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天使的乐章(2 / 2)
逐步带入到【伊莎贝尔】的內心也就是,所谓的共情。
到了剧情的后期,墮化为黑天使的【伊莎贝尔】,在眾望所归中,亲手封印了虚偽的天国之主,成功將身处绝境的人类解救了出来。
也就在这一刻,完成使命的【伊莎贝尔】,却在所有人不可思议的注视之下,褪去了满身的黑羽,並重新长出了十二对圣洁的翅膀,登临高位,成为了新的天国之主这段剧情,既是整个故事的收尾,同时也是故事的大高潮。
从一个天生残缺的“无翼天使”,再到被天国所厌恶鄙弃的“黑天使”,到最后,黑羽褪尽,在万千人类信徒的祷告声中完成了“十二翼圣天使”的蜕变这对於【伊莎贝尔】来说,无疑是一场生命的涅。
这个结局,无论是对於【伊莎贝尔】,还是观剧观眾,无疑是一个非常圆满的结局,
旋律也应该以激昂,喜悦为主。
可是,迦娜从大卫-伯格这个剧本创作人的灵魂中所倾听到的旋律,却並非如此,
以普世角度来看,【伊莎贝尔】的结局確实很圆满,不仅手刃了反派,登上了高位,
同时也获得了万千信眾的信仰,和其他天使的爱戴。
但是,【伊莎贝尔】这个人物的真实內心,却是极其悲凉的。
天国之主虽然为了一已私慾残害了人类,但是,他对於【伊莎贝尔】来说,却是“父亲”般的存在。
是天国之主亲手创造了【伊莎贝尔】,也是天国之主在【伊莎贝尔】因为自己“天生残缺”而垂泪难过时,给予了鼓励。
手刃天国之主,只是【伊莎贝尔】基於神明对信徒的怜爱,而做出的“正確”决定。
但是,从【伊莎贝尔】尚未褪去的“人性”角度来讲,手刃天国之主,其实就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人。
所以,对於最终章的剧情,迦娜完全拋开了自己相对狭隘的理解,而是以大卫-伯格这个创作者的灵魂之音作为主调旋律,书写了最后的乐章。
一段包含著悲凉、哀伤、挣扎、痛苦独属於【伊莎贝尔】个人的【天使的乐章】。
“叮咚—.”
隨著曲音戛然而止,迦娜也长长地嘆了一口气。
如果说,一个好的故事剧情,是一个成功歌剧诞生的基础,那么,歌剧的音乐,就是架起故事主人公与观眾之间,最好的情绪桥樑。
就像现在,虽然每一段旋律,都是迦娜以取巧的方式从不同的灵魂之音中所获得的旋律,但是,当旋律基於故事彻底完成融合之后,迦娜的每次弹奏,都会对【伊莎贝尔】这个人物,有更深入的共情。
就好像,她真的融入到【伊莎贝尔】的生命之中,亲眼见证了她所有的生命轨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