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自己造发动机(2 / 2)
“当然!”
陆安斩钉截铁道:“发动机本来就是我干出来的,有我指挥铁定没问题!”
“可是,可是,我们钢铁厂能造发动机吗?那可是汽车配件啊!”
“怎么不能?我们还有汽车板簧车间,那不也是汽车配件?”
李怀德被陆安说动了,下班赶紧去找老丈人商量。
生产的事情不归他管,就算搞了发动机也是便宜了杨振华。
必须想办法把这个事情抢过来!
李怀德找到了自已的岳父,冶金部的张二领导。
张二领导一直不服气王大领导,凭什么向汽车局低头,让出汽车分厂的主导权?
这可是海子里的领导关注的项目,也是他们一飞冲天的机会。
说不定上面一高兴,就把王大领导调上去,顺带自已去掉这个二字。
偏偏王大领导一句话让了出去,导致冶金部
张二领导那叫一个火啊,在部门内到处拱火:“姓王的还讲不讲组织程序了?他踏马的不想上去,凭什么断我们的前程!”
现在女婿送上了反攻倒算的机会,自然要好好谋划一番。
两个人密谋了整整一夜,直到天亮才达成一致。
随后两个人兴冲冲地赶往单位,开始发动机项目布局。
冶金部需要进行野外勘探作业,自然需要大量发动机。
但是国产发动机产能有限,质量也不可靠,野外作业一旦发动机出故障严重影响工作。
为此国家每年进口大量发动机和车辆,专门用于野外作业。
张二领导提议成立发动机车间,补充下属企业需要,自然得到了上下支持。
一期产量也不大,年产量只有几千台,总投资不过二十几万。
王大领导也没有多想,随手就批复了同意。
冶金部不是一言堂,他也得照顾其他人的意见。
张二领导玩了个花样,将郊县机修厂并入第三轧钢厂,由机修厂承接发动机生产。
但是初期研发生产借用第三轧钢厂车间,机修厂派人来培训学习,直到完善整条生产线再搬回机修厂。
涉及到后勤服务,自然由李怀德负责对接该项目!
由于是部里任务,第三轧钢厂又多兼并了一家企业,第三轧钢厂自然没有人反对。
就这样,第三轧钢厂发动机项目正式上线,负责人是李怀德!
陆安第一时间整理资料,开始组建发动机生产线。
第一款产品就是两缸汽油发动机,目前用量最大的发动机。
不管两轮三轮四轮还有发电,都可以使用这款发动机。
调拨机床到位后,陆安带着机修厂人制造工装夹具,形成完整的发动机流水线。
工装夹具是发动机质量的保证,能够保证所有部件通用。
放在今天看这是最基础的质量标准,但是放在那个年代真的是一言难尽。
就像二十年后鹰酱帮兔子改进战斗机,骇然发现同样部件公差太大竟然不能通用。
兔子狡辩“独一无二的东西才能彰显我兔的尊贵品质”,鹰酱用愤怒铁拳告诉兔子什么叫标准化!
那可是要求最严格的战斗机制造厂,出一点点问题就要机毁人亡的战斗机!
这么严格的企业,同样部件竟然不能通用,可想而知普通企业是什么情况!
陆安能够在五十年代末解决标准化问题,已经领先绝大部分企业。
解决了标准化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也就得到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