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单身汪的万界之旅 > 第17章 酒楼争执

第17章 酒楼争执(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就在这电光火石、视线转移的刹那,“咻!”一道灰影如同受惊的兔子,爆发出与体型完全不符的惊人速度!

王启年运起他那赖以成名的轻功,脚底抹油,连那袋价值不菲的《红楼》都顾不上拿,几个起落就消失在巷子深处,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烟尘和一句远远飘来的告罪:

“范公子恕罪!小人内急!改日登门赔罪——!”

罗彬哭笑不得地看着那道狼狈逃窜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这家伙…跑得倒是比兔子还快。”

他弯腰提起那沉甸甸的麻袋,走回巷口,顺手丢给还在掰手指头算“八两一本一袋子是多少钱”的范思辙:

“喏,这玩意儿挺值钱,归你了。”

范思辙手忙脚乱地抱住麻袋,掂量了一下,小财迷的眼睛亮了亮,随即又故作嫌弃地撇撇嘴:

“这点小钱…弟弟我还看不上。不过…”

他眼珠滴溜溜一转,精明劲儿又上来了,

“倒是可以当个添头,送给来咱食为仙吃饭的贵客!打响名气!哥,你想啊,你写的书,在京都最好的酒楼免费送,这噱头!这名气!以后哥你再写新书,还怕没人看?到时候咱再开个书局,自产自销,保证一本万利啊哥!”

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山银山。

罗彬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打断他的商业宏图:

“一本万利的事儿以后再说。你哥我现在,饿了,只想吃饭。”

“哎呀!瞧我这脑子!”

范思辙一拍脑门,立刻把书局蓝图抛到九霄云外,瞬间变得比若若还殷勤,

“哥你早说啊!快请快请!招牌菜!必须上全!”

他一边引着罗彬和若若重新走向食为仙,一边吆喝着让伙计准备最好的雅间。

三人登上食为仙三楼最豪华的包间。这里视野极佳,凭窗远眺,京都最繁华的街道尽收眼底。

范思辙吩咐伙计火速上菜后,屁股还没坐稳,就又凑到罗彬身边,搓着手,两眼放光:

“哥,那书局的事儿……您看这章程……”

若若不满地嗔道:

“范思辙!哥哥肚子还饿着呢!你就只惦记着你那书局!”

罗彬端起若若刚斟好的茶,抿了一口,笑眯眯地看着妹妹:

“还是若若知道心疼哥哥。”

若若得意地扬了扬小巧的下巴:

“那是自然!”

菜肴陆续上桌,香气四溢。三人边吃边聊,气氛融洽。

然而,这份和谐并未持续太久。楼下原本喧闹的街道,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和呵斥声。

罗彬放下筷子,凭窗望去。

只见十几个穿着统一青色劲装的护院,正粗暴地驱赶着几个在街角兜售书籍的小贩,蛮横地将他们篮子里的书抢夺过来,扔在地上,甚至掀翻了摊子。

场面一时鸡飞狗跳。

紧接着,一顶装饰不俗的轿子慢悠悠地停在了骚乱的中心。

轿帘掀开,一个身着锦袍、下巴上蓄着一撮标志性小胡子的青年,慢条斯理地踱了出来。

他先是矜持地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才倨傲地环视四周。

一个护院头目快步上前,躬身禀报:

“公子,人都赶走了,书也收缴上来了。”

说着,将几本抢来的书递上。

青年——礼部尚书之子郭保坤,随手接过一本,看都没看封面一眼,便高高举起,对着周围被驱赶和看热闹的人群,用一种刻意拔高的、充满道德优越感的声音朗声道:

“在下郭保坤!家父官拜礼部尚书!本人不才,亦为宫中编撰!”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食为仙三楼的方向,带着明显的挑衅,

“郭某自幼习文,最重礼数!尔等皆为读书人,理当诵读圣贤之书,修身养性!”

他猛地将手中那本《红楼》狠狠摔在地上,用脚碾了碾,仿佛那是多么污秽不堪的东西,声音陡然拔高,充满鄙夷:

“此等淫词艳曲,污言秽语,简直有辱斯文!败坏风气!以我看,这书,打今日起,就禁了吧!”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盯着三楼窗口的罗彬喊出来的,意图昭然若揭。

罗彬看着楼下这位“世间良将”郭保坤的表演,只觉得一阵荒诞的喜感扑面而来。

凭心而论,这郭保坤算不得大奸大恶,读圣贤书长大,虽有纨绔子弟的傲慢和愚蠢,倒也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大坏事。

只可惜,他是太子门下的一杆枪,今天就是特意被派来,当街毁他“范闲”文名的。

目的?自然是为了让长公主有借口去求庆帝收回他与林婉儿的赐婚旨意。

罗彬本没打算立刻下场,这种级别的对手,他甚至有点提不起兴致。

然而,他低估了一个人的愤怒值——不是他以为会冲动的范思辙,而是看起来文文静静、柔柔弱弱的妹妹,范若若!

“胡说八道!”

一声清脆却饱含怒气的娇叱,如同平地惊雷,骤然炸响!

罗彬惊讶地转头,只见若若俏脸含霜,一双美眸因愤怒而灼灼生辉,她猛地站起身,竟是不顾形象地直接冲下楼去!

罗彬担心她吃亏,连忙跟上。

范思辙也反应过来,嘴里还叼着半块点心,慌忙追了下去。

三人快步来到楼下街道。

若若已经径直冲到郭保坤面前,毫不客气地再次斥责:

“郭保坤!你在此信口雌黄,胡说八道!”

郭保坤正享受着“禁书卫道士”的威风,被一个姑娘家当街指着鼻子骂“胡说八道”,顿时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准备好的“彬彬有礼”开场白全卡在了喉咙里,尴尬得下不来台。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儒衫、面相有些油滑的青年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对着郭保坤就是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夸张的谄媚:

“在下贺宗纬,久仰郭公子大名!家学渊博,才华横溢,今日更是不畏流俗,为天下读书人正本清源,发声呐喊!实乃吾辈楷模!吾辈楷模啊!”

这一通马屁拍得郭保坤浑身舒坦,脸色稍霁,也拱手回礼:

“原来是贺兄!贺兄才名远播,郭某也是久仰久仰!”

两人竟旁若无人地商业互吹起来。

被彻底无视的若若,气得胸口起伏。她强行压下怒火,弯腰捡起地上那本被郭保坤踩踏过的《红楼》,小心翼翼地拍去上面的灰尘,动作轻柔得像对待珍宝。

她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直刺郭保坤和贺宗纬:

“郭公子!贺公子!你们口口声声说此书污秽,败坏斯文,那我问你们——”她声音陡然拔高,清晰有力地传遍整条街,

“你们,看过这本书吗?!”

郭保坤一脸不屑,梗着脖子道:

“圣贤之书尚且读之不尽,哪有闲工夫看这等杂书!”

“哦?”

若若冷笑一声,步步紧逼,

“圣贤书读不完,就有时间在这里道貌岸然、指点江山了?”

贺宗纬干咳一声,故作清高道:

“贺某洁身自好,唯恐污了双眼,自然是不曾看过这等低俗之物。”

“连看都没看过!你就骂?!”

若若的声音带着凛然的正义感,字字铿锵,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连翻开一探究竟的勇气都没有,连书中写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又有何资格在此妄加点评,肆意诋毁?!更遑论此书作者,乃是儋州文坛赫赫有名的桃花居士!他呕心沥血之作,在你们口中,竟成了不看便可定罪、随意践踏的污秽杂书?!若天下读书人、文坛学子,都如你们二人这般人云亦云、不辨是非、党同伐异,那才是文坛最大的悲哀!最大的耻辱!”

一番话,如疾风骤雨,又似惊雷贯耳!

逻辑清晰,引经据典,气势磅礴!

将郭保坤和贺宗纬那点虚伪的“卫道”面具撕得粉碎。

两人被怼得面红耳赤,张口结舌,想反驳却找不到任何站得住脚的论点,一时间竟哑口无言!

整个街口,鸦雀无声,连围观的人群都被若若这突如其来的凌厉气势镇住了。

罗彬站在若若身后,眼中充满了惊讶和毫不掩饰的欣赏。

他真没想到,自己这个看起来温婉如水的妹妹,体内竟蕴藏着如此强大的能量和辩才!

这战斗力,杠杠的!

郭保坤和贺宗纬骑虎难下,让护院对一个官家小姐动手?

他们还没这个胆子。

郭保坤眼神乱瞟,突然看到了站在若若身后、一脸看戏表情的罗彬,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立刻指着罗彬,色厉内荏地喊道:

“范闲!你好歹也是个读书人!躲在自己妹妹身后看热闹,算什么本事?!”

听到这老套的激将法,罗彬无奈地摇了摇头,慢悠悠地踱步上前,站到若若身边,脸上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

“哦?阁下认识我?”

郭保坤一愣,下意识回答:

“不认识啊!”

罗彬故作疑惑地眨眨眼:

“不认识怎么知道我是范闲?而且我昨日才抵达京都,今日阁下就带着人马,在这大街上精准地找上我,还对我指名道姓……莫非阁下早就认识我范闲?对我‘仰慕’已久?”

他刻意加重了“仰慕”二字。

郭保坤被噎得一窒,他总不能说“对,我就是奉太子命来堵你的”,只能生硬地转移话题,指着罗彬的鼻子:

“少废话!你躲在女人后面不敢出声,算什么男人?有种就出来说清楚!”

罗彬笑容不变,语气依旧温和:

“若若刚才所言,句句在理,正是我想说的。阁下既说此书污秽,却又坦言未曾看过。这道理,实在难以服众啊。”

他话锋突然一转,带着点好奇,

“方才听郭公子说,自幼习礼?想必对礼数之道,深有研究?”

郭保坤一听这个,腰杆又挺直了几分,脸上重现傲然之色:

“家父不才,蒙圣上恩典,官拜礼部尚书!郭某自幼耳濡目染,于礼之一道,自然略通一二!”

“哦~~~礼部尚书公子,失敬失敬。”

罗彬拖长了语调,目光却扫向不远处被郭家护院掀翻的摊位、散落一地的杂物和抢来的书籍,脸上笑容依旧,声音却陡然转冷,带着一丝凌厉的嘲讽:

“那在下倒要请教了。当街纵容豪奴,强抢民物,掀翻摊位,践踏书籍,视市井百姓如无物——这,就是郭公子自幼所习之‘礼’?就是令尊礼部尚书所授之‘仪’?”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电,直视郭保坤瞬间变得难看的脸色,一字一句,清晰地吟诵道: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郭公子,你的‘仪’呢?”

这诗句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郭保坤脸上!

他脸色瞬间由红转青,再由青转白,嘴唇哆嗦着,指着罗彬

“你…你…”了半天,却憋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周围的议论声也渐渐大了起来。

郭保坤羞愤交加,强辩道:

“护院…护院行事或有些粗鲁,但…但也是为了禁绝这等杂书,正本清源!”

罗彬双手一摊,笑容更加“无辜”:

“又是杂书?郭公子,您到底……看过没啊?”

他又把问题精准地绕回了原点。

“噗嗤!”

一旁的若若再也忍不住,掩口轻笑出声,看向哥哥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就在郭保坤被挤兑得几乎要原地爆炸,场面极度尴尬之时,一个温和清朗的声音插了进来:

“诸位皆是饱读诗书的才俊,何必为些许小事伤了和气?”

人群分开,一位身着华贵锦袍、气质雍容的青年男子缓步走出,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和煦笑容。

“在下李弘成,今日偶过此地,见几位争执,愿做个和事佬。今日之事,不如就此作罢?若诸位心中意气难平,明日,敝府正巧举办一场诗会,届时不妨以诗会友,以才论道,一较高下,如何?也算是一桩雅事。”

郭保坤和贺宗纬一见来人,脸色微变,立刻躬身行礼:

“参见世子殿下!”

来人正是靖王世子,李弘成!

罗彬本来对这位态度温和、出面调停的世子还存着几分好感。

然而,当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李弘成的眼睛,发现这位世子的视线在若若身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中分明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欣赏与……爱慕?

一股莫名的不爽,如同细小的藤蔓,瞬间缠上了罗彬的心头。

妈的!原来是个黄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