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1章 液晶计算器(1 / 2)
陆安研究的液晶是初代TN-LCD液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只有黑白颜色。
这种液晶显示效果很差,必须在正面三十度角内才能清晰显示画面。
并且反应速度慢,动态下存在残影现象,大屏显示效果差。
但是廉价省电等特性,让TN-LCD液晶成为电子表、计算器、传真机、仪器仪表盘等低端液晶面板的不二选择。
陆安搞出这款液晶来,正是为了研发电子表和计算器。
这种低端液晶也符合龙国现有的生产能力,能够快速实现量产。
有了陆安提供的技术原理,就像捅破了窗户纸一样揭示了液晶最关键的实现技术。
这么多专家研究液晶技术,都是卡在这临门一脚上。
现在有了准确的实现办法,他们不到一个月就在实验室中拿出了样品。
接下来就是按照陆安提供的方案,调整生产线进行量产。
搞定了液晶方面的事情,陆安回头又去忙3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事情。
这是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主蒸汽压力大于水的临界压力22.12兆帕。
在超临界状态下,水由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热效率能够达到45%,而普通火电发电机组热效率在35%左右。
热效率高一个点,可节省1.24%的燃料,超临界发电技术是各国火力发电的发展方向。
龙国和毛熊绝交后,在火力发电超临界技术上遇到了瓶颈,迟迟无法突破。
上一世还是引进了国外技术,直到1992年才投产第一台超临界机组。
这一世在陆安的系统加持下,龙国在1967年就造出了第一台3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
并且配备了系统提供的自动控制技术,放眼全世界都是领先十年以上。
对于这个时代的电力系统设计人员,这套系统犹如天书般难以理解。
但是对于掌握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陆安来说,毫无技术难度。
前后折腾了两个月,30万KW火力发电临界机组图纸完成,下一步开始进入制造阶段。
张二领导抽调冶金部有经验的制造工人,集中到第三轧钢厂试制第一台发电机组。
这么大的功劳自然不能分给电力部,冶金部必须吃独食。
有了全套图纸和第三轧钢厂的生产加工设备,特别是八万吨压力机加持下,第一套3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顺利制造出来。
随后发电机组被拉去了冶金部304厂,建设配套电厂。
后续的事情自然和陆安没关系,他可没兴趣跑去大沙漠吃沙子。
陆安开始研发液晶计算器,这可是最牛逼的赚外汇利器。
之前那款计算器是商用的,还要外接显示器,销量注定有限。
但是换上液晶显示器,就是千家万户都能用到的个人计算器,销量可以无限。
陆安带着手下研发起了液晶计算器,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这玩意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程序都是现成的。
也就是将元器件小型化,装上液晶显示屏。
全程都有陆安主导,自然不存在拦路虎。
短短一个月就拿出了样品,陆安试用之后很是满意,找到李怀德商量起了生产问题。
李怀德使用之后那叫一个惊喜:“兄弟,你说这个产品销量有多大?”
“几年内全世界只有我们独家生产,光出口一年起码上亿绿币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