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记】(2 / 2)
康熙皱眉道:“地下仓库?带我去看看。”
铁蛋带着众人来到粮仓角落,指着一块不起眼的石板:“就在这里
几个衙役合力掀开石板,
康熙让人拿来火把,率先走了下去。
阿楚和晏辰紧随其后,铁蛋断后。
地下仓库不大,但里面堆满了麻袋,打开一看,全是雪白的大米和面粉,还有几箱绸缎和瓷器。
【!!!卧槽!这么多好东西!】
【这才是贪官的真面目啊!私藏这么多!】
【怪不得灾民没粮吃,都被他们藏起来了!】
康熙拿起一袋大米,放在手里掂量着,脸色越来越沉:“这些都是上好的贡米,竟然被他们藏在这里,真是岂有此理!”
晏辰拿出手机拍照取证:“这些都可以作为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
【必须严惩!太过分了!】
【连贡米都敢私藏,胆子也太大了!】
【这背后是不是还有更大的官?】
阿楚看到弹幕,若有所思道:“你们说,这知府只是个四品官,哪来这么多贡米?”
康熙也是一愣,显然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拿起一个绸缎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块玉佩,和他刚才拿出来的那块很像,但质地更好,上面的龙纹也更精致。
“这是……”康熙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这是亲王才能佩戴的玉佩。”
【!!!亲王?难道有王爷参与其中?】
【我的天!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原来这背后还有更大的鱼!】
晏辰接过玉佩看了看:“这玉佩的工艺很精湛,应该是内务府造办处的手艺,寻常官员根本得不到。”
康熙沉默了片刻,缓缓道:“看来,这河间府的案子,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皇上好像发现了什么……】
【难道有皇室成员和贪官勾结?】
【细思极恐啊!】
阿楚拍了拍康熙的肩膀:“不管背后是谁,我们都会帮你查清楚。”
康熙点点头,把玉佩收起来:“先把这些东西运上去,登记造册,至于背后的人,以后再慢慢查。”
【是啊,先解决眼前的饥荒再说!】
【百姓还等着放粮呢!】
【支持皇上!一步一步来!】
回到地面上,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粮仓里灯火通明,衙役们还在忙碌着,外面传来灾民们的欢呼声,原来是三德子已经提前通知了百姓开仓放粮的消息。
康熙站在门口,看着外面欢呼的人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你看,”他对阿楚和晏辰道,“这就是朕想要的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晏辰看着他,轻声道:“会的,只要还有像你这样的皇帝,还有像三德子、法印这样的忠臣,总会越来越好的。”
【皇上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感动哭了……】
【古代的皇帝也不容易啊……】
阿楚举起手机,对着欢呼的人群和忙碌的衙役:“家人们,看到了吗?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说得好!】
【为楚姐点赞!】
【这趟穿越值了!】
就在这时,铁蛋突然开口:“检测到时空波动,预计一小时后将发生空间跳跃。”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知道该离开了。
康熙看出了他们的心思,笑着道:“又要走了?”
阿楚点点头,有些不舍:“嗯,时间差不多了。”
“没关系,”康熙豁达地摆摆手,“我们还会再见的。”
宜妃走上前,递给阿楚一个小盒子:“这是我亲手做的点心,带在路上吃。”
【呜呜呜要走了吗?舍不得啊!】
【下次什么时候来?还想看皇上办案!】
【宜妃娘娘太贴心了!】
阿楚接过盒子,笑着道:“谢谢娘娘,我们会想你们的。”
晏辰和康熙握了握手:“照顾好自己,遇到麻烦记得……嗯,好像也没法联系我们。”
众人都笑了起来。
【哈哈哈现代通讯的痛!】
【皇上:我也想打个电话啊!】
【下次来给皇上带个手机!】
铁蛋提醒道:“还有十分钟。”
阿楚和晏辰最后看了一眼康熙、宜妃、三德子、法印,挥了挥手:“再见了。”
“再见!”康熙等人也挥挥手。
【再见!皇上娘娘保重!】
【楚姐辰哥铁蛋一路顺风!】
【期待下次直播!】
阿楚对着镜头挥了挥手,关掉了直播。
一阵白光闪过,三人的身影消失在原地。
康熙看着他们消失的地方,愣了片刻,然后转身对三德子道:“走吧,我们去看看放粮的情况。”
夜色渐深,粮仓外依旧灯火通明,百姓们排着队,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份粮食,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谁也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也不知道,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秘密,何时会再次浮出水面。
但至少此刻,光明照亮了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
放粮的队伍从粮仓一直排到街角,火把的光晕里浮动着细碎的粮粉,像金色的尘埃落进灾民干裂的手掌。
康熙站在粮仓门口的石阶上,看着一个老婆婆颤抖着将半袋糙米抱在怀里,枯槁的手指反复摩挲着布袋上的粗纹,忽然转头对三德子低声道:\"把地下仓库那些贡米也掺进去,按人头分,别让管事的克扣。\"
三德子刚要应声,却见晏辰从怀里掏出个巴掌大的仪器,屏幕上跳动着绿色的数据流。
\"这是刚才在地下仓库采集的指纹信息,\"晏辰指着屏幕上几个模糊的纹路,\"除了知府和他小舅子,还有第三个人的痕迹,看指节磨损程度,应该是常年握笔的文官。\"
阿楚正举着手机对着放粮的队伍录像,闻言回头道:\"会不会是那个亲王身边的人?\"
铁蛋的电子眼突然亮起红光,转向西边的夜空:\"检测到微弱的能量波动,与上次时空跳跃前的频率相似。\"
众人皆是一怔,康熙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是阿楚临走前塞给他的,说能在紧急时刻发出信号。
\"你们要走了?\"康熙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失落,火把的光在他眼角的细纹里跳跃。
阿楚刚要说话,却见法印匆匆从粮仓后巷跑出来,手里捏着张揉皱的纸条:\"皇上,刚才在王二麻子的靴子里搜出来的,上面写着'京中已动,速焚密信'。\"
晏辰接过纸条,用手机拍下照片后递给康熙。
纸条上的字迹潦草,墨迹却很新,显然是刚写不久。
\"京中已动...\"康熙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眉头拧成个川字,\"看来他们的手,已经伸到京城了。\"
铁蛋突然弯腰从地上捡起个不起眼的铜哨,哨身上刻着个\"魏\"字。
\"这是刚才在地下仓库门口发现的,\"铁蛋将铜哨放在掌心,\"内部中空,藏有微型纸卷。\"
晏辰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抽出纸卷,展开后发现上面只有一行小字:\"三贝勒府,十三日,漕运。\"
\"三贝勒?\"康熙的脸色骤然沉了下去,\"是胤祉?\"
阿楚对清朝皇子的排行不太熟悉,凑过去看纸条:\"这人很可疑吗?\"
\"他是朕的三儿子,\"康熙的声音冷得像结了冰,\"掌管着钦天监,按理说不该插手漕运的事。\"
晏辰突然想起什么,打开手机调出之前录下的录音,将音量调到最大。
王二麻子嚣张的声音再次响起:\"...那批货必须在十五日前运到通州,魏大人说了,耽误了王爷的事,咱们都得掉脑袋...\"
\"魏大人?\"康熙猛地抬头,\"难道是户部侍郎魏东亭?\"
三德子在一旁咋舌:\"魏大人可是跟着皇上打天下的老臣,怎么会...\"
话音未落,却见远处传来马蹄声,火把的光在夜色里连成蜿蜒的长龙,为首的骑士翻身下马,竟是穿着便服的御前侍卫统领。
\"皇上,京中急报!\"侍卫跪在地上,双手举着密信,\"太子殿下在南巡途中遇刺,现在还在扬州府昏迷不醒!\"
康熙接过密信的手指猛地收紧,信纸在掌心揉出褶皱,火把的光映着他骤然铁青的脸。
阿楚注意到他鬓角的白发在火光里格外刺眼,下意识地想说些什么,却被晏辰轻轻拉住了衣袖。
\"铁蛋,检测密信上有没有毒素。\"晏辰突然开口。
铁蛋快步上前,机械臂上弹出根细如发丝的探针,刺入信纸边缘。
\"检测到微量蓖麻毒素,附着在封口的火漆上。\"铁蛋的机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接触者若有伤口,可能会中毒。\"
康熙猛地将信纸扔在地上,三德子连忙掏出帕子去擦他的手指,却见指腹上已经泛起淡淡的红痕。
\"皇上!\"宜妃惊呼着上前,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倒出几粒药丸塞进康熙嘴里,\"这是太医院给的解毒丹,先吃上再说。\"
晏辰蹲下身用紫外线灯照射那封密信,火漆上浮现出个隐晦的\"雍\"字。
\"是四贝勒的人?\"阿楚倒吸一口凉气,她在历史书上见过,雍正皇帝早年确实用毒药铲除过不少异己。
康熙捂着胸口咳嗽两声,脸色渐渐缓和:\"胤祺向来谨慎,不会用这么拙劣的手段。\"
他忽然看向铁蛋:\"你刚才说有时空波动?\"
铁蛋的电子眼闪烁着:\"波动强度正在增强,预计七十二小时内可能发生时空跳跃。\"
阿楚突然想起背包里的时空定位器,掏出来一看,屏幕上的指针正疯狂旋转,红色的警告灯忽明忽灭。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晏辰将那枚刻着\"魏\"字的铜哨揣进怀里,\"必须在你们离开前找到密信里说的漕运物资。\"
康熙点头道:\"通州是漕运枢纽,三贝勒府在那边有个粮仓,朕早年间去过一次,守卫比户部的银库还严。\"
他转身对侍卫统领道:\"传朕口谕,让顺天府尹封锁河间府所有码头,严查往通州运粮的船只。\"
侍卫领命而去,宜妃却拉住康熙的衣袖:\"皇上,您刚中了毒,不如先歇息...\"
\"歇息?\"康熙甩开她的手,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太子在扬州遇刺,京中官员勾结亲王倒卖赈灾粮,朕歇得下去吗?\"
阿楚看着他紧握的拳头,指节泛白得像要捏碎什么,忽然将手机塞进背包:\"铁蛋,能定位到漕运船只的位置吗?\"
\"需要接入河道司的水文监测系统,\"铁蛋的机械臂展开成键盘模样,\"但当前时代没有网络接口,无法直接连接。\"
晏辰从背包里掏出个银色的盒子,打开后露出密密麻麻的线路:\"这是信号增强器,能捕捉到十公里内所有金属船只的波动,咱们去码头看看。\"
康熙立刻让人备了马车,临行前却见那个疤脸汉子跪在石阶下,怀里抱着个破碗,碗里盛着半碗还冒着热气的米粥。
\"小人想跟着皇上做事,\"汉子的额头磕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哪怕只是喂马挑水,求皇上给条活路。\"
三德子刚要呵斥,康熙却抬手制止了他:\"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王疤,\"汉子抬起头,左脸上的疤痕在火光里扭曲成狰狞的形状,\"老家在山东,去年闹蝗灾,爹娘都没了,一路讨饭到河间府。\"
阿楚看着他碗里的米粥,忽然想起刚才放粮时,他把自己那份全给了旁边的孩子,此刻空着肚子却捧着热粥来谢恩。
\"上车吧,\"康熙的声音缓和了些,\"跟着三德子学规矩,别再学那些打家劫舍的营生。\"
王疤愣了愣,突然趴在地上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碗里的米粥洒出来,在石板上洇出小小的白痕。
马车在坑洼的土路上颠簸,车窗外的夜色里不时闪过灾民蜷缩的身影,像被遗弃的破布娃娃。
阿楚靠在车窗上,看着康熙闭目养神的侧脸,忽然想起史书里说他晚年九子夺嫡,十几个儿子互相倾轧,最终落得个骨肉相残的下场。
\"你早就知道会这样吗?\"阿楚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知道你的儿子们会为了皇位斗得你死我活。\"
康熙缓缓睁开眼,眸子里映着车窗外跳动的灯火:\"皇家的孩子,从生下来那天起就踩着刀尖过日子,朕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杀鳌拜,平三藩,哪一步不是在血里趟过来的?\"
他从怀里掏出那枚刻着龙纹的玉佩,指尖划过冰凉的玉面:\"朕以为护住他们就能安稳,却忘了权力这东西,能让亲兄弟变成索命的恶鬼。\"
晏辰正在调试信号增强器,闻言抬头道:\"在我们那个时代,有句话叫'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无论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很难保持初心。\"
铁蛋突然开口:\"前方三百米到达码头,检测到七艘大型货船,其中三艘载重异常,疑似超载。\"
马车刚停稳,就见码头的火把排成蜿蜒的长龙,几个穿着官服的人正指挥着苦力往船上搬粮袋,粮袋上印着\"河间府赈灾\"的字样,却被搬运工粗暴地扔进船舱,麻袋破裂处滚出的竟是掺着沙土的糙米。
\"动作快点!\"一个戴着顶戴的官员踹了个苦力一脚,\"天亮前必须出港,耽误了魏大人的事,仔细你们的皮!\"
阿楚刚要掏出手机录像,却被晏辰按住了手,他指了指那官员腰间的牌子,上面刻着\"通州漕运司\"五个字。
\"魏大人的人,\"晏辰低声道,\"看来三贝勒府的密信是真的。\"
康熙站在码头的牌坊下,看着那些粮袋像流水般被搬进船舱,忽然对三德子道:\"去告诉船老大,就说黄三爷想跟他做笔生意,有批上好的药材想运去通州。\"
三德子领命而去,不多时却被两个护卫推搡着回来,其中一个满脸横肉的护卫骂道:\"哪来的野狗,也敢攀魏大人的关系?\"
话音未落,铁蛋突然上前一步,机械臂精准地扣住那护卫的手腕,只听\"咔嚓\"一声脆响,护卫的胳膊以诡异的角度弯了下去。
周围的人顿时慌了神,纷纷抽出腰间的刀,却见铁蛋的胸口弹出一排枪管,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人群。
\"警告,放下武器,\"铁蛋的电子眼闪烁着红光,\"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那些护卫哪里见过这种架势,握着刀的手止不住地发抖,刚才那个踹人的官员更是吓得瘫坐在地上,顶戴掉在泥水里也顾不上捡。
康熙缓步走到那官员面前,用脚挑起他的顶戴:\"漕运司的差事,一个月俸禄多少?\"
官员哆哆嗦嗦地磕头:\"回...回大人,每月...每月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康熙掂了掂手里的顶戴,铜制的顶珠在火把下泛着廉价的光,\"够买你腰上那块玉佩吗?\"
官员脸色煞白,下意识地捂住腰间的玉佩,那玉佩的质地竟与地下仓库发现的贡玉相差无几。
晏辰趁机打开信号增强器,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船舱内部的三维图像,十几个暗格里堆满了绸缎和瓷器,还有几个贴着封条的木箱,上面印着\"内务府专供\"的字样。
\"这些东西要运到哪里?\"晏辰指着屏幕上的木箱,声音冷得像冰。
官员的嘴唇哆嗦着,刚要说话,却见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骑兵举着火把冲过来,为首的人身穿黑色锦袍,腰间挂着块墨玉牌子。
\"魏大人!\"瘫在地上的官员突然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喊道,\"属下在这儿!\"
那锦袍男子勒住马缰,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码头,当看到康熙时,瞳孔骤然收缩了一下,随即翻身下马,拱手道:\"不知黄三爷也在,倒是让下官失敬了。\"
康熙认得他,户部侍郎魏东亭,当年跟着自己平定葛尔丹的旧部,如今却成了三贝勒府的爪牙。
\"魏大人深夜还在码头督查漕运,真是勤勉,\"康熙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只是这些赈灾粮,怎么看着不太对劲?\"
魏东亭的目光落在那些破裂的粮袋上,脸色微变,随即笑道:\"河间府的粮仓潮湿,难免有些粮食受潮,下官正准备运去通州晾晒,黄三爷若是需要杂粮,改日下官亲自送到府上去。\"
阿楚注意到他说话时,右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动作与王二麻子如出一辙。
铁蛋突然挡在魏东亭面前,电子眼射出的红光扫过他的锦袍:\"检测到衣物内侧藏有金属物品,形状类似信件。\"
魏东亭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刚要后退,却被晏辰拦住了去路。
\"魏大人不妨把信拿出来看看,\"晏辰晃了晃手里的信号增强器,\"让咱们也见识见识,三贝勒府的密信到底写了些什么。\"
周围的骑兵纷纷拔刀,刀刃在火把下闪着寒光,康熙突然往前一步,将阿楚护在身后,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谁敢动一下试试?\"
那股久居上位的气势让骑兵们下意识地后退半步,魏东亭看着康熙眼底翻涌的怒意,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黄三爷\"绝非普通商人。
\"您到底是谁?\"魏东亭的声音开始发颤,手心里全是冷汗。
康熙没有回答,只是从怀里掏出那枚龙纹玉佩,举在火把前,玉佩上的龙纹在火光里仿佛活了过来,鳞爪张舞。
魏东亭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手里的锦袍被冷汗浸得透湿。
\"属下有眼无珠,不知皇上驾到...\"他的额头重重磕在泥地里,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周围的骑兵和苦力全都惊呆了,纷纷跪倒在地,码头的石板路上黑压压跪了一片,只有铁蛋还站在原地,电子眼忠实地记录着这一幕。
\"把船上的粮食卸下来,\"康熙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还有那些藏在暗格里的东西,全部搬到粮仓去。\"
魏东亭连滚带爬地指挥人卸货,当那些木箱被打开时,连见惯了珍宝的三德子都倒吸一口凉气——里面装的竟是前朝的青花瓷,还有几箱金砖,上面印着\"内务府制\"的字样。
\"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康熙拿起一块金砖,沉甸甸的分量压得手掌微微下沉。
魏东亭趴在地上,声音细若蚊蝇:\"是...是三贝勒让下官从国库调的,说是要...要送给蒙古的王公...\"
\"蒙古王公?\"康熙猛地将金砖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们要这些前朝瓷器和金砖做什么?\"
晏辰突然注意到木箱底部刻着个小小的\"八\"字,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八贝勒?\"
阿楚对清史的记忆有些模糊,但也知道八阿哥胤禩在夺嫡之争中势力庞大,号称\"八贤王\"。
\"看来不止三贝勒,\"康熙的声音里带着彻骨的寒意,\"这盘棋,比朕想的还要大。\"
铁蛋突然指向船舱深处:\"检测到暗格内有活物,生命体征微弱。\"
众人皆是一惊,康熙立刻让人撬开暗格,里面竟蜷缩着个穿蓝色宫装的女子,嘴被布条堵着,手脚都绑着麻绳,脸上满是泪痕。
\"是太子身边的侍读宫女,\"三德子认出了她,\"怎么会在这里?\"
宫女被松绑后,抱着康熙的腿哭得撕心裂肺:\"皇上!太子殿下是被八贝勒的人刺伤的!他们逼奴婢伪造太子通敌的书信,奴婢不肯,就被他们抓到这里来了!\"
码头的风突然变得刺骨,火把的光在众人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阴影,康熙看着那宫女哭得通红的眼睛,忽然对魏东亭道:\"去把你船上所有的密信都拿来,朕可以给你留个全尸。\"
魏东亭瘫在地上,像一摊烂泥,任由侍卫将他拖走,嘴里喃喃着:\"完了...全都完了...\"
阿楚看着晏辰将那些密信拍照存档,忽然发现铁蛋的电子眼闪烁着异常的光芒,屏幕上的能量波动图像疯长的野草般扭曲。
\"时空跳跃的频率在加快,\"铁蛋的机械音带着电流声,\"预计十二小时内将强制传送。\"
康熙正在查看那些密信,闻言猛地抬头:\"你们只能再待十二个时辰?\"
阿楚点点头,心里涌上一股说不清的滋味,明明才认识几天,却像是已经共历了半生风雨。
\"这些密信足够定他们的罪了,\"晏辰将手机里的照片传输到一个加密文件夹,\"但八贝勒在朝中势力庞大,没有确凿证据,恐怕很难扳倒他。\"
康熙将密信揣进怀里,忽然对那宫女道:\"你知道八贝勒他们把太子的信物藏在哪里吗?\"
宫女擦干眼泪,想了想道:\"他们说要把太子的玉印送到江南,交给...交给台湾的郑氏后人...\"
\"反了!\"康熙猛地一拍船舷,指节撞在木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们竟敢勾结台湾反贼!\"
阿楚忽然想起历史上康熙收复台湾的壮举,没想到在这个时空里,八贝勒竟敢私通郑氏后人。
\"我们去江南,\"晏辰立刻做出决定,\"找到玉印,就能坐实他们的罪名。\"
康熙却摇了摇头:\"你们的时间不够了,江南离这里千里之遥,十二时辰根本赶不到。\"
他看着阿楚和晏辰,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小巧的印章,上面刻着\"康熙御笔\"四个字:\"拿着这个,到了江南找江宁织造曹寅,他会帮你们。\"
阿楚接过印章,冰凉的玉质在掌心沉甸甸的,忽然想起《红楼梦》里的曹家,原来真有这么个人。
\"那你呢?\"阿楚抬头看着他,火把的光在他鬓角的白发上跳跃,忽然觉得他苍老了许多。
\"朕要回京城,\"康熙的目光投向北方的夜空,那里有他的紫禁城,他的万里江山,\"在你们离开前,朕会把这些蛀虫一个个揪出来。\"
码头的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洒在漕运船上,将那些粮食染成金色,像铺了一地的碎金。
康熙看着灾民们排着队领取新分的粮食,忽然对王疤道:\"你跟着黄三爷他们去江南,保护好他们。\"
王疤重重磕了个头,起身时眼里闪着光,仿佛找到了新的活法。
离别总是仓促的,阿楚将手机里的直播回放传给康熙,告诉他这是留给后世的证据,晏辰则把信号增强器拆成零件,只留下核心部件给铁蛋。
\"这个能在危急时刻发出求救信号,\"晏辰指着铁蛋胸口的红色按钮,\"只要我们还在这个时空,就能接收到。\"
康熙紧紧握着那枚龙纹玉佩,忽然想起阿楚说过,他们来自三百年后的世界,那里没有饥荒,没有战乱,人人都能吃饱穿暖。
\"三百年后的天下,是什么样子?\"他望着初升的朝阳,声音里带着向往。
阿楚想起自己生活的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忽然笑了:\"有会飞的船,有能千里传音的盒子,还有不用马拉的车子,百姓再也不用为了半袋粮食卖儿鬻女。\"
康熙的眼睛亮了起来,像孩子般追问:\"那朕的子孙,把江山治理得好吗?\"
晏辰沉默了片刻,想起清末的屈辱历史,终究还是点了点头:\"很好,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铁蛋的电子眼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能量波动达到临界值,即将开始传送。\"
白光渐渐笼罩了三人,阿楚最后看到的,是康熙站在朝阳里的身影,衣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像一面永不倒下的旗帜。
\"我们还会再见的!\"阿楚的声音被白光吞噬,渐渐消散在码头的风里。
康熙站在原地,手里紧握着那枚玉佩,直到白光彻底消失,才缓缓转身,对三德子道:\"传旨,将魏东亭打入天牢,彻查三贝勒府和八贝勒府,所有涉案官员,一律革职查办。\"
三德子刚要应声,却见康熙望着江南的方向,嘴角竟带着一丝笑意。
\"他们说三百年后的天下很好,\"康熙的声音很轻,像在对自己说,\"朕信。\"
江南的雨总是缠绵的,阿楚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艘乌篷船的舱里,雨丝敲打着船篷,发出沙沙的声响。
\"已经在江宁府境内了,\"晏辰正在调试仪器,屏幕上显示着曹府的位置,\"铁蛋说这里的能量场很稳定,暂时不会强制传送。\"
王疤端着两碗热粥走进来,脸上的疤痕在油灯下不再狰狞:\"刚才岸上的人说,曹大人正在府里接待一位贵客,好像是...是八贝勒府的人。\"
阿楚心里一紧,刚要说话,却见铁蛋的电子眼亮起绿光:\"检测到附近有与太子玉印相同的金属波动。\"
三人立刻下了船,沿着青石板路往曹府走去,雨巷深处传来卖花姑娘的叫卖声,带着江南特有的温婉。
曹府的门是朱红色的,铜环上刻着精美的花纹,王疤上前通报时,门房打量了他们半天,才不情不愿地放他们进去。
正厅里坐着个穿月白长衫的男子,面容俊朗,嘴角总是噙着笑意,正是八贝勒胤禩。
\"不知黄三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胤禩起身拱手,目光在阿楚和晏辰脸上打转,最后落在铁蛋身上,眼里闪过一丝疑惑,\"这位是?\"
\"在下的护卫,\"晏辰淡淡道,\"听说八贝勒在找太子的玉印?\"
胤禩的笑容僵在脸上,随即又恢复如常:\"黄三爷说笑了,太子的玉印怎么会在江南?\"
阿楚注意到他袖口绣着朵小小的海棠花,与暗格里那个宫女描述的刺客袖口图案一模一样。
\"我们不仅知道玉印在这里,\"阿楚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敲在人心上,\"还知道你派去刺杀太子的人,此刻正在曹府的后院。\"
胤禩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刚要拍案,却见铁蛋突然上前一步,机械臂展开成锁链,将他的手腕牢牢锁住。
\"你!\"胤禩又惊又怒,却发现那锁链坚硬无比,根本挣不开。
曹寅吓得瘫在椅子上,筛糠似的发抖:\"八贝勒饶命!下官不知道他们是来...是来...\"
晏辰没理会他,径直走向后院,王疤紧随其后,手里紧紧攥着根木棍。
后院的假山后面果然藏着个黑衣人,手里捧着个锦盒,见有人来,立刻拔刀便刺,却被王疤一棍打在手腕上,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锦盒摔开,里面的玉印滚出来,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人赃并获,\"晏辰捡起玉印,上面刻着\"皇太子宝\"四个篆字,\"这下八贝勒该没话说了。\"
阿楚掏出手机对着玉印拍照,忽然发现铁蛋的电子眼闪烁着红光,屏幕上的能量波动图像烧开的水般沸腾。
\"时空跳跃即将开始,\"铁蛋的机械音带着电流声,\"倒计时十分钟。\"
众人皆是一惊,晏辰立刻将玉印塞进王疤怀里:\"你把这个交给江宁知府,让他快马加鞭送回京城,就说是皇上要的东西。\"
王疤接过玉印,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就往外跑,雨丝打在他的背影上,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胤禩被铁蛋押着,看着玉印消失在雨巷深处,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你们以为这样就能扳倒我?太天真了!\"
\"至少能让你在天牢里待上几年,\"阿楚的声音里带着释然,\"足够康熙查清所有事了。\"
铁蛋的电子眼突然发出刺眼的白光:\"倒计时一分钟。\"
晏辰将手机里的证据发送到加密云端,这是留给后世的礼物,也是对这段跨越三百年的友谊的纪念。
\"再见了,八贝勒,\"阿楚最后看了一眼江南的雨巷,青石板路上的水洼映着初升的太阳,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哦不,应该说永别了。\"
白光再次笼罩了他们,胤禩惊恐的叫声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江南的烟雨里。
康熙收到玉印时,正在批阅奏折,三德子将密信和玉印呈上来,他看着上面八贝勒的亲笔签名,忽然想起阿楚说过的话。
\"历史会记住每一个人的功过,\"康熙放下朱笔,望着窗外的紫禁城,红墙黄瓦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无论是明君还是奸臣。\"
三德子刚要退下,却见侍卫捧着个奇怪的盒子进来,说是江南曹府送来的,里面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阿楚和晏辰站在江南的雨巷里,铁蛋站在他们身后,电子眼闪烁着温柔的绿光,背景里有卖花姑娘的身影,还有青石板路上的水洼,映着三个模糊的倒影。
康熙将照片轻轻放在奏折上,忽然笑了,像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
很多年后,康熙在临终前,将这张照片和那枚龙纹玉佩一起放进了棺椁,他相信,三百年后的世界里,一定有人记得,曾经有三个来自未来的朋友,陪他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而阿楚和晏辰回到自己的时空后,常常会打开那段直播回放,看着康熙在河间府的粮仓前,看着灾民们领到粮食时的笑容,看着铁蛋用机械臂帮老婆婆扛粮袋,忽然觉得,这段跨越三百年的相遇,是命运最好的馈赠。
有时他们会想,如果真的能再回去,一定要告诉康熙,他的子孙确实守住了江山,虽然历经磨难,但终究迎来了他向往的国泰民安。
而那个叫王疤的汉子,后来成了江宁知府的得力助手,他常常会站在长江边,望着江南的烟雨,想起那个在码头对他说\"给条活路\"的皇帝,想起那三个像神仙一样的人,心里就充满了力量。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冲刷着权谋与杀戮,却永远记得那些在黑暗中点亮灯火的人,无论是康熙,还是来自未来的阿楚和晏辰,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心中的正义与光明。
就像河间府粮仓前的火把,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灾民脚下的路,也足以照亮那段被尘埃掩埋的历史,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群人,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