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自会有人帮忙说话(2 / 2)
“而且柱子那次见到大家伙没有笑呵呵地打招呼,而且院里只要有人找他帮忙的,只要能办到的,柱子可从没不答应啊。”
“而且带回来一些饭菜吃不完的,那次没给后院王老太太那送。”
“可能柱子不像小时候那样了,那是人家长大了,知道和大家相处要有点距离,不能在像以前那样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没头没脑的。”
“如果真的还像以前那样,你们喜欢吗,还愿意和柱子相处吗?”
这就是自有大儒为何雨柱辨经,即使就是不想和院里有太多的牵扯,也被说成了长大了,知道相处之间的距离感了。
听过苗家媳妇这么一说,院里这些老住户也都慢慢地想了想,发现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他们在家里教育孩子不也是这样的吗。
去邻居家中要有分寸,不要什么都拿什么都伸手去摸,或者是不要瞎打听。
他们没有想过,这种事情在他们家身上可以,怎么到了人何雨柱那就不行了。
一大妈点头笑着说道:“柱子确实不像大伙想的那样,前几天我们家老易去请柱子帮忙给老太太办理酒席。”
“柱子是二话没说,连工钱都没说,只说这是他出师第一次单独办接席面,不能免费,随意给个红包就成了。”
“而且为了给我们家省钱,还有让老太太席面好看,更是动用自已关系帮忙弄东西。”
一大妈的话一出,大家都疑惑地看了过去。
给老太太办理寿宴,这个事情怎么大家都不知道。
一大妈看出了大家的疑惑,就笑着解释道:“我们家老易说,等月底才办那,等这个周六晚上开会在和大家说一下的。”
“哦,原来这样,一大妈你们家对老太太真的实心实意地,就是自已儿女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苗家媳妇感慨道。
二大妈也点头说道:“对老太太,老易家真的没得说,你说这一顿寿宴办下来可要不少钱的。”
“是啊,就是有些儿女也不一定能舍得。”三大妈也点头说道。
一大妈则是停下手里的针线活,感慨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你说老太太今年69岁了,怎么着也算是高寿了。”
“老易就和我说起这个事情,如果老太太有孩子的话,就算是条件在不好,也会想办法给老太太贺贺的。”
“而且我们才进到这个院的时候,老太太也帮助我们好多,现在老易工资也不低,办一场寿宴也是可以承担的起的。”
一大妈说的这个话大家还是比较容易相信的,因为说的都是真话,即使是现在易中海家两个孩子,只要去了后院老太太那,就从没有空着手出来的。
即使没有点心也会拿块糖出来,而且两个孩子一领回来的时候,老太太可是天天去帮忙看着照顾的。
不就是怕一大妈没有带过小孩,出啥差错吗。
而且一大妈他们能领养到烈士遗孤也是老太太带他们去找的关系。
可以说,老太太对易中海一家算是真心实意了。
所以在一大妈说出原因的时候,在场的大家伙,都纷纷说这都是应该的。
他们两家本来就是一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