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 79 第七十九章

79 第七十九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建立教育体系,再佐以扫盲行动,能够提升一下百姓的自我认知能力……在文风兴盛的地方推行应该会容易一点,但在偏远之地,需要格外的努力。

不过也没关系,现在有钱了!

想到丰盈的国库和即将到来的戎狄藏宝,明慕写东西也不觉得累了。

其实,他还在想要不要将科举和基础教育分开,类比现代的普通高等教育和公务员考试,但是仔细想想,似乎也没什么必要。

现在又不可能出现一个岗位几万人报名的情况……说实在的,上下就一亿多人,他还在愁人口问题。只能安慰说现在世界上的国家人口都少,盛朝还算多的。

明慕在这一天后面画了一个问号。

直觉告诉他,想要解决军户的困境,可以从这里下手。

最好是彻底分开文官和军权……只是这样,会不会遭到反对呢?

明慕的笔一顿。

他的政策很久没有被反对,也有可能是这方面的原因——因为没有涉及到自己的根本利益。

但是,如果他想清理土地、再对军权下手,朝中的文官会不会彻底站在他的对立面?

诸如卜大人和太傅……

明慕犹豫了片刻,还是握紧了笔杆,下定了决心。

这几项问题不解决,便是延绵百年的祸端,也是王朝崩塌的根源。

他没办法让封建时代加速前进,直接变成现代化国度。只能尽力维持它的稳定,不让它影响更多普通人。

充当一时的保护伞。

虽说下定了决心,但明慕暂时停笔,将这一段略了过去,拿了新纸,另起一行。

再者,应该确立正教和“邪.教”,并对后者持以赶尽杀绝的态度,就算是正教,也不能太过分……由于监管力度不到位,常常有打着正教名声,在外蛊惑百姓、招摇撞骗之人。

基础教育能缓解,但缓解力度有限,主要还是朝廷的责任。

先前他对燕都周围道观和寺庙的严厉打击,倒是稍稍遏制了民间的迷信之风,但是在北边影响较为明显,南边则不然。

最后则是特殊的一些……打着“宗.教”的名头,实际上行造反之事。

比如金圣教。

这个教派的构成非常复杂。最早是东晋开始,于前朝发扬光大,因为教义简单、教规宽松,很是吸引了一批教众。而后内部分立,有靠近朝廷、专门取悦的;也有在民间招摇撞骗的;更有一群想在人间建立天上佛国,进而和官府对抗的。

简直花样百出。

但是一直因为规模不大,只在南边几个地方流传,所以不怎么当回事。

写完后续的规划,明慕终于停了笔,任由阚英给他敷手。

“陛下,咱们何时启程?”

“如今是九月十七?”

得到肯定答复后,明慕默默盘算了一下这边的情况。

几件挂心的事情都走上了正轨,附近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并且因为煤炭,家中多了一份收入。

高碳钢的制作也越来越灵活,并逐渐将其加入火枪以及火炮的制造中,进展顺利——此处额外感谢红毛洋人无条件提供的帮助。

反正戎狄输了,战利品全归他们所有。

看起来,似乎应该回去了哦?

“再等等。”明慕只摇了摇头,铁了心要继续呆着。

阚英有些摸不着头脑。

难不成陛下要看着单于他们死了,才彻底放心?

可先前,陛下并不关注这些啊。

又继续等了十日,朝廷的信件一封接着一封,甚至都快找人过来拽陛下离开,就连戎狄有名有姓的头领都全部斩首,那几日,刑场地面的血液铲都铲不掉。

明慕还是没有动身,

直到郑小羊顺利拿着煤炭回来。

阚英舒了一口气,笑道:“原来陛下是担心郑小将军,如今见到他回来,想必也能放心了。”

明慕点了点头:“是放心了。”

他在认真挑选着棍子。

这些东西前些日子就在准备了,大家不清楚缘由,只想着陛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深意。

如今摆在面前的,都是上了清漆,表面光滑,长度适中,又非常轻便的棍子。

“他什么时候来?”

明慕先前召见了此人,但现在人家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农家子,而是顺利从草原回来的小英雄,还有事情等着他处理。

“陛下!”

说曹操曹操就到,外面传来了清脆的声音,紧接着,一个刚换了衣服,头发还滴着水的少年闯了进来。

他黑了一个度,眼神却无比明亮,道:“陛下,恭喜大捷!”

“你也辛苦了。”明慕终于选出满意的,和颜悦色道,“若不是你,此番不会如此顺利。”

“我已想好了,你先回家报平安,封赏的圣旨会送去。若是后面想进入军营,直接去临西王府治下,离家近。”

“你还想要什么?”

郑小羊止不住地点头,呲出小白牙,完全看不出在草原上一往无前的架势,先是谢恩,然后又期期艾艾地开口:“陛下,能不能、能不能给我取个名字?”

“这个名字是小名,陛下,你给我取个大名吧。”

明慕应下:“没问题,只是名字不能草率决定,还得细想。咱们先来说另一件事。”

郑小羊还傻乎乎的:“什么?”

“关于你私下里和尚书一起,偷摸溜去草原的事。”明慕依旧心平气和,“功是功,过是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你放心,别人都罚过了,就剩你了。”

郑小羊:笑容逐渐僵硬。

他见陛下拿出了悉心准备的“教具”,内心惶恐,倒是没敢跑,咬着牙挨了第一下,随后如同兔子一般往外跑,引的陛下在院子里面追他。

院子里的小宫侍跟着小跑过来,帮陛下拦人,可郑小羊人如其名,跑得飞快,只偶尔“不经意”被陛下追上,然后挨一下。

明慕下手倒是挺稳的,跟前世教训自家不听话的小侄子一样,都是只抽小腿肚子,能让他长个教训,但不会伤到人。

等揍满三下后,他收了手,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脸颊发红。

实际上,他看起来和郑小羊差不多大,此时却要如同兄长一般,拽着郑小羊,悉心道:“你想做什么都可以的。我只是担心你年龄小,又被尚书大人哄骗,不知轻重地答应下来带队……”

“等你回去读书,或者去军营中训练,遇到这类事情,便能做到心中有数。”

“嗯嗯,我都清楚的。”

跑了两圈,郑小羊却和没事人一样,汗都没出,心中却纳罕:

他本以为自己主动分忧,陛下一定会赏赐他,也就不在乎自作主张的事情。

没想到,会因为他的年龄而担忧。

他露出了一个温顺的微笑:“下次一定先告诉陛下!”

今天下午难得轻松而舒适。

寒风消散,太阳高高挂起,迎面而来的是温柔而舒缓的气息。

既然见到了郑小羊,确保他安然无恙,明慕想做的事也终于全部完成,终于收拾东西,准备回燕都。

这么多日过去了,不知明璇有没有长高?

澜哥有没有想他呢?

——

盛朝战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北疆刚刚平静,沿海的战报又传上了燕都。

“海上唯有厉将军、邵将军能支撑,不叫倭寇攻入内地。”卜祯看了奏疏,叹了一口气,放在一边,预备送进宫中。

经榕想:“不若封锁沿海,继续内迁百姓?咱们又好防守,也能叫倭寇空手而归。”

现在为了沿海百姓的安宁,已经内迁了不少,少了一处海盐产业,以至于不产盐的内陆盐价居高不下,甚至听说,西宁府的盐价之前飙升到七十文一斤,陛下的调控政策发布后,盐价才缓缓回落,如今固定在三十文左右。

部分内陆的矿盐、井盐味道发苦,价格却与海盐一般。

再者,盐乃朝廷管控,若商人想要贩卖,必须向朝廷购买盐引,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如今没了海盐来源,便是少了一部分收入。

“不可,陛下一定不会赞同。”卜祯摇了摇头。

封锁沿海或许会少掉很多麻烦,但不是长久之计。陛下先前递来奏疏,说欲效仿太祖,造船下海,怎么可能答应这个提议?

再者,陛下是绝对不会忍受被欺负到头上,还忍气吞声的,说不定造船就是为了打回去。

在陛下手下工作久了,能揣摩到对方的想法。

经榕在户部算账,一切都从成本看齐,回头想想,倒也是如对方所说。

他有些心疼刚送入国库的银两,道:“那便如陛下所说,召集船匠,打造新船,将倭寇地点一个个剿灭。”

“还得召兵,增加军费,苦一苦厉、邵两位将军,从山东、江浙直至福建,都得严加防范,等新船建好,架设火炮,一路反推。”

边说,他边倒吸一口凉气。

打仗的每一天都在烧钱,要不是最后抄了晋商的家,估计盛朝也得支撑不住。

而这样的大手笔,估计刚得来的银两又得去好大一笔。

先帝纵容倭寇作乱,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倭寇作乱一年,不过损失十几万两银子,顶了天几十万。但一次出兵,就要耗费数百万两,足够他们作乱十年!

有这些钱,还不如多给他盖几个道观宫殿,多供奉几本经书。

“陛下还说,给百姓利息钱,从哪来这么一笔?”经榕心疼得直抽气,但手下动作却利索,很快写了一份预算报告上去。

卜祯将想法写清楚,道:“陛下定有法子。”

这倒也是,陛下有如神助,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而他们能做的,就是为陛下扫清阻碍,提供解决方法,不要让陛下过于劳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