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108 第一百零八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108第一百零八章

◎登基第一百天◎

官员年轻化,的确是明慕正在改革的目标。

相较于以前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官员革新更加细腻无声,好比土地。

土地改革极为缓慢,明慕也不强求要多快——在这种大事方面,快速往往意味着敷衍。

经过一开始的哭庙事件,朝廷下发了土地上限和更改田税的政策,当时有很多人慌不择路,将手上的土地出手。等待回过神来,估计会更宝贝手上剩余的土地,不会轻易卖出。

归根究底,土地能带来的收益还是很高。假若出现一个新的产业,收益远远超出土地,那这些人又会蜂拥而至,放弃土地。

逐利便是如此。

所以明慕在没有找到能够取代土地的产业之前,态度还算和缓,动用强权会出现动荡,乃至造成更危险的处境。

官员改革和土地相比,相似又不相似。

起码很多人觉得陛下是在替换先帝的人手,逐渐换上自己的心腹,完成一次换血——实际上,还真不是。

明慕对官员的所属没有任何意见,管他现在还是忠于先帝还是什么——反正先帝已经死了,不可能从陵墓中再蹦出来。他只需要这些人别冒出什么歪心思,好好干活。

工作努力,有突出成果,给奖励,形成正向循环。大家的关系就是应该这么普通而纯粹。

但是显然,很多人并不满足这种纯粹的方式,党争之类的事层出不穷,要么是西风压倒东风,要么是东风压倒西风,简直让明慕充满困惑——你们上班这么有热情吗?

前世明慕当社畜的时候,起床睁眼第一个想法就是想回家。

他的处理方式只有一种,闹事的不管是谁,全都滚到偏远地区为盛朝做贡献。工作能力不行的都死在那吧。

……话扯远了。

总而言之,官员改革实际上是一个被动的举措。

明慕正细心地跟明璇解释,说明他的忧虑:“阿璇,咱们来算算,一个举子能在三十五岁之前考中,就已经算是很有天赋了;四十岁能高中是普遍情况,更有五十岁……”

六十岁其实也有,但是基本干不了几年活就要致仕。考到这个年龄,很多时候也不想当官了,只是想完成心中的执念而已。

这种情况,主考官会略略松手,让他们过一次,然后该回家回家,总不能叫一个老人拖着身躯去干活吧?

明璇点点头,心里忽然飘出一个奇怪的想法——

舅舅好像很在乎三十五岁?

之前也是,说自己要三十五岁退休。现在举例也是,用三十五岁举例……

和明慕走得近的人里,似乎都学会了神游天外这一项技能。

随着明慕的下一句讲述,明璇很快回过神。

“刚刚考中的,除却寥寥几人能留在翰林或者六部,其他人都要外放,在地方做出成绩了才能回到燕都。吏部大计三年一次,也就是说,这些人起码要去地方三年……”

“三年内能让治下耳目一新的,又是寥寥,很多人需要六年、甚至九年,以六年为例吧,三十五岁高中,六年后就是四十一岁。

“来了燕都,也是从五六品官员做起,上早朝的资格都没有,起码要再熬数年,才能慢慢地进入权力中心……”

“这时候,这些官员们已经五十岁了!”

五十岁,在现代还是中年人,可是在古代,已经是抱孙子的年纪了,妥妥的老年人!这还算是顺利的过程,假若在当官的时候父母去世——这是非常常见的情况——以至于守孝,又要耗费三年;假若去外地水土不服,一命呜呼也不少见啊!

也就是说,如果明慕不加以调控,朝堂上大部分都是四十多、五十多的“老年人”。

能像卜祯那样、历经三朝还身体硬朗,能接受小皇帝截然不同的思想并熟练运用的只是少数,很多官员会存在固执、不愿意改变的情况,就算听从陛下的命令,也只是单纯地去行动,很少更深层次的思考,或者因为理解的偏差,出现一些明慕不希望看到的后果。

在嘉元元年,盛朝的内部矛盾太过尖锐,有很多需要处理的东西,在一致对外的过程中,让明慕无视了官员内部的矛盾。

这些问题在后面几年中陡然爆发,金陵官员的贪污只是一个开头。

总而言之,想要去除弊病,官员改革也必不可少。其中,明慕当然会优先选择能接受他想法的人,只是这些人恰好平均岁数没有那么高。

官员们从平均五十岁变成了平均四十一岁,也能说年轻化……吧。

而思想碰撞问题,又可以追溯到明慕还未登基的时候。正常情况下,一位皇帝在立太子之后,会为太子寻找合适的班底,这些班底会和太子一起成长,思想趋近相同,行事作风也更符合太子的心意,在登基之后无缝衔接。

而明慕缺少了这样相互磨合的过程,并且自己的思维方式又比较突出,所以后续很痛苦。

明璇认真地点头,她知道,舅舅将为数不多的经验全都教给她,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这些天下来,她已经逐渐接受了舅舅会提前离开燕都这件事。所幸,距离那一天的到来,还有很久。

久到她能适应没有舅舅陪伴的生活。

“可是舅舅,官员们不是要按部就班才能来到燕都任职吗?提前让他们来燕都,会不会有人不忿?”明璇问道。

她刚开始接触朝政,还没涉及到这方面,所以发问。

“这个嘛……”

提到这个,明慕的语气不免得意:“不是还有金陵?”

金陵那边的班底,可是与燕都这边一样。

在地方做得不错的官员,可以直接在第一次的吏部大计中,去金陵任职。若工作持续性突出,等到燕都出现空缺,可以无缝填补,这样,就能省掉地方官员来到燕都继续苦熬的时间。

这种做法在刚刚推出的时候有所诟病,不过倒是能快速完成明慕的目的。

而这些官员,因为经验的不足,往往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作风,年纪又不高,可以接受明慕的思想,进而更改作风。

迄今为止,效果不错。

除却这点,官员的赏罚也有了具体的条例,管理起来就很轻松。

值得一提的是,程正真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岗位——在金陵监督。明慕简单理解成古代的HR。

他简直太适合做这种工作了,全国的道路系统网监督了一半,就交给离燕都的世子们处理,他们的工作热情还挺高的。

然后将程正真这样的人才,放到真正适合他的地方。

从那之后,金陵稍显落后的工作效率一日千里,拼了命的想来燕都,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种高涨的工作热情之下,还抓住了不少金圣教的残留。

话说金圣教。

先前福建被那件事波及,为首的宗族核心成员基本全死了,明慕就连拉他们去矿场都不愿意——能毫无顾忌地对同胞下手,再留着怎么对得起死去的人?

只有最外围,和宗族毫无关系的人才逃过一劫,不过也是寥寥。

为了预防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几个大型的、有名的宗族全被拆了干净,根据距离分去了人烟稀少的地方,也有不少人去北疆开荒,上好的地方不再是空无一人了。

在最开始的确受到了一些诟病,不过都将矛头对准了最开始破坏规矩的宗族,对朝廷的怨言很少。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

对以宗族为基础的金圣教而言,打击不可谓不大。

拆分宗族,意味着他们以后收到的钱会变少,并且有大量的教众通过族长练习教内,不得不背井离乡,并且只能通过信件联络的时候,他们都想要回自己的钱——

一开始可是说好了,若是中途想要放弃,教主是允许的!

更何况,朝廷下发的《反诈手册》上面,可是清楚地写了种种骗局……稍一思考,岂不是和金圣教很像吗?

假若能拿回钱,也不算骗子……

先前晋商的跑路可是吓走了不少人,现在更是着急忙慌地想要求证。若是几年之前,金圣教还能咬牙出这笔钱,但现在他们已经濒临暴雷边缘,收支不平衡,还想找人加大投资,如何能将钱拿出来?

果不其然,当年晋商的事情再一次重现,金圣教无缘无故地失踪了。

尽管教主与核心教众说了不用担心,但教内大部分,还只是普通教众,并没有那么虔诚。

他们将所知道的信息一股脑地报给官府,抓住了不少教内的核心教众。核心成员嘴巴硬多了,也没有那么好糊弄,便在这一步卡住。

可以说,经过这次的打击,金圣教堪称一蹶不振,名声也一落千丈,只是他们收集的钱财不知所踪。

这次金陵的改变,居然在机缘巧合之下抓住了不少金圣教隐藏较深的教众,也是一件喜事。

但最核心的教主还是没有下落,好像消失了。

“舅舅好厉害。”

明璇的话拉回了明慕的心神,他听到之后,不免露出微笑,显出一些俏皮的样子:“今天姑且就到这里,阿璇若是还有想了解的,尽可来问我。”

现下每日还在上课,但比以前宽松了不少,明璇在校场的时间会多一些。

明璇干脆利落地点头。

近日无事,或者说,先农礼结束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先蚕礼。

明慕本欲去找任君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