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年后的回家路(1 / 2)
酒杯碰撞的脆响还没消散,窗外突然炸开一大簇烟花,金红的光焰瞬间照亮了整间餐馆,也映亮了每个人带泪的笑脸。庄传鹏伸手拉开半边窗帘,冷冽的夜风裹着雪粒子钻进来,却被满室的卤香和热气挡在了门外,只留下几缕清凉,让微醺的人们清醒了几分。
“你看,BJ的烟花也挺热闹。”魏玉华指着窗外,刚才还泛红的眼眶此刻亮闪闪的,“跟我老家门口的一样,就是少了我闺女拉着我喊‘爸爸快看’的声音。”他说着,掏出手机对着窗外拍了段视频,配了句语音:“闺女,给你看BJ的烟花,明年爸爸一定陪你在家放最大的那一种。”
石杰新摸出兜里的小石子,借着烟花的光仔细看着,石子表面被摩挲得温润如玉,映着他眼角的笑意:“我小孙子也爱烟花,去年过年抱着我的胳膊,非要等零点的烟花,结果等着等着就趴在我怀里睡着了,口水把我棉袄都浸湿了。”他把石子揣回兜里,又夹了块酱牛肉放进嘴里,“等他病好,我就带着他去买那种带小灯笼的烟花,安全,还好看。”
王霞掏出手机,点开孩子的照片,手指轻轻划过屏幕上孩子红扑扑的小脸:“我家孩子去年还不敢放烟花,今年跟我说,他跟着舅舅学会了点小摔炮,等我回去要教我怎么玩。”她吸了吸鼻子,笑容里满是期盼,“等过了正月,店里不忙了,我就回去,把他抱在怀里,陪他放一晚上的烟花,直到他喊累为止。”
张可捧着手机,屏幕上是妈妈刚回复的消息,字里行间都是心疼:“孩子,别熬太晚,店里忙完就早点休息,腊肉我给你真空包装了,凉了也没事,蒸热了一样香。”他抬手抹了抹眼睛,笑着说:“我妈说,等我回去,她教我做糖糕,说我小时候总嫌她做的不够甜,现在要按着我的口味来。”他把手机揣进兜里,拿起一块卤鸭头,“石师傅,您这卤鸭头太香了,等我学会了,回去做给我爸妈尝尝,让他们也尝尝BJ餐馆的味道。”
石杰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欣慰:“好小子,想学我教你,这卤汤的秘方我可只传有缘人。”他顿了顿,看向邢成义,“成义,你也来学学,以后回去给你家小丫头做,小孩子都爱吃这口。”
邢成义笑着点头,拿起手机给红梅发了条消息:“红梅,刚看了BJ的烟花,特别好看,明年我带你和人汐来BJ,咱们一起看。”消息刚发出去,就收到了红梅的回复,还附带了一张照片——人汐穿着那件深蓝色的棉袄,趴在窗边,小脸上沾着点饺子馅,眼睛亮晶晶地望着窗外,像是在寻找烟花的痕迹。照片的新棉袄,还说要吃爸爸做的卤鸭头。”
邢成义的心里一阵温热,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又敲,最后只发了一句:“等我,很快就回家。”他抬起头,看着身边的众人,突然觉得这份异乡的团圆,早已成了彼此生命里最珍贵的羁绊。他们或许没有血缘,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攒下了比亲人更默契的情谊。
庄传鹏起身去后厨,没多久端来一大碗热腾腾的饺子,还带着刚出锅的水汽:“这是最后一锅,芹菜猪肉馅的,大家再吃点,暖暖身子。”他把碗放在桌子中央,“刚才我给我妈回了个电话,跟她说店里一切都好,还有一群跟家人一样的兄弟陪着,她老人家总算放心了,还说让我给大家带个好,祝大家新年快乐。”
“谢谢阿姨!”众人异口同声地说,声音里满是真诚。
张可拿起一个饺子,刚咬了一口,就被烫得龇牙咧嘴,却还是舍不得吐出来,含糊不清地说:“好吃,太香了。”
魏玉华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不够还有。”他自己也夹了一个,慢慢咀嚼着,“这饺子,比我老婆包的还香,霞姐,是不是你调的馅?”
王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我和庄哥一起调的,想着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就调了个最家常的口味,没想到大家这么爱吃。”
“家常味才最暖心啊。”邢成义感慨道,他想起妈妈炖的鸡汤,想起红梅包的饺子,其实最让人牵挂的,从来都不是山珍海味,而是这份藏在食物里的烟火气和惦记。
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新的一年已经悄然拉开序幕。窗外的烟花还在断断续续地绽放,雪也下得更密了,像一层厚厚的棉被,盖在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餐馆里的灯光依旧明亮,卤香混合着饺子的香气,弥漫在空气里,久久不散。
石杰新已经有些困了,靠在椅背上,嘴角带着笑意,像是梦到了小孙子痊愈后,围着他要卤鸭头的样子;王霞拿出针线,借着灯光,给张可缝补毛衣磨破的领口,动作轻柔而熟练;张可坐在一旁,乖乖地低着头,偶尔跟王霞说句话,声音里满是感激;魏玉华拿着手机,跟闺女视频,虽然隔着屏幕,却依旧笑得像个孩子;庄传鹏则在一旁默默地收拾着碗筷,动作轻缓,生怕打扰到大家。
邢成义靠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里满是安宁。他知道,这个寒夜,这份卤香,这群兄弟,将会成为他记忆里最温暖的底色。或许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各自奔赴不同的人生,或许明年的除夕夜,他们不再相聚于此,但这份在异乡相互陪伴、彼此取暖的情谊,将会像这卤香一样,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厚。
雪还在下,风还在刮,但餐馆里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揣着一份滚烫的期盼。他们期盼着家人平安,期盼着早日团聚,期盼着未来的日子里,既有卤香相伴,也有情谊长存。
夜色渐浅,天边泛起了一抹淡淡的鱼肚白。庄传鹏看了看窗外,笑着说:“天快亮了,等会儿忙完这阵子,大家都回去好好睡一觉。”
“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里没有了疲惫,只剩下满满的干劲。
邢成义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窗外的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积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除了残留的卤香,还有雪后清新的气息。他知道,新的一年,新的希望,都在这黎明的曙光里,悄然生长。
而那份寒夜里未散的卤香,那份异乡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将会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里,温暖着往后的每一个日子。无论身在何方,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想起这个除夕夜,想起这群并肩作战的兄弟,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流,就像此刻窗外的阳光,驱散所有的寒冷和迷茫。
卤香未散,情谊长存。这一年的团圆,虽在异乡,却胜过千言万语。而他们的故事,也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温暖上演。
卤香伴归途
初二清晨的BJ还浸在年节的余温里,巷子里偶尔传来几声稀疏的鞭炮响,像是给这座刚从除夕夜的喧嚣中沉静下来的城市,添了几分慵懒的年味。邢成义凌晨五点就起了床,宿舍里的被褥已经叠得方方正正,行李袋靠在墙角,拉链拉得严严实实,里面除了换洗衣物,塞满了庄传鹏塞给他的卤鸭头、酱牛肉,还有石杰新特意给他家小丫头卤的鹌鹑蛋,用真空袋一层层包着,生怕路上漏了香气。
他轻手轻脚地走出宿舍,餐馆的大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灯光。推开门进去,只见庄传鹏正坐在吧台后面算账,面前摊着厚厚的账本,指尖夹着的笔在纸上快速滑动,暗红色的夹克已经换了件干净的,只是眼底还带着熬夜的红血丝。“成义,醒了?”庄传鹏抬头看见他,放下笔笑了笑,“我还以为你得再睡会儿,火车是上午十点的吧?”
“睡不着,心里惦记着回家的事。”邢成义走过去,拿起吧台上的抹布,顺手擦了擦昨天没来得及收拾的杯子,“庄哥,你也一夜没睡?”
“嗨,年前的账得算清楚,不然心里不踏实。”庄传鹏揉了揉眼睛,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包,塞进邢成义手里,“拿着,过年的红包,别嫌少。这阵子辛苦你了,要不是你留下来帮忙,我这店真撑不下来。”
红包沉甸甸的,邢成义捏在手里,心里暖烘烘的。他想推辞,却被庄传鹏按住了手:“让你拿着就拿着,这是规矩。回家给老人孩子买点东西,替我给你爸妈、红梅和小丫头问个好,说我庄传鹏谢谢他们支持你的工作。”
邢成义喉咙有点发紧,点了点头:“谢谢庄哥,那我收下了。年后我一定早点回来,店里有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
“不急,在家多陪陪家人,难得回去一趟。”庄传鹏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去给你煮碗面,路上好吃。昨天剩了点卤汤,给你卧两个荷包蛋,浇上卤汤,香得很。”
后厨的灯亮了起来,不锈钢厨具在晨光中泛着冷光,空气中还残留着除夕夜的卤香,比往常更显醇厚。庄传鹏往锅里倒了水,火苗“腾”地一下窜起来,映得他脸上暖融融的。邢成义站在一旁,看着他熟练地他刚来时什么都不懂,到后来跟着石杰新学做卤味,跟着庄传鹏学记账、学打理店面,这群异乡的兄弟,给了他太多的照顾。
“对了,石师傅他们呢?”邢成义随口问了一句。
“石师傅一大早就去医院给孙子视频了,说初二医院人少,想多跟孩子说说话。”庄传鹏往面里加了点青菜,“华哥回家补觉了,他闺女昨天视频哭着让他早点休息,说要他养足精神,年后带她来BJ。霞姐和张可也回去收拾行李了,霞姐买的是下午的票,张可跟你一趟火车,等会儿他过来跟你一起走。”
说话间,面已经煮好了。庄传鹏把面盛在一个大碗里,浇上滚烫的卤汤,两个金黄的荷包蛋卧在上面,撒了点葱花和香菜,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快吃吧,热乎的,路上冷,吃点东西暖暖身子。”
邢成义拿起筷子,挑起一筷子面塞进嘴里,卤汤的醇厚、面条的筋道、荷包蛋的嫩滑,在嘴里交织在一起,是熟悉的味道,也是让人安心的味道。他吃得很快,生怕面凉了,也生怕眼眶里的泪掉下来。这碗面,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让他动容,里面藏着的,是兄弟间最质朴的关怀。
刚吃完面,门口就传来了脚步声,张可背着一个大大的双肩包,手里还提着一个纸箱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成义哥,庄哥,我来了!”
“慢点跑,别急。”庄传鹏笑着递给张可一瓶热牛奶,“东西都收拾好了?”
“收拾好了!”张可点点头,把纸箱子放在地上,“这里面都是我妈寄的特产,还有给我爸妈买的北京烤鸭,我想让他们尝尝鲜。”他看向邢成义,脸上满是期待,“成义哥,我们什么时候走?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家了,昨晚激动得一夜没睡。”
邢成义看了看表,已经七点多了:“再等会儿,八点我们出发去火车站,时间刚好。”
“好!”张可坐在一旁,不停地摩挲着手里的火车票,嘴角一直挂着笑。他的毛衣领口已经被王霞缝补好了,针脚细密,一点都看不出之前磨破的痕迹。
没过多久,石杰新、魏玉华和王霞也陆续来了。石杰新手里拿着一个小罐子,走到邢成义面前:“成义,这是我给你家小丫头做的卤汁,回去你给她卤点鸡爪、鸡翅,她肯定爱吃。记住,卤的时候要小火慢炖,卤好后别着急捞出来,泡上两个小时更入味。”
“谢谢石师傅,您太费心了。”邢成义双手接过罐子,小心翼翼地放进行李袋里,像是捧着什么珍宝。
魏玉华拍了拍邢成义的肩膀,递给他一包烟:“路上解闷用,到了家给我报个平安。年后回来,我教你做我最拿手的红烧肉,保证你家小丫头爱吃。”
“好,华哥,年后我一定跟你学。”邢成义笑着收下烟。
王霞手里拿着一个织好的小围巾,颜色是淡淡的粉色,上面还绣着一个小小的兔子图案:“这是我给人汐织的,路上冷,让她戴着暖和。我问过红梅,人汐属兔,就绣了个兔子,不知道她喜不喜欢。”
“喜欢,肯定喜欢。”邢成义接过围巾,摸起来软软糯糯的,心里一阵暖流,“霞姐,麻烦你了,还特意给孩子织了围巾。”
“客气啥,咱们都是一家人。”王霞笑了笑,眼眶有点红,“到了家多陪陪孩子,孩子想爸妈想得紧。我已经跟我家孩子说好了,等我回去,就带他去游乐园,弥补一下除夕夜没陪他的遗憾。”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大多是叮嘱的话,说路上注意安全,到家报平安,年后早点回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八点。庄传鹏拿起邢成义和张可的行李:“走吧,我送你们去火车站,刚好我也要去市场买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