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689章 举国关注

第689章 举国关注(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院士的问题非常关键。我认为,评价其产出,不能仅看论文数量,而应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聚焦于其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能力。”

“例如,能否在一年内设计出对抗某种新发病毒的候选疫苗?能否在三年内设计出适应盐碱地的高产水稻?我们可以设定明确的、可量化的里程碑目标,接受国家和人民的检验。”

“至于‘奢侈品’的担忧,‘方舟’的成功已经证明,战略性的科研投入,是能够带来超额回报的。这个集群,将是支撑未来生物经济的‘发动机’,而非‘装饰品’。”

他的回答,既有战略高度,又务实具体,既展现了个人雄心壮志,又体现了集体责任感。

会场中,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院士,眼神中开始流露出认可与赞许。

于是,答辩结束后的投票环节,气氛轻松。

当年反对最激烈的一位院士第一个站起来发言:

我要向时羡同志道歉。他的开场白让全场寂静:当年我认为年轻人需要沉淀,但现在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沉淀,不是熬资历,而是用实实在在的突破性成果来说话。枢纽蛋白这项工作,让我这个老生命科学工作者心服口服。

另一位曾持保留意见的院士也感慨:当年我们担心他昙花一现,现在他用超算和《细胞》特刊证明了自己的持续创新能力。这样的科学家不选,我们还选谁?

会场气氛与往年截然不同。

随着一位位院士发言,支持的声音形成了一边倒的态势。

当唱票开始,“赞成”票数从一开始就稳步领先,最终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

最后投票时,赞成票达到了创纪录的91%。

很快,在隆重的院士证书授予仪式上,当那枚象征着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的院士徽章别在陆时羡胸前时,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灯光聚焦在他年轻而平静的脸上,这一刻,他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了一个国家对于创新、对于青春、对于未来的无限期许。

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陆时羡这些年的获奖感言已经逐渐变得简洁而有力:

“这份荣誉,属于所有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同行,属于我的团队,更属于这个敢于给年轻人压担子、给舞台的伟大时代。”

“院士称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前方,还有更多的科学高峰等待我们去攀登。”

他没有沉浸在荣誉之中,仪式结束后,便匆匆返回了南江。

因为他知道,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完成。

“枢纽蛋白”的后续研究更不能有丝毫松懈。

与军方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合作需要深入推进。

“国家生命设计大科学装置集群”的构想还需要尽快细化。

......

回归途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