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第八十一章(2 / 2)
势必会引发大面积的恐慌。毕竟后面再怎么说,土地都是朝廷所有,百姓只是“租地”。
自然没有土地直接在自己名下有底气。
再者,土地多的,难不成只有地方不成?
家中土地多的官员也不少啊。
这个提议一出,最先反对的说不定便是朝官。
任君澜不愿叫明慕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涉及的方面太多,内情太过复杂,并不是提出的好时机。
明慕暂且放置,等合适的时机再说。
或许,这个“时机”一辈子都等不来。
思绪回到现在。
“数算一道……陛下很在意这个?”缪白对陛下时不时的发呆已经见怪不怪了,等陛下有回神的迹象,才发问道。
明慕叹气:“当然重要,所以要从小娃娃抓起。”
他还想说一遍理科就是工科基础等等,却见对方立刻应下:“好。”
明慕:“就……啊?”
“实不相瞒,先前见陛下对朱修的重视,臣已经有了一些想法。”缪白从袖中拿出一封奏疏,呈给明慕看,“这是臣与国子监祭酒共同完成的。”
明慕:???
他有些恍惚地接过奏疏。
这是……怎么回事?
有种正打算大展拳脚却发现大家都帮他安排好了……浑身力没处使。
不过也没关系。
自从前些日子想通,外加发现朝臣们的行事作风越来越向他靠近以后,明慕就不排斥别人帮他了。
最开始他想在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独属于自己的“证明”,谁也不知道这个陌生的时空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系统也只是说是从失落文明中找出来的一段历史。外加一切都是刚起步,大方向要牢牢把控,不能走偏。
所幸他遇到了很好的恋人以及臣子,一起辅佐他走到了今日。
明慕适应性很强,几乎很快习惯了这种转变,认真地翻看着奏疏中的内容,讲解很详细,各方面都有顾忌。
只一点,是先从金陵和燕都的国子监开始更改,一层层往下,和明慕先前的观念不一样。
“陛下,目前仍旧以科举为主,普通百姓不大愿意自家孩子多学一样。”
明慕点了点头。
他暂时还没有更改科举制度的想法——这个涉及的利益就更大了。
只是想多多挖掘会数算的新人。
“所以,臣斗胆,先从两都做起,若陛下表现出对数算的兴趣,想必不日,此处地方便能门庭若市。”
“我影响力有这么大吗?”明慕指了指自己。
“陛下或许不知,自陛下表现出对朱修的重视后,那处做题的地方,人又翻倍不止。”
几乎将那一处全部堵住了,放眼望去,全都是做题之人。
不止燕都,金陵也是如此,因为南方读书人多,几个有名的州府都专门开了一个地方,名为“数阁”,专门供人讨论。
当然,这样的地方也少不了题诗,只是每首诗中,都少不了一道数字题目。
在如此追捧之下,倒是又找到了不少具有数算天赋之人,统一被送去了国子监,悉心教导,并有传言称,若有心再进一步者,以后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求学。
陛下对读书人的看重可见一斑。
虽然这“书”是数算……但也是书嘛!
有不少人如同朱修一般,在数算之中不得寸进,如今知道了更进一步的机会,更是惊喜不已,一来二去,居然让陛下在民间的声望更上一层。
明慕听得一愣一愣的。
“居然、居然效果这么好。”
“经年下来,从上至下,自然能带起数算之风。”缪白一本正经地教导陛下,“陛下做事想着处处周全,一切都为他们安排好,可读书人精明得很,不一定愿意领情。”
明慕算是听懂了对方的说法:简单来说,特地喂到人家嘴边,还不一定领情;使用这种方法,保持高姿态,反而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虽然和他的想法有出入,但有用。
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有用就好。
“再有,陛下之前在信上说,愿重开武举?”
明慕点头,面对太傅,他直说了:“如今军户处境困难,我欲改变。”
和别的朝臣说,或许会因为着急的身份而劝阻他,可太傅不会。
虽然太傅也是文官,但明慕却有这样奇妙的坚持。
为帝王选择老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甚至几位尚书都有自己亲身上阵的想法,可最后,明慕因为试课时的感受,选择了缪白。
而对方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臣之前思考过这件事。”缪白笑了笑,道,“臣没有找人商议。”
“陛下,军权一定要收归于您。”
明慕眨巴眨巴眼,不知道话题怎么跳跃到这上面了。
“文官掌兵……”缪白摇了摇头,“还是有许多不确切之处。”
“早先年,各个勋贵与历任皇帝绑定,军权也均匀地分布在他们手中……可先帝炼丹,不管朝事,内阁权力过盛,逐渐让渡了军权。”
明慕:“嗯嗯。”
“北疆正是好时机,能让陛下在军中竖立威望,不至于出现只知将、不知陛下的情况。”缪白越说越激动,简直要站起来了,“若陛下完善武举,进而完善整个晋升制度,形成一个类比于文官的独立系统,如此一来,军权便牢牢掌握在陛下手中了!”
如今武官升迁,还要归于吏部,而文人看不起武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实在大忌。
“陛下此举甚妙!”缪白简直双目发光。
明慕:“嗯嗯……?”
他一开始是想这样吗?
好像是废除军户不得,所以采用的折中之举?
总之……事情解决了就好。
小郡主在上书房上课,他们自然改了地方,考虑到陛下刚刚回到燕都,需要时间适应,于是今天的课提前结束。
明慕独自坐在宣政宫中,随意翻了几本奏疏,都是请安折子,没什么重要内容。
细细盘算,他想做的事,似乎都走上了正轨。
所有人都在忙,反而他闲了下来。
还有点不适应。
左思右想,打算去找人烦一烦。
所以,干脆地收拾了几本奏疏,跑到另一侧去“烦”皇后了。
在北疆时不觉得,回来之后,就总想念着澜哥。
“澜哥?”
门口有人探头探脑,随后步伐轻快地走过来,熟门熟路地贴到他身边。
小囝被养得很好。
往日天气转凉,他便要手脚冰凉,必须喝药细细调理。但每逢冬日,他便要去边防守着,明慕又不能离开蒙城,也无法盯着喝药。
钱大人一家是先帝特地指使过去的,奉了皇命。明面上,临西王府还听从燕都的命令,对于皇命,不能违逆——起码不能明面上违逆。
任君澜不止一次地后悔,假若他早些做那个梦就好了。
最好从小就有,他直接将小囝抢过来养——何必忌惮那个短命的先帝?
一团暖烘烘挤过来,看向他手中的账册:“澜哥在看什么?”
“皇庄的账册。”
任君澜将手中的厚厚账册给对方看,分享说:“如今进账了三百万两。”
“澜哥真厉害!这么短时间就赚了这么多。”明慕立刻夸他。
合适的夸奖有利于促进恋人之间的关系。
明慕深以为然。
他将带来的几本奏疏放在一边。
“有一半是他们塞过来,作为贿赂。”任君澜摇了摇头。
“贿赂什么?”明慕对这两个字有些警觉。
“贿赂我,写信叫你早点回来。”任君澜勾了一缕明慕的发丝,语气忽然有些变化,“明椿年?”
明慕:“嗯?”
虽然看不清澜哥的神色,但只听语气,便能感到对方现在……
似乎是来秋后算账的。
明慕试图把这件事糊弄过去:“就是……嗯……呃……”
“当时,情况……”
被秋后算账,明慕才意识到这件事恐怕不能算了。
他心虚地直起身:“好吧,我只是想多留一段时间。”
正好想到历史上有皇帝做过一件蛮有趣的事: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用了化名,带兵出征。
然后就……抖了个机灵。
见他这样,任君澜就算有怒气,也化为虚无,无奈叹气道:“若有下次,先写信给我,我都能替你安排。”
听恋人的话似有软化的意思,明慕重新蹭过去:“我清楚了!”
又问:“他们知道了那人是我,什么反应?”
“自然是希望撤回先前的奏疏,只是没敢罢了。”任君澜的语气听起来比较平淡。
“澜哥真厉害。”明慕下意识地夸了一声,随后又奇道,“我回来后,发现他们格外不一样,你是怎么做到的?”
自然有无数种做法,只是手法稍稍残酷一些。
不过,具体如何,就不必让小囝知道了。
任君澜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