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阮大儒鸣不平(1 / 2)
一切准备妥当后,阮大儒跟着书院院长和其他几位先生一起走了进来。
这时,闹哄哄的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学子起身行礼。
“学生拜见阮大儒。拜见院长,先生。”
“诸位好。”阮大儒眼神从在场的人一一扫过,嘴角带着和蔼笑容,和学子们打了招呼后,走上台子。
坐下后,他从桌上的匣子里拿出一本泛黄的书,抬手轻抚了一下书面,又小心的把书放进匣子。
合上匣子后,他笑着对院长开口,“这里是老夫游历四方时得到的孤本,此次受到青山书院相邀,也是老夫的荣幸。便把这些孤本赠与书院。”
他笑着看向学子们,“学无止境,望诸位学子十年寒窗,都能学有所成。”
“先生大义,多谢先生。”
众人道谢后,阮大儒开始讲学。
他讲的是学子们的基础所学,四书里的《中庸》。
这本书几乎所有学子都倒背如流,阮大儒讲解的方向却与书院的老师们不同。
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原书,讲解的生动有趣。
楼上的几位皇子也都认真的听着,孟菡灵心想,若是自己当初有这样的先生教自己读书,她就不会被娘打了那么多的手板。
聊着聊着阮大儒突然说起了自己在渝州的经历。
“老夫喜食鱼,也爱垂钓。经过渝州时,便多留了几日。”他状若可惜的叹了口气,“只是这渝州似乎和我印象中变得不一样。”
一学子疑惑,“哪里不一样了?”
“早年经过渝州,百姓都是一副安居乐业的样子,这次再看,发现很多渔民都是一脸忧愁。
我问他们为何闷闷不乐,原来这些渔民之前都是有活计的,像店铺里的账房,酒楼里的店小二,可如今却因为迁怒,导致这些百姓没了生计,实在是让人不忍心啊。”
此话一出,室内立马安静了下来,呼吸声都变轻了。
在场的没一个人蠢人,阮大儒这句迁怒,不就是在说皇上对于渝州王家的事,处置的不仁义嘛。
没人接话,阮大儒也不在乎,他喝了口茶,继续道,“做错了事,是需要受到惩罚。但惩罚涉及全族,无疑会影响到旁人。依老夫看,这法理之下也该有人情,否则这渝州乱象,绝对不是最后一次发生。”
一个胆大的学子此时忍不住站起来反驳,“先生此话有失偏驳,渝州王家做的事,人尽皆知。或许王家旁支没有插手科举一事,但是他们旁支难道没有受益吗?皇上只要了主事人的性命,宽恕了女眷和旁支,,在学生看来,已经十分妥当。”
不少人暗暗点头。
他们不太明白,阮大儒为何会偏袒做错人的王家。
一些人的眼神看向他的时候有些异样。
阮大儒丝毫不慌,“收没王家的财产,却不做好安排,导致不少百姓失去活计,无法养家活口,这就是妥当?”
他摇摇头站起身,,“为官者尸位素餐,为上位者闭塞视听。不仁不慈,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说完这句话,阮大儒就带着自己的两个书童翩然离去。
徒留下呆滞的众人。
过了一会,室内哗然。
“阮大儒这是在指责。。。”有人指了指上面,被朋友拦下,拉着他快速离开。
一部分人不赞同这种说法,忍不住和赞同的那些人辩解了起来。
楼里变得十分吵闹。
六位皇子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书院,到了外面,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