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 第252章 这人是谁?牛得一批!

第252章 这人是谁?牛得一批!(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有的警员围了过来,对陆诚竖起了大拇指。

“江海来的陆警官?厉害啊!”

“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诀窍,教教我们呗!”

“陆警官今年多大啊?怎么一股老刑侦的味儿?”

“帮了我们大忙了!”

……

陆诚重新坐回杨志鹏的办公室喝茶,他翻看着桌子上的案卷。

杨志鹏笑着问道:“小陆警官,对哪个案子感兴趣?随便挑。”

可不是随便挑嘛,都尼玛没破,正焦头烂额呢!

陆诚找到了那起电诈案。

“这起电诈案啊?”

杨志鹏已经把它暂时搁置起来了,不是不想侦办,而是实在没办法。

破案不是你想破,想破就能破的。

受害人被诈骗50万,不是个小数目。

人家也是天天来警局里哭诉,但有什么用?

电诈案之所以难破,原因包括汇款终端在境外、受害人提供的信息不准确、IP定位困难、基础层面伪装、资金转移迅速、洗钱集团分工精细且单线联系、使用非法获取的银行卡账号等。

被电诈的,十有八九是追不回来钱的。

所以,这个案子目前被压在底下了,没有人着手。

“你想查这个案子?”

“嗯,杨队,既然没有人来查,那就我来吧。”

杨志鹏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

“小陆警官,我这边人手可没多少。”

“您派一个人协助我就成。”

“可以,小陶,你过来……”

杨志鹏之所以答应陆诚的要求,是想着陆诚着手一查,肯定会遇到数不尽的困难,到时候他没办法了,就会放弃。

再来帮忙其他案子也不迟。

陆诚拿着案卷看了几分钟,然后放下,站起身来。

“嗯?案卷不带走吗?”

杨志鹏疑惑,他刚才只是随手翻了翻吧。

“杨队,都已经记在脑子里了,案卷用不着了。”

小陶看了眼陆诚,心想,真的假的?最强大脑?

胡雅的亲戚姓王,叫王小秋。

被骗的是她家攒了多年的五十万积蓄。

诈骗手法是典型的“杀猪盘”结合“冒充熟人”双料陷阱。

约一个月前,一位自称“李总”的人通过一个本地生活公众号添加了王小秋的微信,声称是某大型实业投资公司的项目负责人。

这位“李总”朋友圈光鲜亮丽,全是高端商务会议、项目签约仪式和成功学感悟,包装得天衣无缝。

他并未急于推销,而是以“拓展人脉”、“寻找同频道朋友”为由,与王小秋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闲聊,期间嘘寒问暖,分享投资心得,逐渐赢得了王小秋的信任。

几乎在同一时间段,王小秋相交多年的好友汪柏燕的微信号“突然”变得活跃起来,频繁与她联系。

这个“汪柏燕”抱怨工作无聊,生活琐碎,然后“无意间”透露自已最近跟着一个“很靠谱的李总”投资了一个短期实业项目。

比如某新能源充电桩建设、某品牌矿泉水区域代理等。

并晒出了经过精心P图的“投资合同”、“公司资质文件”、“巨额收益截图”,甚至还有与其他“投资人”畅聊收益的微信群聊截图。

毫无疑问,群内除王小秋外几乎全是骗子同伙。

“汪柏燕”极力渲染项目如何稳妥、回报如何丰厚,声称“一个月不到本金翻倍不是梦”,“看在多年好友份上才分享这个门路”。

关键在于,骗子极其狡猾地利用了时间差和心理暗示。

他们在真正动手前,用盗来的汪柏燕的微信号,发了一些之前旅游拍的风景照和视频,并配文‘信号不好,在山里清净几天’。

这就完美解释了为何之后一段时间‘汪柏燕’本人在旅游失联,而微信上的‘她’却异常活跃地推销投资。

等真正的汪柏燕旅行回来,发现微信被盗再联系上王小秋时,钱早已被转得无影无踪。

不得不说,现在的诈骗分子,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诈骗的剧本,都是精心策划的。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