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 50 第五十章

50 第五十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50第五十章

◎登基第四十二天◎

明璇摇摇头,没有说出当年的事,声音哽咽,只道:“我、我只替、替舅舅委屈……”

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甚至当初,明慕第一次见她时,都没见哭得这么狼狈过。

他顿时心软一团,怜惜地拍拍明璇的背,让她痛痛快快地哭出来。

当初太医说过,明璇心气郁结,不利寿数。他想过怎么开解,但阿璇每天都是快快乐乐的样子,若是贸然提出,岂不是戳她伤疤?

可是又找不到能让阿璇痛快纾解的方法,她小小一只,就已经很会隐藏自己情绪了。

明慕总是心疼。

如今算是误打误撞,算是解了一点她心中的积郁。

等明璇慢慢地停住哭声,很快,脸被热热的巾帕擦净、敷上眼睛,缓解了痛哭之后的酸痛。

热敷了一会后,又拿来了淡香的脂膏,细细地抹在脸上。

“怎么样?好点了吗?”明慕手中还沾着脂膏,关切地问。

明璇又想哭了。

她扑到舅舅怀里,闷闷地点头:“我好多了,谢谢舅舅。”

紧接着,明璇感到有只手轻轻拍着她的背,像是想把那些不好的情绪全部驱散。

“舅舅,你不委屈吗?”她擡头问,“分明不是你的问题……”

“是有一点,但是没办法呀。”明慕的心情其实没有那么糟糕。

或者说,最糟糕的那段时间已经过去了。

刚登基的时候,看到先帝留下来的烂摊子,他真的有种恨不得一头碰死的冲动,宛如一件满是破洞的华服,他连穿针引线都不大会,要如何缝补这件衣服?

可是不补不行啊,这件衣服要为无数人遮风挡雨,宗室里面,除了他,便是一个才五岁的稚子和一个未出世的遗腹子,盛朝能压在谁的肩头呢?

要是让内阁辅国,倒不是不行,但等下一任帝王长成起码要十多年,这么长时间,能保证内阁一心为国,始终不变吗?

就连明慕,都不敢打包票说自己以后一定能保持初心:这么长时间,他也不是没可能被万人之上的帝王生活迷惑,学着先帝的样子肆意享乐。

所以,明慕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他绝不能重蹈覆辙。

这样想着,他张了张口,没吐出字来,最后露出一个苦笑:“好吧,我也说不出鸡汤啦。”

“舅舅?”明璇听不懂什么叫“鸡汤”,歪了歪头,“舅舅是饿了吗?”

“不是。”

明慕摇摇头,非常认真地思考一阵:“之前和阿璇说责任,阿璇理解了吗?”

明璇点点头,逐渐理解明慕这么做的原因,涌上来的情绪渐渐平复,只是听起来还有不忿:“那直接说……说大舅舅好了,和小舅舅有什么关系。”

她越说声音越轻,嘟嘟囔囔的。

“怎么说呢……皇帝往往不是某个人,而是某个整体,一个笼统的概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明慕尝试比划,然后说,“再者,之前我的处理方式的确有问题,以至于拖到现在弥补,不知直接大大方方的,承认错误,绝不再犯。”

其实现在或许是坦白的最好时机,明慕费劲心思,积累了一点政府公信力,就算将之前的努力全都耗费掉,也要彻底解决这件事。

“不过现在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或许内阁会否了我这个说法。”

明慕将明璇散落的发丝整理到耳后,轻轻地开口:“但是舅舅很开心。阿璇是关心舅舅,才愿意为我哭,是吗?”

明璇有点不好意思。

她埋进明慕怀里,嗯了一声。

舅舅真好。

特别特别好。

她有种预感,就算舅舅知道她真实的性格,知道阿璇不是一个乖小孩,还会喜欢她的。

——

内阁的折子很快返了回来。

他们先是对明慕的构思大为赞赏。中间一段倒是写:目前倒是能够断定,类似的言论在南方学子中广为流传,若是继续掩饰,只会叫人失望,不如直接不破不立,重新设计会试的阅卷过程。

再者,流言喧嚣甚广,背后未免没有推手,请陛下彻查。

最后一段,则是内阁和礼部的联名,一致要求将错处揽在自己身上,不愿意叫陛下趟这次的浑水。

“真是的,他们也糊涂了。”

明慕点着灯,顺道看了这最后一份折子,有些疲倦地打了个哈欠。

阚英已经从司礼监回来了,正点着灯,不叫陛下伤着眼睛:“陛下只看完这份,便休息了。”

明慕嗯了一声,撑着脸,沾了朱色的墨水在后面补上:“君臣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天下岂有臣子做主而君王不知的道理?”

他先摊着,放在桌子上晾干墨迹,明日一早直接送去内阁。

距离夜间入睡还有一会,明慕闷闷不乐地抽出旁边备着的书,预备翻几页再去睡觉。

太傅近日不在燕都,他不能因此松懈学业,反而要时时巩固。

明慕要看的有很多,除了圣贤书,还有先代批阅的折子、某些大案的卷宗、近年来的邸报。

今日看的这份卷宗还有几页就完了,明慕翻完后,放在一边,道:“明日将这本送去郡主那边。”

有些案子看完后很有意义,其中也没有少儿不宜的内容,明慕就会在看完后送去明璇那边,等她看完后,二人再讨论一下,交流观念。

有时候和明璇对话,几乎让他以为,对方是一个思维清晰的成年人——根据前世上网的经验,有些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说话都很混乱。

阚英应了一声,试探着问了一句:“陛下的意思……确定是明璇郡主了?”

他说得含糊,第一遍明慕还没听明白,下意识啊了一声,直到第二遍,才清楚对方的意思。

“是呀。我觉得阿璇很适合……”明慕放下书,难得对亲近之人敞开心扉,“我只是担忧,会不会累着她,叫她受委屈。”

当皇帝简直折寿啊……

阚英被噎了一下,后面的话差点全忘光了,良久才缓过来,续上了后面的:“……只是奴婢觉得,郡主的年龄,与陛下之间是不是太近了……”

前朝为避免储君之乱,不立储君,争斗反而更厉害些,亡国也有内乱的原因;本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若无嫡子,便是长子,若二者皆有,才会出现事端——先帝与大公主便是如此——少了许多储位争夺之忧,饶是如此,储君与帝王之间,也常有争夺。

亲子尚且如此,更何况甥舅?

“那不是挺好的,我能提前退休。”明慕还挺开心,甚至在畅想退休之后在全国旅游的美好日子了。

不过这话只是说说,想要达到明慕的理想状态,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而且明璇还需要培养。

阚英不说话了。他发现陛下说这话居然是真心的。

“……到那时,奴婢也随着陛下出宫,一直伺候陛下。”他憋了半天,说了这样一句。

“直接放你出宫不好吗?”明慕桌子下抽出暗格,里面放了几张地契,“之前在内库里看到几个庄子,感觉很适合你,打算让你养老的。”

内库里面都是皇家庄子,有专门的人负责种地,世世代代是帝王家的奴仆,宫里的人过去不会被歧视,反而会被尊重。

一直以来,太监出宫后的赡养生活都算不上好。有权有势的年轻时捞一笔钱,还算活得痛快;若是那种没权没势,一辈子默默无闻的小太监,几乎与等死无异了。

昏黄的烛光中,阚英见到少年天子的眼睛,眸中坦然、纯粹、坚定。

他抹了抹眼角,声音忽的有些哽咽:“奴婢不去,奴婢要一辈子伺候陛下。”

御案上的奏疏在第二日一早就发到了内阁。

在见到陛下的御笔亲批后,几人面面相觑,饶是多读了圣贤书,一时间都没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其实这算是一个认知误差。明慕在前世接受了许多系统性的历史知识,从更发达的社会从前往后看,就很容易形成固定印象:在皇权至上的古代,很多事情不仅仅是臣子有问题,而是端坐之上的帝王有问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岳飞和十二道金牌。

所以会试事件,明慕主动承担了责任:毕竟也算是他监管不力。

假若当时在看到那份画圈的名单折子后,多问几句,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但在古代,或许有臣子隐隐约约意识到这一点,就好比之前先帝的要求加税,在勉强周旋之下,只加了两地的税收。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念。

好比这事,他们肯定不觉得是陛下有错。反而是陛下用心补救,甚至因为某地举子的京诉打算彻底推翻重来,再不留一点疑虑。

“我们真的要如折子上一般,把陛下也加进去?”

礼部尚书赵忆远沉默许久,才开口问道。

三辅许蕴和急忙摇头:“这和陛下有什么关系?莫要胡言乱语!”

两人齐齐看向始终不发一言的卜祯,期望这位首辅能给出个决断。

“我以为……”

沉吟半晌,卜祯终于道:“……不仅要加,还要加个大的,将责任都推卸过去。”

许蕴和:“???”

赵忆远:“???”

二人齐齐道:“卜大人,最近身体如何?可曾在吃药?”

言下之意就是你没事吧?

卜祯:“……”

他只是老了,还没糊涂呢!别真当他听不出来!

“先前陛下的做法,你们知道吗?”他问。

赵忆远道:“听过,陛下后来说,是欲扬先抑,先黑后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