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菩提树,明镜台。(2 / 2)
怎么反倒问起我们来了?快别卖关子了,好好跟我们说道说道,这地方到底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来历?”
“对对对,瞧我,一时失态,实在抱歉!”万仁才一拍额头,脸上重现那种掌握秘辛的热情:
“两位道友随我来,我边走边讲!”
说着,他率先一步,小心翼翼地踏上了那光洁如镜的平台,仿佛脚下的不是石板,而是神圣的界限。
他一边引着二人向中央那棵巍峨巨树走去,一边开始了他的讲述,声音在空旷的镜面上回荡,
更添几分玄妙:
“此树,名为‘觉悟菩提树’,据传已在此地扎根生长超过万年,乃是大佛寺的圣物,更是佛门的象征。
而我们现在所立的这片平台,名曰‘明镜台’,传说正是佛祖司空以平当年证得无上大道,
最终举霞飞升之处!”
此言一出,赵天一和吕得水立刻屏息凝神,目光灼灼地看向万仁才。
赵天一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哦?竟有此事!万兄可否详细说说,佛祖当年究竟,
是如何在此飞升的?”
“呵呵,既然两位道友有兴趣,那我便与你们说说。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也是听一些老辈人讲述,加上坊间传闻拼凑而来,若有纰漏,还望两位海涵!”
万仁才清了清嗓子,脸上瞬间堆满了,那种讲述古老传奇时特有的虔诚与向往,尽管,他身为道修,
此刻却也完全沉浸在对那等至高境界的想象之中。
他微微仰头,望着那巨大的树冠,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万年前的景象:
“话说在那数万载之前,这西域大地上可非如今这般祥和。那时妖魔横行,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
而佛祖司空以平,彼时还只是一位刚刚参悟了些许佛法妙理的苦行僧,法号‘无忘’。
他发下宏愿,要度尽世间苦难。于是,他孤身一人,在西域这片荒凉大地上,徒步跋涉,宣扬佛法,
这一走,便是五百余载!”
万仁才伸出五根手指,强调着时间的漫长:
“而五百年的风霜雨雪,五百年的艰难险阻,终于让他积累了些许根基,并在此地建立了最初的道场,
名为‘大悲寺’,而他便是这大悲寺的第一任方丈。”
“而建立大悲寺之后,他则是没有丝毫懈怠,是继续传经布道,广招门徒。”
万仁才顿了顿,眼神放光,仿佛看到了佛门初兴的盛况:“后又经过他与门下弟子千余年的共同努力,
佛教终于在这西域之地扎下根来,开花结果。
而其本人的佛学修养,更是达到了当时无人能及的巅峰之境,被尊为一代宗师!然而......”
万仁才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诡异的是,尽管他的佛法境界,高深莫测,但其本身的修为境界,
却始终停滞在半帝巅峰,再无寸进。
而修为无法突破,寿元便如同那风中残烛,即将燃尽。”
说到这里,他双手一摊,做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姿态:“纵有通天智慧,难敌生死大限。当时,所有人,
都以为,一代高僧终将如凡人般黯然圆寂。”
“然而,转机就在此时出现!”万仁才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戏剧性的张力,右手猛地指向天空:
“忽有一日,西域天穹之外,神光乍现,竟有一颗晶莹剔透、不似凡间之物的种子,破空而来!
而那种子周遭佛气氤氲,祥瑞自生,仿佛天生便与佛有缘。而它,不偏不倚,恰好被司空以平所得!”
他收回手,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感慨命运弄人的笑意:
“可叹司空以平,当时亦不识此物为何,只觉其颇具灵性,便也未多想,随手就将它种在了这个地方!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谁又能料到,正是他这随手一种,
竟种下了他日后举霞飞升的惊天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