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掌握,帝心(2 / 2)
他甚至未等宫人通传完全,便已踏入内殿。
水仙正在窗下看书,见他如此情状,放下书卷,含笑迎上:“皇上今日下朝似乎格外早些,可是有什么喜事?”
昭衡帝握住她的手,将朝堂上那大快人心的一幕,绘声绘色地讲述给她听,尤其是廉辰熙如何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拿出铁证,将刘党余孽一网打尽的经过。
水仙安静地听着,当他讲到奸佞伏诛时,她脸上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那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喜悦。
“皇上圣明!雷霆手段,涤荡奸邪!”
她声音清脆,带着由衷的赞叹,“如今朝中这些最大的蛀虫被清除,政局得以清明,实乃天下之幸,社稷之福!”
她话锋自然而然地一转,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想来,皇上之前计划在各地推行鼓励农耕、兴修水利的新政,以及减免部分赋税的旨意,没有了这些人的阻挠掣肘,也能更顺畅地下达执行了。”
“如此一来,天下的百姓才能真正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安居乐业,这才是最值得高兴的事。”
她再次巧妙地将一场血腥的政治清洗,引向了国计民生的宏大成果。
昭衡帝看着她明媚的笑颜,只觉得心中熨帖无比。
他的仙儿,总是这般与他心意相通,所思所想,皆是为了这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
昭衡帝伸手将她揽入怀中,不知道第几次的感慨道:“得仙儿如此,实乃朕之大幸。”
宫外。
廉辰熙的府邸,一夜之间门庭若市。
许多原本备受排挤,或是持身中正的寒门官员,纷纷前来拜会。
这位昔日不起眼的御史,如今俨然成了寒门官员在朝中的新旗帜与领袖。
廉辰熙应对得体,既不倨傲,也不过分热络,心中却如明镜一般,深知这份突如其来的尊贵与影响力,源头并非全然在于帝王的赏赐,更在于深宫之中那位皇后娘娘曾经的提点与暗中铺路。
登第客栈内,周砚与银珠看着刚刚送来的暗报,上面清晰地刊载了刘党余孽伏法,以及廉辰熙受赏的消息。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周砚举起酒杯,对围坐在桌旁的几位核心寒门学子,以及两位已被悄然吸纳进来的、品级不高却位置关键的年轻官员,沉声道:
“诸君,乌云已散,前路障碍扫清!未来,当是我辈励精图治,报效朝廷,惠泽黎民之时!共饮此杯!”
“共饮!”
众人举杯,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与豪情。
同样是夜。
昭衡帝沐浴的时候,水仙独自一人,登上了礼和宫最高的露台。
夜风微凉,拂动她未束的墨发与素雅的衣袂。
她凭栏远眺,目光越过重重叠叠,巍峨肃穆的宫墙,望向远方。
宫墙之外,是蔓延开来的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静谧而温暖。
她手中,拿着听露刚刚悄悄送来的,关于民间女学筹建进度的密报。
几处试点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平民女子得以入学,识字明理。
她想起冷宫中,刘思敏掌握着的关乎昭衡帝身世的“惊天秘辛”,嘴角不由泛起一丝极其淡漠的弧度。
这些纠缠于帝王血脉真伪,局限于一家一姓荣辱的宫廷秘辛,于她而言,远不如手中这份记录着一个个平凡女子命运可能被改变的报告来得重要。
一个帝王的身世究竟如何,终究只是史书上可能被争论几句的笔墨,或是茶余饭后供人消遣的谈资。
而一个贤明的君主,一个清正廉明的朝堂,却能实实在在地决定这天下无数百姓,是饥饿还是饱暖,是流离失所还是安居乐业,是浑噩无知还是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她扶持寒门,潜移默化地影响昭衡帝的决策,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后位,保全自身。
水仙更是希望,能借助这个男人对她毫无保留的信任与爱重,借助自己所能触及的力量,将这片他交托给她,她也渐渐视为责任的天下,慢慢推向她心中那个海晏河清的理想模样。
前路尚长,暗流依旧潜伏,或许一切都还未结束。
但,她已然握住了最重要的棋子——
帝心。
月色清辉下,水仙独立露台,衣袂飘飘,身影纤细却挺拔。
她的目光沉静如水,却又仿佛燃着幽深的火焰,清晰地映照着极远处的万家灯火。
这一刻,她无比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