸万段。
这货的瞎折腾,硬生生给朝廷缔造了一大藩镇。
最⊥新⊥小⊥说⊥在⊥⊥⊥首⊥发!
处理起来棘手,並不代表没法处理。
辽东镇棘手,那是辽东將门抱团。
只要瓦解这个团体,现在的困境,很快就能够迎刃而解。
干別的事情,他或许不行,但挑起內部矛盾他擅长。
天下一旦太平下来,要不了三年时间,他就能肢解辽东镇。
“如此轻易的放过他们,朝廷威严何在
倘若不杀鸡儆猴,往后將会有更多的军队跟著学样。
或许其他军镇实力不及辽东镇,但不等於他们就无法拿捏朝廷。
一旦有人跟风,局势很快就会失控。
尤其是朝廷给地方总督巡抚放权后,更要警惕藩镇做大!”
景国良当即反对道。
大虞朝军事团体有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派。
一派是勛贵系,主要以传统勛贵为主,包括地方上的世袭武將。
一派则是九边將门,主要以边疆將门为主,几乎涵盖了整个边军体系。
隨著卫所制度的衰落,勛贵系的主要军事力量,集中到了京营。
面对九边將门,说话都不够硬气。
名义上双方互相制衡,实际上一直处於劣势。
全靠祖宗遗泽,才能在朝堂上压他们一筹。
不过九边將门和文官联繫紧密,勛贵系只能占了名分上的优势,军费资源分配上一直处於下风。
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两广系的崛起,让勛贵系重新在地方上拥有了精锐。
加上京营的力量,拥有的军事实力,並不比九边將门差。
可勛贵系分到的军费,还不及九边將门的四分之一。
其中的大头,还被京营拿了。
地方上的勛贵武装,军费来源主要地方衙门自筹,中央財政拨款微乎其微。
矛盾早已经深埋,现在九边將门互相制衡的体系崩溃,辽东镇一家的力量几乎顶得上另外八家的总和。
一家独大也就罢了,偏偏辽东镇在政治上的表现,还不及格。
从皇帝到百官,就没几个对他们印象好的。
包括一起参与走私贸易的官员,同样看失控的辽东镇不爽。
捞钱归捞钱,不影响大家是大虞朝的“忠臣”。
养寇自重可以,但是不能让贼寇真正做大,更不能和贼寇串通一气。
从大战爆发到现在,辽东镇斩获的北虏首级,才刚刚过百。
这样的战绩,在勤王大军中,根本排不上號。
没法直接对辽东镇下手,那么削减一下他们的军费预算,总可以吧!
朝廷的钱粮一共就那么多,辽东镇少拿点儿,勛贵系就可以多分点儿。
不奢望和边军五五开,提升分配比例,还是要爭取的。
“成国公的意思是有军队开始效仿了。
敢问是哪支军队,这么胆大包天”
兵部尚书万宇轩硬著头皮开口道。
支持辽东镇,绝对非他所愿。
可现实又逼著他,必须出这个头。
对兵部来说,辽东镇骄傲不逊,还可以在后勤上拿捏一下。
勛贵系的武將,才真正不给兵部面子。
隨著勛贵系的復起,许多兵部从都督府抢走的权力,现在已经回到了都督府。
看景国良的活跃程度就知道,现在人家是腰杆子硬了。
许多原本文官专属討论的话题,勛贵们也参与了进来。
追根溯源,还是先帝任命辅政大臣,惹出来的麻烦。
其他辅政大臣,都被永寧帝搞了下去,唯独留下两位勛贵在朝堂活跃。
先帝的授权,让他们拥有插手朝中各种事务的权力。
以至於很多时候,他这个兵部尚书过得非常憋屈。
最典型的是人事任命,地方衙门递交名单,都督火速审核上报皇帝。
很多时候,永寧帝签发了任命,他这个兵部尚书才知道。
没有他们的阻拦,以至於大量的勛贵子弟,得以进入军中服役,並且迅速身居高位。
破格提拔,都成了常规操作。
“这还不明显么
蓟镇最近可是辽东镇走的很近,两大的將门都快成了一家人。
接触的时间长了,谁能保证不受影响啊!
尤其是朝中某些人,还在鼓吹把蓟镇和辽东镇合併,统一设立蓟辽督师管理。
幸好陛下英明,没有受这些人的蛊惑,不然现在失控的就是两镇!”
景国良笑著说道。
真假不重要,反正有跡象就足够了。
有辽东镇的前车之鑑,朝廷肯定要吸取教训。
爭吵开了头,很快就演变为党爭模式。
隨著越来越多的官员加入,许多被隱藏的问题,在互揭老底中给暴露出来。
“够了!”
“朕不想听你们吵架!
传旨,將辽东都师钟景明下狱,听候发落。”
说完,永寧帝直接转身离去,留下眾人面面相覷。
谁也没有想到,都督府和兵部之间的权力爭斗,让这位辽东督师倒台。
……
济南城。
“侯爷,这些都是拷问北虏细作,招供出来的讯息。
末將已经派人进行核实,大部分都是真实存在的!”
李牧面不改色的上眼药。
人进了大狱,想要获得口供,实在是太简单了。
甭管这些人前面是什么身份,被捕入狱的那一刻,都成了北虏奸细。
不过这些人也不冤枉,他们確实和北虏细作接触过。
倒不是要背叛大虞,只是单纯的做生意。
北虏抢的一些脏物,经过晋商倒腾之后,就到了他们手中。
在交易过程中,让很多北虏细作混进了城。
儘管他们一口咬定不知情,但通虏的嫌疑,依旧是存在的。
作为一名论跡不论心的官员,李牧很自然把掩护北虏细作进城的內容,添加在了案卷上。
“这些傢伙,真是胆大包天!
只是以他们的身份,为何要勾结北虏呢”
瞟了一眼案卷,舞阳侯脸色大变道。
天地良心,他真没想玩儿这么大。
按照案卷上的內容,济南城中的士绅们,就没有几家是乾净的。
一下子对这么多人下手,哪怕他这个国舅爷,心里也在打鼓。
偏偏案卷上的內容,又是真实存在的。
无论是替北虏销赃,还是掩护北虏细作进城,这些都是通虏的证据。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绝不是一句不知情,就能够把罪名洗掉的。
“侯爷,利益动人心啊!”
“大虞虽然建立了两百多年,可是心怀蒙元的人,依旧不在少数。
我朝再怎么优待士绅,也比不上蒙元给他们的自由度高。
倘若北虏给了承诺,一些想做儒户的人,自然会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