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 54 第五十四章

54 第五十四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54第五十四章

◎登基第四十六天(营养液满5000加更)◎

小朝会一天开了两次。

坐在上首的小皇帝似乎还红着眼睛,刚刚哭过一场,嗓音有些哑:“现在是怎么回事?”

谁惹哭了陛下?

上午还好好的,近日又无大事,只有汝王谋反这一件。

论起来,汝王倒是能算上陛下的亲叔叔,难不成是因为这件事难过?

原先并不将此时放在心上的几位朝臣,瞬间严肃了脸色。

“陛下,此次汝王一案,事发突然。”想到陛下匆匆赶来,或许没时间看军报和附上来的书信,卜祯便先介绍:

“此次春汛所波及的陇州,正在汝宁府治下。藩王无法查手封地事务,这件事本与他无关,但知州与其筹谋多年,将贪污钱财与其分润……”

明慕揉了揉眼睛,理清了其中的关系:“他们狼狈为奸,一个扯大旗收钱,一个拿着钱逍遥快活。”

话糙理不糙。

卜祯点头,道:“陛下不必为此事伤怀……汝王不臣之心早有。”

“是了……朕记得至今没将世子送来的便是他,对燕都早有不臣之心,怪不得。”明慕略略思索,倒是想起了之前世子送上的那封自陈,和后来拒绝仪鸾卫的动向。

听陛下的语气,仿佛并不为这件事难过。

那便是……后宫?

如今后宫中只有皇后与郡主。郡主年幼,又听话乖巧,不会惹陛下生气。

思来想去,唯有……皇后?

果真!异族之人不可信!这才大婚几日,就让陛下伤心!

明慕对他们的想法浑然不觉,又问,“汝宁府通判如何?也叛变了?”

通判是一府之内专管兵马的官员,亲王的王府护军基本没什么用,若真想谋反,还得和当地的官员谋和。

依照明慕看,汝宁府上下估计都不安全了。

太傅和程掌印如今还在那边……更何况,还有刚刚从春汛中脱困的百姓。

胸膛之下的心剧烈跳动,明慕心慌得很,他慢慢地呼吸,隐藏在袖子下的手捏拳。

……不能紧张,不能紧张,要冷静、冷静。

越紧张越容易出错。

指甲在掌心留下深深的印记,疼痛让明慕保持着极端的清醒:“陕西巡抚如何?”

“陛下,战场瞬息万变,如今已经快马着人去传信了。”

也就是现在没有第一手情报。

明慕忽然感觉一阵无力。

“好吧,好吧。”他揉了揉额头,深感经验不足带来的困扰,“现在燕都能做什么?朕尽量配合……”

没人说话。

明慕看了一圈:“现在就这么干等着?”

“陛下太过忧心了,地方动乱算得上常见,各省巡抚早早做好了预案,一府之兵,就算尽归汝王,也闹不出乱子。”

本朝有藩王动乱的先例,还不止一个,因此节省了府兵,避免让藩王掌控更多人。

汝王根基不算深厚,就算世代经营,朝廷的防备也很难叫他养兵,因而,这场“动乱”并不被见过风雨的朝臣看在眼中。

他们试图安抚少年天子:“陛下,只过些时日,或许等下次消息来,这动乱便被平定了。”

“说是这么说,可太傅他们还在那边,再者,对百姓的烧杀抢掠难道不是盛朝的损失吗?”明慕对现在的局面束手无策。

如果是别的问题,他还能试着上手解决。

但用兵,明慕是真的不了解。

他甚至连兵书都没看过,一头雾水。

“陛下宽心。”兵部尚书站起身,介绍道,“陕西巡抚素有能为,几次考评都极佳,严束兵役,不伤百姓……若汝王真有不臣之心,想要在汝宁府起兵,一时半会也出不了汝宁府。”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几人都挺惊讶的——惊讶对方的脑子。

说句难听的,养兵何其困难?每年军费就占了税收的一半。而藩王再怎么富裕,也抵不过朝廷。

军马来源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没有良马,就没有好的骑兵……要如何与训练有素的盛朝比?

虽说府兵能掌握在对方手中,但为了避免地方叛乱,府兵不多,精锐也少,一省之兵,都掌握在巡抚的手中。

几条清晰明了地解释下来,总算稍微缓解了明慕的不安心情。

“再者,若对方谋求更大的利益,绝不会伤害太傅——因着她是盛朝的官员。”

的确是这个道理。

明慕紧绷的小脸终于微微放松。

试想一下,有人想要挑战上司的权威,肯定选择先拉拢对方手下的人,慢慢蚕食对方的势力……如果一味排斥,甚至手段过激,不用上司出面,手下肯定心怀恐慌,激烈反抗。

当然,一切在对方不是个蠢货的前提下。

第二封信来得很快,没等多久,似乎是和第一封前后脚送出。

明慕拿到皱皱巴巴的信件后,立刻拆开查看,上面的字句很简单,笔画颤抖:

“妾为陛下平定动乱,万望陛下宽心。”

落款人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计婵。

“计婵是……?”

明慕茫然地看向众人,记忆中完全没有这个陌生的名字。

有人道:“回陛下,是汝王世子妃。”

明慕:“!!!”

姐姐好强!

——

计婵一手捂着小腹,另一手执剑,剑身上的血液顺流而下,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目光一冷。

回头一看,发现是穿着盛朝兵役服饰的百户,紧绷的心微微放松。她丢下剑,只道:“妾为陛下清扫乱党,还望陛下能不计前嫌,将王位传于我儿。”

“世子妃之言,臣定会传上。”肖晓行了一礼,又道,“还请世子妃让我等收拾尸身。”

他决口不提汝王的死因,带着人绕过计婵,直接入内。

王府内部还算干净,有家丁沉默着收拾被血液浸染的地面。

变故发生得极快,世子手下的一小队兵士为燕都兵役打开了王府大门,捉了好几个幕僚,而汝王还想挣扎,被计婵一剑穿心。

目睹一切的汝王世子立时疯了。

唯有汝王世子妃还保持镇定,宣称自己已有孕两月,若在场之人还有谋逆之心,杀无赦;若愿意放下兵器,随她投降,还能有一线生机。

汝王已死,一切都应由世子和王妃继承,因此,投降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王府后眷们还做着入皇宫当妃子的美梦,若真成事,汝王定会不满世子,立太子之事尚未可知。可这梦直接被燕都的兵役打碎了。

缪白面色镇静,倒是没有被吓着,随着兵役们来到了王府,对计婵微微点头:“世子妃。”

“让帝师受惊了。”计婵行了一礼。

以她的身份,这礼本该由对方来行,但对方深得陛下信任,而自己还称得上是戴罪之身。

缪白往旁边让了让:“世子妃不必如此,陛下宽厚,世子妃既帮助平定叛乱,没影响更多的百姓,可称首功。”

她在对知府摊明身份后,对方忽然暴起,叫府中家丁将她拿下,关入地牢,不等隔日,便有汝王幕僚得意洋洋地宣布大计,并且要自己归顺。

只能说,历代帝王们的养猪策略十分成功,居然还真有不知自己天高地厚的。

缪白都懒得理这些发癫的人。

巡抚来得比预料中要快,但是更快的,是肖百户。

缪白记得他,原先在宫里走动,性格圆滑,虽然是和陛下一起同西宁府来得,在燕都毫无根基,但是很快收拢了一批手下,顺利升官。

并且,听说还是陛下的发小。

早在五月,对方便离了宫,说要去找个地方练兵,没想到就在汝宁府附近,听说消息后,立刻赶了过来。

而他带领的人,也从数十变成了数百,几可以一当十。

如此一来,陛下在军中也有了根基。

缪白将这些事在心中简单地过了一遍,看见计婵侧过脸,表情似有悲伤。

于是出言安抚道:“世子妃腹中还有胎儿,万万宽心。”

计婵露出一个似哭非哭的表情:“帝师还是喊我本名吧,我姓计名婵。”

世子妃这位置……究竟是福还是祸?

倘若当初她强硬些,要世子舍了王府继承人的位置,直接嫁给她,是不是能躲过今日此劫?

又或者,当初世子听了她的话,顺利归顺了陛下,今日他们早就在燕都,期待这孩子的长成。

而不是叫她背负了弑王的罪孽。

汝王知道陛下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等陇州事了,下一个收拾的他,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举旗逆反,因养兵耗费巨大,所以下一步就是掠夺城中百姓,以获得钱财。

计婵知道,依照陛下对百姓的看重程度,若真这么做了,她再也没有回头路。

若只有自己还好,总能躲出去,等待陛下派兵平定……可前些日子,她刚刚被诊出,腹中有了胎儿。

父母之爱子,则计之深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