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雷声(1 / 2)
第485章雷声
此时此刻,徐渭还留在山顶,而陈锐已经渡过大沽河,驱马绕了个弯,向南十余里后,在一处被山丘、建筑物遮挡的平地停下。
“师正。”周君佑疾步过来,身后的警卫牵来了一匹神骏的纯白战马,另一个警卫拖著长长的铁枪。
三个多月了,终於到了亲自上阵的时刻了,似乎血液正在身体的每一处沸腾。
视线在司马、孔壮、冯林、胡牛等將校的脸上一一扫过,陈锐似乎想把每个人的脸庞铭刻在心里。
不比步卒有鸳鸯阵有鸡公车,骑兵上阵,伤亡是不可避免的。
“组建骑兵团,耗用颇多,为此发牢骚的多著呢。”司马笑著说:“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再说了,之前骑兵团除了日照战事出了些力,胶州这边几乎都没出手!”
孔壮悻悻道:“这次总算轮到我们了!”
陈锐的视线在牵著战马,手持军械的骑兵一一身上扫过,骑兵团虽然名义上只有一个团,但兵力近两千,千五轻骑,五百重骑。
骑兵团的士卒有八成以上都选用的是山东人,主要是莱州、青州、济南三地的青壮,几乎每个人在入军之前都会骑马————这是没办法的,东南少有马匹,更別说战马了。
陈锐在警卫的协助下穿上铁甲,接过长长的铁枪,拍了拍纯白色的战马。
这匹坐骑是当年鱼台大战之后被缴获的,陈锐乘之东逃南下,后又北上山东,数度大破韃靼,每逢出战,皆是以白马长枪为標誌。
“等著吧。”
小阳河南端数十里外,急促的河水上,十余艘大小船只正乘风顺流,船速快愈奔马。
邓宝与毛大斌站在甲板上,远远看著河边时隱时现韃靼斥候,无所谓,顺流而下,船速不比战马慢。
“快到了。”
听见水手的提醒声,邓宝转头向前望去,前方的石制拱桥渐渐出现,再往北二十里处,就是韃靼渡河之地了。
船只放缓了速度,在桥头处停下,大船过不了拱桥,將会在这里返航。
“这座拱桥还是七月份才完工的。”毛大斌嘿了声,“至今尚未取名。”
“以胡人之血洗涤此桥。”邓宝冷声道:“待得战后,再请师正取名。
毛大斌侧头看了眼身材高大的青年,“未必能功成,你没有必要————”
话还没说完,青年已经从甲板上跳下,跳进了一艘小船。
“人各有命。”邓宝虽然也伤感,但並不会劝慰,更不会阻止。
邓宝是最早跟著陈锐的,见过太多的廝杀,见过太多的血腥,这两年奉命主持水师,早就手痒痒了。
这位青年叫马冬,山东青州昌乐县马家村人,去年山东战事期间,韃靼过昌乐,洗劫马家村,马冬全家三十二口,只活下了三人。
等护卫军赶到,侥倖活下来的马冬才回村,看到老迈的祖父被砍下的头颅,拼死抵抗的父亲被长矛挑死,妻子赤身裸体死不瞑目,年幼的一子一女被摔死在了石板上。
迁居胶州之后,马冬是第一个要求应募入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