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 / 2)
以李佚笙对他的了解,这人在吃食上挑剔得要命。前几次和课题组这帮人吃饭,都是象征性地坐在那儿,也没见动过几次筷子。
这就是为什么刚才,她没打算拉上他一起去饭堂的主要原因。
——谢少爷的嘴,刁得很。
所以李佚笙并不觉得,他会点什么实惠亲民的饭菜。
果然,当谢久辞动作十分自然地先递了一份过来时,李佚笙悄摸瞥了眼小票上的数字,整个人都麻了
紧跟着,她态度诚恳地表示:“我可以拒绝吗?”
谢久辞手上还提着剩下的三份。闻言,他只勾着唇,回了句:“不能。”
“……”
李佚笙眉头狠狠地跳了一下,决定跟他好好掰扯:“你这个人得讲点道理吧。你看你点的时候,也没问我爱不爱吃,是不?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这顿饭钱都够我半个月生活费了。”
“哦?”谢久辞的语调很散漫,“那又怎样?”
然后他又说:“还有,我为什么要和你讲道理?”
“……”李佚笙也不和他卖关子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因为我现在没这么多钱给你。”
谢久辞的嘴角抽了一下:“没要你钱。”
“我初来乍到,承蒙各位多包涵。”谢久辞顺手把自己的那份放在桌上,然后分了剩下的给陈梦和周世新,“心里也是感谢大家前几次的款待,今天因为时间仓促,将就着吃点儿,等之后有机会去南科那边,我一定好好招待。”
说完,他慢悠悠擡眼,盯着李佚笙,说:“现在你觉得,有道理吗?”
如果谢久辞没说最后一句话,倒也还好。
这么一对比,李佚笙就觉得自己仿佛掉进了钱眼里,连点人情味儿都没有。
她正尴尬的时候,偏陈梦又高声喊了一句:“哇,小李,别愣在那了,快坐下一起吃饭吧,有你最爱的糖醋排骨和松鼠桂鱼诶!”
李佚笙:“……”
-
这次组会,是在二楼的会议室里开。
只有周世新提前了半个小时,过去调试投影设备。
其余的人都基本踩着点,临近一分钟时才陆陆续续出现。周薇和谢久辞并肩进来的时候,还在小声嘀咕:“我怎么感觉他们组时间观念不太强呢?”
周薇:“还有你,以前不是最烦开会吗?这次怎么有心思来?”
谢久辞没搭理她。
两点整的时候,陈志勤在群里发话让其他老师们先主持流程,说自己可能得迟到一会儿。
虽然大老板没在,但一切还是按部就班,同学们依次汇报了最近一月的工作进展。由年级顺序往下轮,孟雨排在最末。
等孟雨结束了幻灯片放映,陈志勤才穿着一身西装匆匆赶来,胳膊
“陈老师。”周世新赶紧起身,帮着把C位的椅子抽出来,“我们刚结束工作进展的汇报,您看是否需要每个人再重新简要地说几句?”
“不用了。”陈志勤大手一挥,“小周和小谢大家都认识了吧?”
众人点头。
陈志勤面露满意,说:“那就行,以后有任何关于计算机方面的问题,一定多问。既然都汇报得差不多,那就先散会吧,其他人赶紧去干活。小李,你留一下,还有余老师。”
被点名的是个男老师,叫余念华,在他们组里主要负责横向课题。所谓横向,就是与研究方向相关,但又对毕业条件无利,专注于产品转化方面的服务。
或者简单来说,就是校企合作。
对于药学这个行当而言,也可以理解为将药物推向临床。相较于纵向的深挖深掘,目标指向科学巅峰。横向总体而言,还是偏向于市场,以至于项目中的paper产出常常受限。
而读研的人,要么心怀理想,抱负远大;要么憧憬将来,关注自身。
说白了,无论是想成为顶尖科学家,亦或只想按时毕业,拿学历做敲门砖找个好工作,都离不开“文章”二字。
就像网上常说的那句:没有论文的研究生,就像没有子嗣的妃嫔,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所以,横向领域在大多数研究生眼中,都被视作“杂活”。
没一会儿的功夫,会议室里就只剩下三个人。
“和蓝光药业那边的合作,我昨天都跟你们说过了吧?”不待他们回答,陈志勤就从包里掏了合同出来,“来,都坐。”
陈志勤把文件推到对面,“这是他们那边的要求和条件。我已经初步看过了,没什么大的问题,所以来问你们的意思。”
余念华随手翻了几页,“我觉得可以接,这个连接片段和小周当时做的很像,只是骨架的细微调整,应该能按时完成。”
“嗯。”陈志勤点点头,“小李,你觉得呢?”
“陈老师,我对这些没有意见,您知道的,我也很希望可以做出一款真正有效的药品。”李佚笙顿了顿,坦然道:“只是,先不谈现在活性高低和药代动好坏,就之后的临床申报来说,这前后耗费的时间也不是我一个人在博士期间可以完成的。”
“我明白你的顾虑,小李。”陈志勤温声给她解释:“但这个项目是和你的课题相关,你只是把其中一小部分拉出来,尝试着去推进应用。公司那边也谈到这事,在合同里也有保证说不会涉及泄密或专利买断。所以并不会影响你整个博士论文的书写,或SCI论文发表,相反地,还会让你的课题对一份资金支持。”
李佚笙:“……嗯。”
见她似有动摇,陈志勤继续加码:“而且你的工资也会随之加倍,我也可以很明确地说,不会让你延迟毕业。”
陈志勤又道:“如果你真得想做出成绩来,目前这个项目就是将它变为现实的最好机会。蓝光他们那边基本是除了合成之外的药物研发一条龙,包括未来上市之后的市场方面也是有专门的部门管理。这种合作可遇不可求啊!”
接收到陈志勤的眼神信号,余念华也适时开口:“确实,如果错过,可能真就不会再有第二个机会了。”
会议室里的窗户开着,外面的热风毫无阻挡地扑向李佚笙净白泛红的面庞,发丝扬起,遮住了她的眼眸,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墙上挂钟指针的走动声,在静谧无音的屋子里被无限放大,当下的一分一秒竟变得如*此漫长。
没人晓得到底过了多久。
终于,阳光落地,时间停滞。
在两位老师的期待目光下,李佚笙点了点头。
“可以,陈老师。”她擡眼看向陈志勤,不卑不亢地说:“但我能提一个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