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 100 章(1 / 2)
第100章第100章
第100章
齐成瑾这段时间已经将附近全都转悠熟了。
供销社,粮站,托儿所,小学……只要是日后生活会用得到的地方,齐成瑾全都记得清清楚楚。
还专门和陈美云说了小公园的方向,小公园免门票,每天早上都会有人练太极,陈美云如果有兴趣的话,到时候也可以加入进去。
“你这段日子可真是没白待。”陈美云连声赞叹,连小公园里有人早起练太极都知道,观察得不是一般仔细。
齐成瑾笑笑,继续和陈美云介绍,其实他不仅记下来了,还专门画了路线图。
就是为了方便几个人出门。
简单带着家人识路之后,接下来大家还有一个任务。
需要去买两辆自行车。
之前在家里的自行车,一辆卖给了顾大河,一辆留在了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到了首都,他们需要重新置办。
两人没有第一时间去百货大楼,毕竟两人手上这会儿并没有自行车票。
所以先去了几个修车铺还有废品站,齐成瑾拼拼凑凑,真的组成了两个自行车。
重新上漆之后,看起来倒也干干净净的。
但或许是车架子时间久远,骑车速度变快之后,总会响动。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总归是有自行车的人了。
关蓓开学前,先敲定了齐雨佳的托儿所。
家附近有两个托儿所,一个是街道办下属的托儿所,收费便宜,距离家门口也更近一点,一个是附近厂子办起来的托儿所,距离稍微远一点,价格也更贵一点。
关蓓选了后者,后者的托儿所里,都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带上两个年轻老师。
这两个年轻老师虽然不一定生育过,但是一定照顾过
而且这个托儿所每个班级的学生也更少一点,卫生情况也更好一点。
陈美云和方小草的想法一样,觉得齐雨佳这个托儿所可上可不上,到时候直接上一年级也没问题。
而且托儿所里孩子多,也容易生病,老师们照顾小孩,也没有家里长辈细心。
但关蓓拒绝了陈美云的提议。
陈美云的顾虑确实有道理,但之前在家的时候齐雨佳还会每天都会去上托儿所。
没道理换了个新地方,就不去上托儿所了,何况齐雨佳对托儿所这样的地方没有丝毫抵触的情节,反而觉得开心。
“这个学校里的玩具比以前学校里的玩具多。”这是齐雨佳的原话,所以齐雨佳一直在等着托儿所开学。
而且将齐雨佳送进学校,齐雨佳能认识更多同龄的小伙伴,陈美云也能有更多的时间。
关蓓清楚陈美云对公园早上那些练太极的人很感兴趣,但如果齐雨佳在家,陈美云肯定是不会去的。
托儿所没有明确得寒假时间,孩子的父母大都是厂子里的职工,很早就开工。
所以托儿所的假期基本也很短,齐雨佳比关蓓开学还要早。
“这是小猫,我书包上的小猫好看。”第一天上学的早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听齐雨佳的“开学感言”。
这个书包是关蓓设计的,陈美云缝出来的,齐雨佳今天第一天用上。
从看到书包之后,就舍不得撒手。
连吃饭的时候,都要把书包背在身上,并且一再说书包里有自己的宝贝。
但那书包是关蓓给她收拾的,除了一支铅笔,一个本外,就只有一点小麻花和一杯水。
里面根本没什么宝贝。
但齐雨佳就是格外看重。
今天齐成瑾也要去上班,四个人一同出门送齐雨佳上学。
齐雨佳在还没有进托儿所的时候,已经给自己做好了计划。
书包里一共有六个小麻花,上午吃两个,下午吃两个。
剩下两个她准备分享给别人,看看哪个小朋友长得好看,她就分给哪个。
关蓓默默给齐雨佳竖起拇指,不愧是她闺女,从小就有规划,以后一定能成大事。
关蓓开学的时候,还带了一套行李去学校。
担心学校课满,中午回不去,就在宿舍里休息。
关蓓的宿舍是六人间,关蓓将行李送到宿舍时,宿舍已经来了四个人。
这四人都不是首都本地人,所以提前一天就到了。
几个人相互了解了一下,基本上都已经结婚有孩子了。
有一个是之前下乡的知青,她丈夫也考上了大学,就在首都大学不远处的首都师范,两人还有了两个孩子,暂时将孩子放在了老家,由孩子的奶奶带着。
夫妻两个准备到学校之后,勤工俭学,将每个月省出来的票证都都寄回老家去。
剩下三人也差不多。
几人都是省吃俭用,一分掰成两半花的人,关蓓也没说一起吃饭这样的话。
这个点也到了齐雨佳放学的时间。
齐雨佳知道关蓓今天开学,自告奋勇要来送,但被关蓓拒绝了。
如果自己晚上还不去接齐雨佳,齐雨佳肯定要生气的。
关蓓打开宿舍门向外走的时候,正巧宿舍最后一个女孩也来了。
看起来很年轻,不超过二十岁,麻花辫黝黑发亮,皮肤白皙,手上也没有什么茧子,一双小皮鞋,在脚上熠熠生辉。
关蓓匆匆和对方打了声招呼后,骑上自行车去接齐雨佳。
齐雨佳果然嘴巴撅起来,觉得妈妈故意不让她去妈妈的学校看看。
好在关蓓早有准备,看到齐雨佳出来,就将自己买到的糖人递了上去。
齐雨佳很好哄,看到糖人,听到妈妈对自己道歉。
随后又和妈妈约定,等下个休息日的时候,她们要一起去妈妈的学校看看。
关蓓一一答应了,这次开学不让齐雨佳来送,主要是担心开学人太多,齐雨佳会不适应,而且人多一旦走散了,大家也不好联系。
休息日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母女两个手牵手回家。
回到家,看到齐成瑾和陈美云,齐雨佳还故作大度地调解矛盾。“姥姥,爸爸,你们不要怪妈妈,妈妈不是故意不让我们去学校的,是担心学校人多,我会生病,所以才不让我去的。”
“如果你们要怪的话,就怪我吧,谁让我是个小人儿呢。”齐雨佳双手一摊,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动荡过去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所有人都在抓紧时间学习,学校取消了军训,准备等到他们升大二的时候,再将军训补上。
因此报道之后,就是正式上课。
经济系的学生并不多,这些年过去,学生对经济系的了解可以说都十分浅薄,所以一个班级三十个学生,至少有一半学生都不了解经济系到底学什么。
关蓓和宿舍的几人坐在一起,静静等着老师来上课。
上课铃声响起,老师也缓步走上讲台。
看清来人之后,关蓓突然反应过来,当初房子交易完成后,严梅行为什么对她说下一次见了。
关蓓本以为是严梅行的一句客套话,没想到严梅行竟然是自己的老师。
怪不得严梅行说现在自己不住自己的房子,还说自己有单位提供住所。
竟然成了大学老师。
严梅行对着关蓓微微一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堂课。
严梅行在国外留学过,学的就是金融,自己还曾经做生意,所以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
课程结束,关蓓也顺势被严梅行点为这节课的课代表,放学后,等着严梅行布置作业。
“没想到我的老师竟然会是您。”关蓓陪着严梅行回办公室,还是觉得奇怪。
“无巧不成书,等明天你还能见到老荀。”严梅行上课之前,已经根据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设置了教学大纲,每节课的课后作业,也是提前想好的。
将题目发下去之后,让关蓓拿去和同学们说,并且要求在下次课前交上来。
关蓓联系了每个宿舍的寝室长,将作业布置下去,自己也和同宿舍的几个人聚在一起吃饭。
这是关蓓宿舍第一次集体聚餐,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六人中最小的那个是报道那天关蓓在宿舍门口碰见的人,名叫蓝丽英,今年刚刚十八岁。
本来是正常在读高二,发了高考通知后,蓝丽英就直接报名高考了,考上了大学。
蓝丽英是首都本地人,父母都是正式职工,上面有一个还没结婚的哥哥,是整个宿舍里,家庭条件最好。
蓝丽英和关蓓虽然都有东西在宿舍,但晚上基本不留宿。
关蓓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蓝丽英则是父母不放心,所以每天上完课后还会回家。
几个人简单了解了一下,关蓓也正式开展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关蓓为了节省时间,多陪陪齐雨佳,除了被严梅行指定来的课代表职务,没有争取任何班干部。
同宿舍的柯露茗则竞选成为班长。
柯露茗是宿舍年龄最大的那人,今年已经三十七岁了,孩子都已经在上初中了。
而柯露茗从来到首都之后,目标就十分明确,她想要毕业之后留校,将孩子也接到北京来。
柯露茗来自东北的小城,是一个矿产资源城市,市里大部分壮劳力的工作都是下矿,柯露茗的丈夫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