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第一百零六章(1 / 2)
106第一百零六章
◎登基第九十八天◎
盛朝的这片土地,从来不缺乏觊觎的人。
除了女真,就连安南也蠢蠢欲动。
安南与南诏毗邻,早年间双方关系不错,就算偶有冒犯盛朝之举,也是同进同退,也算得上盟友。
只是几年前,老安南王去世,几个孩子蠢蠢欲动,最后上位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儿子,如今初初登位,才在去年接到了盛朝皇帝的诏书,就立刻找上了女真。
至于挑上他们的原因也很简单——足够穷,距离燕都足够近。
自从北疆的戎狄被荡平之后,其他的游牧部落不敢往这边迁移,害怕惹到盛朝,自己也沦落到灭族的下场。这片大好的疆场,顺利地被盛朝全部收到手中。
和周围的其他小国相比,女真的确是距离最近的。
他们的交易内容也很简单,安南会提供一批物资,让女真帮忙探明盛朝在北边的虚实。
北方是盛朝皇帝关注的重点,尽管内情清楚的人不多,对于他们异族而言,北疆更是模糊一片——但原先最重要的防线,现在难道没有任何防备吗?
如果有,那在北疆的军队究竟是更上一层的精锐,还是普通守边的士兵?如果没有……便是天大的好消息。
不过全程下来,他始终没有将女真当做是可以平等对话的一方,所有决定都是居高临下。
说到底,对方至今没有被盛朝消灭,不过是因为自身较弱,并且蜷缩在辽东那一片罢了,说起战斗力,或许还不如他们手下最普通的兵将,就像是一群还没有开化的猴子,实在没有担忧的必要。
女真或许清楚他们的想法,或许不清楚,这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安南的物资并不容易获取,最后拿到手的,还是盛朝近年才推行出来的一种东西——纸币。
这些纸币分了大小不同的面额,手感也有所不同,并且下了大力气做了防伪。起码迄今为止,这些纸币很少有人做出一模一样的伪造品。
不仅他们内部使用,也逐渐在近日的国家上使用,简直强迫性地让人接受这种奇怪的纸币。更可悲的是,周围的小国已经快要习惯了。
甚至这种纸币,挽救了不少缺少银子的小国,避免出现经济崩塌的情况。
现在送到他们手上的,就是这种纸币,给了足足二十万钱。
对整个部落而言,的确是一笔巨款,起码足够一年的物资供给。
但女真部落的首领还是有些不甘……分明,他也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居然只给了这么一点?基础的生活的确足够,可若是想享有黄金、珍珠之类的宝物,就完全不够了。
他忍下了这口气。
等进贡的队伍出发后,首领找来自己的亲信,开口道:“这些日子让你们准备的,现在如何了?”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要探明虚实,一场不大不小的战役是最好的方式。
但他们不能做主动挑衅的一方,防止被盛朝完全覆灭。
那么嫁祸,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首领放心,已经准备好了。”
由于生活在辽东,女真擅长打猎,很多珍奇的动物会出现在他们手上。最典型的一种就是海东青。
这种鸟只在辽东附近生活,身形中等,极为灵活,非常受欢迎。每年都要放在贡品之中,送给盛朝的皇帝。
那位皇帝或许是喜欢的,有人说,某次打猎,看到了陛下身边飞的鸟儿。
从那之后,海东青一跃成为盛朝燕都人最喜欢的猛禽,只是距离辽东甚远,无法捕猎,但受宠的人家会得到陛下赏赐的贡品。
除了燕都,守在北疆的军士也很想要。他们靠近辽东,却因为不了解这种鸟儿的习性,所以总是空手而归,但女真却是极为擅长捕猎。
所以他们做了一次交易,不少人凑了钱,花五万钱买一只鸟儿。
相比安南的“抠搜”,这些盛朝军士简直大方得不可思议。
首领甚至有贩卖海东青的想法……不过总算按捺住了。
任何宝物,如果泛滥,就不会再有原来的价值。
这一点首领比谁都了解。
他略略沉思一阵,对手下道:“那今日就和他们交易,将海东青给他们吧。”
手下点了头,立刻去准备。
关在笼子里的猛禽极为凶悍,不停地扑腾翅膀,发出阵阵的尖啸,看起来很精神的样子。手下相信,如果打开笼子,海东青一定会冲出笼子。
可是这只不一样。
这只被喂了药,现在的精神熠熠只是暂时的,送去燕都军士手中,不出七日,就会意外暴毙。
到时候,再根据对方的行动开展下一步。
手下想到首领的计划,放下了笼子上的围布,将笼子装车,送去他们约定交易的地点。
到了之后,几个盛朝军士已经等待多时了。
他们看起来年岁都不大,其中一个圆圆脸的少年极为活泼,见到人影,有些不耐烦地说:“你们怎么才来?”
女真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盛朝话是必须学习的一项,不然基本生存不下去。
手下的盛朝话已经很熟练了:“海东青性情凶悍,不易捕捉。”
说话间,他掀开了围布。
几人的注意力立刻被这种鸟吸引,凑过去看,早将这位女真人抛之脑后,嘴里絮絮叨叨的:“看起来不错。”
“身形小了些,我记得老家有一种鹰,比这个大。”
“若是那么大的,陛下就不好掌控了,还是这个好。”
几人简单讨论了几句,干脆利落地给了尾款,随后推着车,带着这只鸟回去。
手下有些眷恋地看着那只鸟,有些可惜。
就算是他们,想要抓到这种鸟,也要废不少功夫,海东青更是勇气、勇猛的象征。在那群盛朝军士的口中,居然是都不必在意的。
这种落差让人心生失落。
但是没关系,这些小看他们的人都会付出代价。
几日后,手下收到盛朝军士的信,心中终于尘埃落定——
海东青死了。
还是原来的地点,还是那群盛朝军士,他们一脸不忿的样子,道:“你们怎么回事?这才几日,怎么就死了?”
他们花了不少钱,可不是为了买一只死鸟回去!
原先还想教一阵,等陛下来北疆避暑打猎的时候,送上去以供欢心,怎么计划才实施了两日,那只鸟居然死了?!
他们都快气疯了!
“稍安勿躁,当天的情况你们都见到了,海东青分明神采奕奕,为什么会忽然死掉?”手下熟练地推锅。按理来说,这件事的确不是应该他管的,“是不是你们军营中有问题?”
军士早早就考虑到这一层,已经将军营上下翻了个遍,靠近海东青的也都问了。
他们的计划得到长官的首肯,很受关注,所以其他人都算配合。
“没有,你别狡辩。”圆脸军士反驳,“军营内部我们早就排查过。”
如果海东青是如此容易受惊、死掉的鸟,这群人敢当做贡品献上?
若是给陛下死掉的动物,不说陛下,盛朝的上下官员就能活撕了这群人。
所以突然暴毙,就是异常。
手下依旧是不急不缓的样子,咬死了那天见到的鸟没问题,如果坚持,倒是可以半价再买一只。
双方都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说一定是对方的问题,没办法,盛朝的军士只能接受了这个提议,重新凑钱卖了一只鸟儿。
同样的,这只海东青也在几日后死掉了。
这没问题才有鬼了!
连续两次都有鸟死掉,他们军营里又没有放砒霜!
等到他们再去找人讨要说法的时候,态度强硬:“连续两次,从你们这购买的海东青死了,一定是你们的问题。”
“是吗?”手下的态度不急不缓,甚至有种轻佻的意思,“可是我觉得我们的鸟没问题。你们养死了两只,我才应该找你们麻烦。”
军士们:???
你在搞笑吧?!
圆脸的少年更烦他了,又嫌弃这人靠得太紧,推了对方一把:“滚蛋吧,狡辩什么?”
没想到只是轻飘飘的推拒,对方居然立刻喷出一口血。
军士们:!!!
这下看不出他们是碰瓷的就有鬼了!
圆脸少年往后退了一大步:“我用力不大的,你们可别诬陷。”
手下摆了摆手,仿佛是示意自己没事。
双方不欢而散。
三天后,手下死了。
与此同时,女真首领的国书启程,语言凄惨,哭诉着让盛朝皇帝为他们做主。
而私下间,他“管束”不住手下们的悲愤,两边出现了几次冲突。
尽管如此,一个军营的兵力,他们还是不甚了解——不论出动多少人,对方总能轻松摆平,但对方的训练倒是稍稍清楚一些。
比如每天晨起跑步、打拳、布阵一类……只是看不太懂。
就这么拖延了几日,国书或许才送到燕都,没能叫盛朝的陛下看见,可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等国书回来,不论如何,都会给这件事画上句号,他们以后想要试探,会更加艰难。所以一定要在这段时间完成任务。
于是首领下了命令,开展全面攻击。
——
明慕和明璇开始冷战。
准确来说,应该是单方面的冷战。
具体表现在对方不愿意和他说话,一起吃饭、一起读书、一起处理政务,就是不愿意主动和他说话。
就像是一只软刺猬,叫人无从下手。
而对方的诉求也很简单,不希望舅舅提前离开,希望对方能一直在燕都,起码六十岁才能走吧!
明慕听到之后差点厥过去。
六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