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少年(1 / 2)
楚国,和风郡,禹城。
夕阳的余晖给这座饱经风霜的古城墙镀上了一层残破的金色,却掩不住其下渗出的丝丝阴冷。
城门洞口,几个挑着担子的菜农一边擦着汗,一边压低声音交谈着,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惧。
“哎,这禹城越来越不安全了,”
一个老汉叹了口气,眼角余光警惕地扫过四周,“刘地主那么大的家业,高墙大院,养着上百号护院家丁…说没就没了,一夜之间啊!”
旁边一个中年汉子接口道,声音压得更低:“可不是吗,官府贴了告示,说是遭了一股极凶悍的山匪洗劫,满门…唉,惨不忍睹啊。”
他摇了摇头,脸上却是不信的神色。
“山匪?”另一个稍微年轻点的嗤笑一声,随即又紧张地缩了缩脖子,“哪来的山匪这么厉害?”
“刘家那院墙,比县城墙也差不了多少了,我瞧着…邪门!”他不敢再说下去,仿佛怕触怒了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嘘!小声点!别乱说!”
老汉连忙制止,“官府都定案了,就是土匪,咱们平头百姓,过好自已的日子就行,那些神神鬼鬼的传说,都是老辈人编出来吓唬小孩的!”
几人噤声,匆匆挑起担子进了城,仿佛离那刚刚谈论的是非之地远些就能安全几分。
城墙根下,阴影里,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少年蜷缩着。
路人们的交谈断断续续飘进他耳朵里,他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一双本该清澈的眼睛里,只有一片麻木。
刘地主灭门?山匪?邪门?
这些离他都太遥远了。
相比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危险,他更关心的是如何熬过今天,活到明天。
肚子里火烧火燎的饥饿感,远比那些虚无缥缈妖魔可怕。
他动了动鼻子,像是一只寻找食物的野狗,捕捉着空气中任何一丝可能食物的气味。
等了许久,他才趁着守城兵丁换岗的间隙,偷跑进城,熟练地在街巷的垃圾堆,潲水桶里翻找着任何能塞进嘴里,维持生命的东西。
几近腐烂的菜叶,带着牙印的果核,甚至是被污水泡得发胀的残羹…
他面无表情地将这些东西塞进一个破布袋里,眼神始终保持着警惕,躲避着行人厌恶的目光和可能的驱赶。
终于,在引起太多注意前,他攥着那点勉强能果腹的食物,迅速溜出城,回到了城外荒山下那座早已荒废,连乞丐都不愿住的破败山神庙。
这里四处漏风,神像斑驳倒塌,蛛网遍布,却成了他暂时的容身之所。
至少,这里足够安静,也足够偏僻,很少会有人来。
他蜷缩在角落里,狼吞虎咽地吃下那些散发着馊臭的食物,胃里得到了些许填充,但身体的冰冷和疲惫却丝毫未减。
夜幕迅速降临,破庙里最后一点天光也被黑暗吞噬,只有偶尔从破窗漏进的几缕惨淡月光,勾勒出庙内诡异扭曲的阴影。
寒冷和疲惫最终战胜了警惕,少年蜷缩在冰冷的草堆里,昏昏沉沉地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
咯吱…咯吱…
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悄然在死寂的破庙中响起。
蜷缩在地上的少年面色痛苦,他像是做了一个噩梦,嘴里不断呢喃着什么。
那诡异的声音越来越清晰。
少年猛的惊醒,全身的寒毛瞬间炸起!
一种极度危险的预感爬上他的心头。
他睁大眼睛,惊恐的望向声音来源。
庙堂中央那尊半倒塌的,面目模糊的山神神像。
那往日里只是泥塑,虽有些狰狞却死气沉沉的山神像,此刻竟…活了!
泥塑的双眼正直勾勾地盯着他,石像的嘴角咧开一个弧度。
那咯吱咯吱的声响,正是神像缓缓转动头颅时发出的声音。
少年吓得魂飞魄散,心脏狂跳。
他想跑,想尖叫,可不知为什么,双腿像是灌了铅,连抬起一根手指都做不到。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那石像一寸寸地看过来。
而就在那邪异神像似乎要完全脱离底座,扑将过来的千钧一发之际。
轰隆!
庙内忽然一声闷响。
只见那石像扭曲的笑容猛的僵住,眼中竟闪过一丝人性化的恐惧。
紧接着,整个泥塑神像毫无征兆从内部猛然炸裂,化作一地碎块。
那令人窒息的气息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束缚少年身体的力量也随之消失。
少年愣了一瞬,随即求生的本能占据了上风。
他连滚带爬,头也不回地冲出破庙,拼命地扎进黑暗里。
他不知道自已跑了多久,跑了多远。
荆棘撕破了他的衣服和皮肤,石块绊倒了他一次又一次,他不敢停下,不敢回头。
直到双腿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彻底失去知觉,重重栽倒在地。
…
等到少年再次恢复意识时,首先闻到的是一股柴火味,身上盖着的东西虽然粗糙,却干燥而暖和。
他猛地睁开眼,警惕坐起来,环顾四周。
这是一间极其简陋却收拾得干净的泥土茅屋。
一个穿着粗布麻衣,面容慈祥的老农,正坐在火塘边的小凳上,手里拿着火钳,拨弄着塘里燃烧的柴火。
火上吊着一个黑色的陶罐,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散发出勾人魂魄的米粥香气。
“醒了?”
老农转过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小家伙命挺大。”
“老头子我早上出门,看你倒在荒草堆里浑身是伤,进气少出气多,就把你背回来了。”
少年没有放松警惕,身体紧绷着。
他死死盯着老农,又飞快地扫视这个陌生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