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进城(2 / 2)
他不是完全没见识的老农,年轻时也闯荡过,只是这年头变化太快,让他有些眼花缭乱。
越靠近四九城,路上的景象愈发不同。
宽阔的黄土路变成了碎石路,然后又变成了平整的柏油马路。
自行车流密集起来,叮铃铃的车铃声不绝于耳。
偶尔还有电车哐当哐当地驶过,引得拉车的毛驴都有些不安地躁动。
爷爷奶奶的脊背不自觉地又挺直了些,眼睛忙碌地打量着四周。
奶奶看着那些穿着列宁装、剪着齐耳短发的城里女人,又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大襟褂子,手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角。
爷爷则更多地看着那些高大的厂房、林立的烟囱,以及墙上刷着的大幅标语,眼神里是农民对“工业”天生的敬畏与好奇。
当那巍峨、斑驳的城墙轮廓终于清晰可见时,爷爷深吸了一口气,喃喃道。
“又见着了……”
语气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感慨,带着一丝物是人非的怅惘。
奶奶攥紧了手,小声对陈识道,“这城墙……看着可真结实。”
她心里那点因陌生而起的惶恐,又被这宏伟的景象带来的震撼压下去几分。
驴车随着人流车流,缓缓穿过高大的城门洞。
阴凉瞬间笼罩下来,又很快过去,眼前豁然开朗,喧嚣的市声如同潮水般涌来,各种声音、气味、色彩交织在一起,冲击着感官。
“哎呦喂,这人可真多……”
奶奶忍不住惊呼,眼睛不够用了。
有轨电车叮当作响,小汽车鸣着喇叭,自行车流如织,路边店铺幌子招展,行人摩肩接踵。
爷爷虽然努力保持着镇定,但抱着包袱的手也不自觉地收紧了些。
他看着那些四五层高的楼房,看着街上穿着各色制服的人员,看着商店玻璃橱窗里陈列的商品,沉默着,努力消化着这与他记忆中、与乡村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
陈识适时地充当起导游,声音温和地介绍着。
“奶,您看,那边那个大楼是百货大楼,里面东西可全了,赶明儿带您去逛逛。”
“爷,那边是邮局,往后给村里写信、寄东西就上那儿。”
“前面拐弯就是南锣鼓巷了,咱家就在胡同里头,清静!”
他的声音像一根定海神针,让二老在陌生的洪流中找到了方向。
听到家快到了,奶奶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些,开始有心思仔细打量起胡同口的杂货铺、剃头挑子。
当驴车最终停在那个朱漆虽旧却擦得干净、贴着崭新福字的小院门前时,王娟早已带着陈小莺和老四,还有听到动静的傻柱、刘婶等邻居迎了出来。
“爹!娘!”
王娟快步上前,声音带着激动。
她悬了许久的心,在看到二老平安抵达时,终于落回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